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中亲属的法律责任
『壹』 一个人,杀了人以后,不想连累家人亲属,是否能把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 在杀人之前断绝关系是否有用。
一个人杀了人后,不能把责任归咎于自己以避免连累家人亲属,且在杀人之前断绝关系也是没有用的。以下是详细解释:
法律责任独立:
- 在法律上,每个人的犯罪行为都是独立的,不会因为与他人的关系而转移或分担责任。因此,即使一个人杀了人并试图将责任归咎于自己,以保护家人亲属不受牵连,这也是不可能的。
断绝关系无效:
- 无论是在杀人之前还是之后,断绝与家人的关系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法律不会因为个人主观意愿的断绝关系而改变对犯罪行为的认定和责任的追究。
家人亲属的法律地位:
- 除非家人亲属直接参与了犯罪行为,否则他们不会因为与犯罪者的关系而受到法律的追究。家人亲属在法律上享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不会因为犯罪者的行为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对家人亲属的实际影响:
- 虽然法律不会直接追究家人亲属的责任,但犯罪者的行为仍然可能对家人亲属造成心理、社会和经济上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经济负担的增加以及心理健康的问题等。
综上所述,一个人杀了人后,不能将责任归咎于自己以避免连累家人亲属,且在杀人之前断绝关系也是没有用的。法律会根据犯罪事实和证据来独立认定责任,并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贰』 80岁老人违法子女有法律责任吗
法律分析:需要分具体情况讨论。1.我国刑法惩治实施犯罪行为的人,若80岁老人违反刑法的相关规定,其应当自行承担刑事法律责任,若其子女未实施犯罪行为,则无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2.若80岁老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且其子女为其法定监护人,则在该80岁老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下,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监护人赔偿该80岁老人财产不足以支付赔偿费用的部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