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
『壹』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法律主观: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主体,有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的主观方面以及侵犯的客体等,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则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 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 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条 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贰』 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的存在、2.损害行为违反法律、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叁』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造成了损害事实,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建筑单位有违法行为,违法者在主观上是过错的,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造成了他人的损害,给他人造成的损害事实和违法者的主观过错是有因果关系的。一、建设工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有损害事实发生,违法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侵害。
1)具有客观性,即已经存在,没有存在损害事实,则不构成法律责任.
2)损害事实不同于损害结果.损害结果是违法行为对行为指向的对象所造成的实际损害.
2、存在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损害事实是该违法行为所引起的必然结果,该违法行为是引起损害事实的原因.
4、违法者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二、建筑物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致害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能够证明不存在质量缺陷的除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因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致害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比如建筑物坍塌,或者建筑物的悬挂物发生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责任,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支付了赔偿金以后,如果有直接的责任人,可以向责任人追偿。
『肆』 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是: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注意的是,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2、过错:主观故意或过失。在刑法上故意或过失是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民法上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在行政法领域,实施过错推定的方法。3、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而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4、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精神三方面。损害应当具有确定性,即是业已发生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损害必须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公众意识予以认定;有此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存在为条件。5、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有一因一果的关系。
『伍』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法律主观: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行为人从事了民事侵权违法行为; 2、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咐肆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五衡羡轿十九条,履行国有财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财产的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财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损失;派陵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国有财产管理规定,在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过程中,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