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Ⅰ 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有
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可根据不同分类方式划分,常见有以下两种分类及具体形式:
- 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法律的性质划分: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这些方式可单独或合并适用。
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行政责任:是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
- 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划分:
过错责任: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承担责任的基本条件。
无过错责任:不问行为人主观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与损害后果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承担民事责任。
公平责任:在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无过错,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要求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而使受害人遭受的重大损害得不到补偿、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依公平原则判由双方分担损失。
Ⅱ 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
一、民事责任形式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 停止侵害:要求行为人停止对他人权益的侵害。
- 排除妨碍:采取措施消除对他人权益的阻碍。
- 消除危险:采取措施消除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状态。
- 返还财产:将非法占有的他人财产归还给权利人。
- 恢复原状:将受损的财产恢复到受损之前的状态。
- 修理、重作、更换:对损坏的物品进行修理或制作新的替代品。
- 赔偿损失:对因行为人过错造成的他人损失进行经济赔偿。
- 支付违约金: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违约金。
-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受害者的名誉。
- 赔礼道歉: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受害者表达歉意。
二、刑事责任形式
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
- 主刑:
- 管制:限制行为人一定自由,但不剥夺其政治权利。
- 拘役:短期剥夺行为人自由,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 有期徒刑:剥夺行为人一定期限的自由,通常为一年以上,十年以下。
- 无期徒刑:长期剥夺行为人的自由,通常为十年以上,直至死刑。
- 死刑:剥夺行为人的生命。
- 附加刑:
- 罚金:要求行为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行为人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
- 没收财产:将行为人的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没收。
-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三、行政责任形式
行政责任形式包括:
- 惩罚性行政责任:
- 通报批评:对行为人进行公开批评。
- 行政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降级等。
- 强制性行政责任:
- 强制划拨:依法强制从行为人账户划拨资金。
- 执行罚:迫使行为人支付一定金额的金钱作为惩罚。
- 补救性行政责任:
- 认错道歉:公开承认错误并道歉。
- 恢复名誉:消除对个人名誉的损害。
- 消除影响:消除违法行为对他人权益造成的影响。
- 撤销违法:取消违法行为的效力。
- 纠正不当:纠正行政行为中的不当之处。
- 返还权益:归还被侵害的权益。
- 行政赔偿: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条文。
Ⅲ 法律责任方式有哪几种
【法律分析】: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民事责任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刑事责任形式,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承担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主刑刑罚;承担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的附加刑刑罚;或者承担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非刑罚性责任。行政责任形式,可分为惩罚性行政责任、强制性行政责任和补救性行政责任。惩罚性行政责任的主要形式有: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强制性行政责任包括强制划拨、执行罚等;补救性行政责任的形式较多,主要有:认错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撤销违法、纠正不当、返还权益、行政赔偿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Ⅳ 法律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民事责任形式: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
二、刑事责任形式: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三、行政责任形式:可分为惩罚性行政责任、强制性行政责任和补救性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Ⅳ 法律责任分为哪三种
问题一:我国的法律责任分为哪三种?承担各法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1.《民法通则》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民事领域:一般18周岁以下不负法律责任,但是有经济来源的为16周岁。10周岁-18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 2.《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 *** 收容教养。 ――刑事: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14周岁,14-16周岁犯重罪8条要负刑事责任。
问题二:法律责任之基础有哪三种主要来源 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以下三种:(1)违法行为,如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力、知识产权、政治权利或精神权利的行为。(2)违约行为,即违反合同约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3)法律规定,这是指无过错责任或叫严格责任,即仅仅由于出现了法律所规定的法律事实,就要承担某种赔偿责任。
问题三: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种 法律责任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1.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责任的特点是:第一,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只有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构成犯罪,才能镇散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第二,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它与民事责任由违法者向被害人承担责任有明显区别,刑事责任的大小、有无都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三,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第四,刑事责任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责任。一般来说,只有实施犯罪行为者本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刑事责任也包括集体责任,有些国家称为“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在我国称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不管是惩处个人,还是惩处单位,都是为了惩罚犯罪者,救济被侵害的权利,预防犯罪的再发生。第五,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惟一法律依据,罪行法定。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特点是:第一,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民事责任的功能主要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当然,民事责任也执行惩罚的功能,具有惩罚的内容。如违掘洞约金本身就含有惩罚的意思。第二,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第三,民事责任主要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多数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因,将民事责任分为:由违约行为(或不履行其他义务)产生的违约责任,由民事违法行为,即侵权行为产生的一般侵权责任,由法律规定产生的特殊侵权责任。
3.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特点是:第一,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第二,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御吵第三,通常情况下,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在法律规定的一些场合,实行严格责任。第四,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多样化。
4.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的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虽然广而言之,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宪行为,但是,构成违宪责任的违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宪法规范不仅为普通法律提供了立法依据,而且它还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广大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违反这类宪法规范的行为,是不能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来预防和制止的。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问题四:我国的法律责任分为哪三种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 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1、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包括10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分为:行政处分(内部制裁措施)、行政处罚两种。其中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4、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5、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在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时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所引起的由国家作为承担主体的赔偿责任。
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问题五:我国的法律责任分为哪三种 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
问题六:经济法律责任主要有哪三种形式?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形式:民事责任形式、刑事责任形式、行政责任形式。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过程中因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强制承担的否定性、单向性、因果性经济义务。 经济法责任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各种责任形式的总称。
经济法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 责任目的的社会整体利益性。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整体利益性是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在经济法责任制度上的反映,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不受侵犯是经济法责任的第一目的,是经济法作为社会法的客观要求。
2. 归责原则的公平性。在过错、无过错和公平归责的选择中,经济法选择了以公平归责为重心的归责原则。区别于民法和行政法侧重于过错归责和无过错归责的作法,体现了归责原则的公平性特征。它是经济法追求经济公平的反映。
3. *** 责任的突出性。 *** 作为调制主体,是与调制受体相对的一方经济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价值理念要求我们,要重视 *** 主体在履行调控或规制职能时对个体、群体、集体。国家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凸显 *** 责任。
4. 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和不均衡性。经济法责任以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责任为本位,改变了原来法律责任中权利与义务对等,责任与义务对等性。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责任往往是单向义务,不存在对等性。
5. 责任形式的多样性。基于此,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应该是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责任在内的综合责任形式,
问题七:教育法律责任主要有哪三种 1.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
3.行政责任
问题八:法律责任一般有哪几种类型 法律责任可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补充责任
问题九:法律责任的基础有哪三种主要来源 权利与义务对等
有权必有责
有权利就有救济
Ⅵ 法律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承担何种责任要视违法情况而定。
1、违反民事法律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民事责任的责任形式有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以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这些责任形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行政责任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违反纪律的行为或者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给予的纪律制裁。其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
3、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5种主刑,还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罚金和没收财产3种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主刑合并适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