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商总局指导意见的法律效力

工商总局指导意见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5-09-07 13:43:37

A. 国家工商总局,和人社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哪个更具有法律效力

都没有法律效力。只是供就业单位参考的技能水平证明而已。

只有法律规定的有硬性准入门槛的行业的资格证书才有法律效力。如一级建筑师、一级建造师、执业医师等。

B. 代持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代持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代持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要不违反这些条件,代持股协议就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在签订的和同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下,双方当事人都可以行使撤销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如何防范股权代持协议的风险
1、股权质押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后,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办理股权质押担保的文件,这就使得股权担保有了可能。因此,实际投资人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来防范风险。具体而言,在办理股权代持的同时,可以办理股权质押担保,将代持的股份向实际出资人办理质押担保。这样就确保了代持股人无法擅自将股权向第三方提供担保或者出卖转让。再者,即使由于其他原因,比如法院执行或者继承分割需要变卖股权,实际出资人也可以质押权人的身份,获得优先权;
2、签订代持股协议约定高额违约责任并公证。由于代持股人是名义上的股东,如果他出现侵犯实际出资人利益的情况,实际出资人是很难事后阻止的。因此,最好在设立代持股时,双方签订明确的代持股协议,对代持股人损害实际出资人的情况应当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如果约定了严格的违约责任,那么就会对代持股人的行为予以震慑,加大他违反协议的成本,使其违约行为得不偿失;
3、明确股东权利的行使方式。代持股人是名义的股东,那么股东权利也只能以他的名义来行使,因此,实际出资人要控制公司,必须约定好股东权利行使方式,比如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等,必须通过实际出资人同意,代持股人必须按照实际出资人的意愿行使股东权利等。这样的约定可以有效保障实际出资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4、排除代持股人的财产权。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代持股人行使其名下股权的财产所有权,如果出现意外死亡、离婚分割等情况时,其代持的股权不是他的个人财产,也就不能作为遗产或者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这样就确保了实际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
5、代持股协议要告知其他股东或者公司的利害关系人。为了防止代持股人在实际出资人不知情情况下擅自行使股东权利,因此代持股协议如果条件许可应当告知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者由其他股东在协议上书面认可。这样其他股东也可以制止代持股人的违约行为。而且,如果代持股人私下将股权出让给了其他股东,实际出资人也可以其他股东知情而恶意受让为由宣告转让无效而取回股权;
6、公司设立协议及公司章程中适当限制代持股人的权利。公司设立协议和公司章程是公司的重要文件,如果有代持股,应当在设立协议中予以明确,同时在公司章程中对于代持股的权利行使给予特殊约定;
7、实际出资人要增强证据意识,注意保存搜集代持股的证据。为了防范万一,实际出资人一方面要签订全面、细致的代持股协议并及时办理公证,另一方面要注意搜集保存好证明代持股关系的证据,比如代持股协议、出资证明、验资证明、股东会决议、公司登记资料等。如果代持股人严重违约或者法院冻结保全执行代持股份,可以及时提出诉讼或者执行异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 商标权利人出具的鉴定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商标权利人对自己许可谁使用相关商标,生产者对自己商品具备哪些特性,以及涉案商品是否自己生产,有发言权,也有一定鉴别能力。
因此,原国家工商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具的产品鉴定证明能否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问题的答复》(工商公字[1998]第254号),原工商总局商标局《关于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及标识鉴定有关问题的批复》(商标案字[2005]第172号),原工商总局商标局《关于商标权利人授权他人鉴定注册商标商品真伪问题的批复》(商标综字〔2008〕第46号),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第十条,均有条件地承认了商标权利人(生产企业),对涉案商品是否假冒自己注册商标(厂名厂址)所出具意见的证明效力。2014年《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二条进一步明确,“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要求权利人对涉案商品是否为权利人生产或者其许可生产的产品进行辨认。”
显然,商标权利人就涉案商品是否假冒侵权品出具鉴定证明或鉴别意见时,其证明范围应仅限于以下事项:一是涉案商品是否自己生产;二是涉案商品上标注的相关商标或标志,是否经其许可使用。商标权利人就这两类事项出具的意见,是对自己有无实施相关行为,及行为后果进行确认,只要能排除合理怀疑,就具有证明效力。
对涉案商品上标注的相关商标或标志,与商标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之间,是否构成相同商标或近似商标,工商机关应当依据相关证据,综合考虑与案件相关的因素,而依法作出判断和认定。此类事项,不属于商标权利人鉴定证明或鉴别意见的合法有效证明范围。商标权利人有关构成近似商标的意见,并非对其所知事实的客观表述,而是对相关事实的主观推定,不具有证明效力,或者说证明效力低。

D. 指导意见与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其性质为规章、政策,其效力情况具体要看是哪级政府。
法院参照适用,前提肯定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府部门的文件有冲突,有冲突的地方应以上级文件精神、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浙江王律师

热点内容
公务员简明法律知识 发布:2025-09-07 17:37:12 浏览:317
盈科律师上海 发布:2025-09-07 17:27:37 浏览:791
劳动法分2008年 发布:2025-09-07 17:27:35 浏览:445
刑事诉讼法163条拘留 发布:2025-09-07 17:21:05 浏览:308
民法与社会关系 发布:2025-09-07 17:19:39 浏览:188
湖北省老干局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07 17:05:06 浏览:491
两会香港立法意义 发布:2025-09-07 16:58:33 浏览:751
劳动法辞退方法 发布:2025-09-07 16:57:49 浏览:438
湖州律师网 发布:2025-09-07 16:47:45 浏览:928
学生会规章制度惩罚要求 发布:2025-09-07 16:47:43 浏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