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院强执通告有法律效力吗

法院强执通告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5-08-22 19:23:45

① 通告函有法律效力

通告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下一步对方可能会采取其他行动,比如说到法院起诉。起诉后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通告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
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通告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答复函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
告知函与通知函的区别如下:
1、适用范围不同。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由此可以看出通知丛茄世的范围大于通告,并且通知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2、收文机关不同。通知一般剧透明确的受文对象。通告一般没有受文对象;
3、主要特点不同。通知的内容上广泛,没有很多特殊规定。通知具有专业性和行业性特点,涉及内容一般在公安、邮电、税务到市政建设、工商管理方面;
4、命令程度不同。通知从使用对象渗肢上来看,作用主要在于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则可以看出,通知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通告作用在于要求下级或者相关单位硬钢遵守或者周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二十九条: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应当按照约定为委托人就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意见,草拟、审查法律文书,代理参加诉讼、调纳扒解或者仲裁活动,办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律师担任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的,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内,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② 被法院悬赏通告了严重吗

严重。被法院悬赏了,多数情况是法院判决以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义务,玩失踪,玩转移财产导致的后果。法院不可能到处找躲藏的被执行人,只能采取悬赏的办法。
一、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实际上一旦到了这种境地,被执行人已经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一旦被人发现举报到法院,不但会罚款拘留,而且原来的执行标的一份不少,另外悬赏金也是需要被执行人承担的。
二、所以说,到了这种境地,最好是悬崖勒马,及时和法院、以及申请人联系协商解决问题,只要拿出诚意,多数情况下都会协商成功的。例如,我们的案子,原籍沂水龙家圈乡营盘村的武某,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一人重残,法院判决生效后分文不履行玩失踪,我们就通过法院发布悬赏通告其实,这个案子大部分赔偿款保险公司已经赔付,牵扯的赔偿款数额并不是十分巨大,这个老赖武某只要拿出诚意,好好协商,问题应当不难解决,但是她这样玩失踪,不但激怒申请人,也会激怒主管法官,悬赏通告发布以后,这个老赖魂不守舍到处流窜,根本不敢在一地久留,更谈不上干事创业。
三、关于执行悬赏的问题,先不管怎么规定,个人认为这个就是给老赖机会,经过本人搞了几个强制执行,发现法院从来不给你查询对方财产的,是你自己提供信息,提供什么查询什么,你要是对对方一点线索都没有,那基本上就没戏,我们都知道对方财产那必然是不合法的来源才能取得,当然悬赏,问题就来了,要是大的案子法院要去查被执行人财产是很容易而且合法的,也有可能即使他们查到也不会告诉你,和你谈悬赏,等你签字后,公布网上,再找个朋友或者亲戚来提供线索领取悬赏,这样达到合法收费的目的。
四、没有见过法院在民事上像电视一样的这么主动给你去弄的,毕竟电视是宣传估计会被拘留,拘留你有依据,如果不拘留你法院多没面子呀岂不是谁想逃就逃,反正被找到也没啥不良后果悬赏是目前在执行过程中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是悬赏是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来处理的。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也就是申请执行人要向法院申请悬赏。通常就是申请执行人对于能够提供被执行人线索并能够执行到账的,予以一定比例的奖励。。

③ 被法院悬赏通告了严重吗

法律分析:不严重,只要不涉及刑事案件一般不会被通缉,不会坐牢,公告一般属于因某些民事纠纷被起诉到法院,因诉讼材料送不到而采取的送达方式,但若当事人收到公告不应诉,视为放弃答辩,相关抗辩权利无法行使,法院会根据原告的诉求判决当事人承担相关责任,若一直消极不应诉,判决书生效后,原告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根据申请可强制执行当事人的财产,将当事人纳入失信人黑名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热点内容
司法主张 发布:2025-08-22 21:27:42 浏览:813
劳动法员工违纪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8-22 21:23:21 浏览:532
司法部请假 发布:2025-08-22 21:22:23 浏览:753
公司法20 发布:2025-08-22 21:20:48 浏览:482
合同法解释定金 发布:2025-08-22 21:08:55 浏览:829
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8-22 21:00:33 浏览:730
电梯公司规章制度模板 发布:2025-08-22 20:55:36 浏览:214
道德经得一 发布:2025-08-22 20:53:27 浏览:356
刑事诉讼法关于查封冻结扣押 发布:2025-08-22 20:41:58 浏览:609
拟修订婚姻法 发布:2025-08-22 20:32:53 浏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