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❶ 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有哪些
民事法律责任承担方式有:
1.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主要用于对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等)和人身权(姓名权、肖像权等)的侵害。
2.排除妨碍。
排除妨碍主要用于对财产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使用权、相邻权的保护。
3.消除危险。
消除危险主要用于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可能由于其他人的经营活动或财产管理不善而带来的危险。
4.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广泛适用于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的情况。
5.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主要是用于侵占他人财产时的一种责任形式。
6.修理、重作、更换。
修理、重作、更换主要是用于债务人履行合同时音乐会标的物的质量不合格时采取的民事责任形式。
7.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在民法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无论是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都可以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
这种责任形式只适用于违约责任。
一、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为:
1.产生的原因不同;
2.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
3.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
4.追究责任的形式不同。
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权利主体只有在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
2.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行为人只应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所存在的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
4.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的过错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5.行为人达到责任年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承担责任,由他的监护人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❷ 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
一、民事责任形式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 停止侵害:要求行为人停止对他人权益的侵害。
- 排除妨碍:采取措施消除对他人权益的阻碍。
- 消除危险:采取措施消除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状态。
- 返还财产:将非法占有的他人财产归还给权利人。
- 恢复原状:将受损的财产恢复到受损之前的状态。
- 修理、重作、更换:对损坏的物品进行修理或制作新的替代品。
- 赔偿损失:对因行为人过错造成的他人损失进行经济赔偿。
- 支付违约金: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违约金。
-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受害者的名誉。
- 赔礼道歉: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受害者表达歉意。
二、刑事责任形式
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
- 主刑:
- 管制:限制行为人一定自由,但不剥夺其政治权利。
- 拘役:短期剥夺行为人自由,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 有期徒刑:剥夺行为人一定期限的自由,通常为一年以上,十年以下。
- 无期徒刑:长期剥夺行为人的自由,通常为十年以上,直至死刑。
- 死刑:剥夺行为人的生命。
- 附加刑:
- 罚金:要求行为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行为人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
- 没收财产:将行为人的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没收。
-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三、行政责任形式
行政责任形式包括:
- 惩罚性行政责任:
- 通报批评:对行为人进行公开批评。
- 行政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降级等。
- 强制性行政责任:
- 强制划拨:依法强制从行为人账户划拨资金。
- 执行罚:迫使行为人支付一定金额的金钱作为惩罚。
- 补救性行政责任:
- 认错道歉:公开承认错误并道歉。
- 恢复名誉:消除对个人名誉的损害。
- 消除影响:消除违法行为对他人权益造成的影响。
- 撤销违法:取消违法行为的效力。
- 纠正不当:纠正行政行为中的不当之处。
- 返还权益:归还被侵害的权益。
- 行政赔偿: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条文。
❸ 企业负责人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企业负责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
1、企业负责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公司是独立法人,公司的债务由公司独立承担,因此公司在经营期间产生的债务由公司自行承担;
2、公司财物的支取是公司内部问题,由公司自行协调,法人是否有权不经过公司负责人就从财务负责人手里出现,由公司内部规章规定,但即使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的内部规定,其也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由公司进行内部处理;
3、但法定代表人没有正当理由从公司提取财物的,公司有权追回,当然如果涉及挪用或非法侵占的则另当别论;
4、如果公司或其他股东认为该法定代表人没有尽到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该法定代表人对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5、公司破产的,该责任依然是公司自行承担,因为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是有限责任。
企业的发展阶段如下:
1、新生期:企业刚成立,最重要的任务是生存和发展,需要尽快进入成长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营困难、资源有限、市场不确定性高、业务模式未成型;
2、成长期:经过新生期的努力,企业逐渐壮大,业务规模扩大并开始盈利。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初步建立了企业文化,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需要加强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
3、稳定期:企业业务逐渐稳固并保持稳定增长,市场地位日益巩固,也不断进行着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短视角落到了长视角,把关注重点转向维护现有成功事业的平稳开展并延续经营,同时也积极投入到研发及创新;
4、衰退期:由于外部或内部原因,企业走向衰退,经营业绩逐渐下滑,市场竞争压力加大。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需采取有效措施,止损保卫,包括企业转型,不断进行组织调整和管理创新等,尽量避免衰退进入死亡期。
综上所述,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十分重大,需要认真履行职责,遵守法律规定和内部制度,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❹ 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划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以及国家赔偿责任。
1.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涉及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基于民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承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 停止侵害
- 排除妨碍
- 消除危险
- 返还财产
- 恢复原状
- 修理、重作、更换
- 赔偿损失
- 支付违约金
-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 赔礼道歉
2.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针对因犯罪行为而必须承受的否定性法律后果,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确定。刑事责任包括:
-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3.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基于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形式有:
-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
4. 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与宪法规定相抵触,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从事与宪法规定相违背的活动所产生的法律责任。
5. 国家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责任是国家机关在行使公权力时,因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引起的,由国家作为承担主体的赔偿责任。
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法律责任可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按照行为主体的名义,责任可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该条款规定了主刑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