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
⑴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这三种责任可以同时追究,也可单独追究。以下是具体说明:
1.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这通常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
2.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因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导致审计报告使用者遭受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这种责任主要基于过错责任原则或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判定,具体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的规定。
- 过错责任原则:注册会计师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
-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注册会计师没有过错,也可能因其行为导致他人损害而承担民事责任。
3.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触犯刑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这通常涉及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参与财务造假等,可能导致刑事责任追究,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
综上所述,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⑵ 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有哪些
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为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注册会计师法》
第三十九条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
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执行业务或者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注册会计师法》
第二十二条注册会计师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执行审计业务期间,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买卖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不得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的其他财产的期限内,买卖被审计的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所拥有的其他财产;
(二)索取、收受委托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执行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三)接受委托催收债款;
(四)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
(五)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
(六)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
(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