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与火灾有关法律责任

与火灾有关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13 01:18:12

① 工厂火灾损失达到1000万以上2000万以下,无人员伤亡,企业法人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

按实际情况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这类行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刑事犯罪。另外,企业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组织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定条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法人是无法作为本罪的主体,无法承包本罪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立案标准:尚无关于此罪的明确。在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中,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
(1)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①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③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恶劣”:
①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的;
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
③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

② 学生引起火灾的法律责任问题

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一、学生的年龄(周岁)
二、是否属于故意,动机版是什么?
三、权是否造成了损失,损失程度如何。
根据刑法的规定,14周岁以下不承担刑事责任,14周岁到16周岁要承担责任,但应当减轻处罚。
这种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说有什么类型的责任
不过总体上说,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都有。

③ 发现火灾不及时扑救而逃跑,会判刑多少时间有完整的相关消防法律看么

1、不扑救没有多少责任
2、但影城是公众聚集场所,员工依消防法要履行引导人员疏散的责任,不引导人员疏散则负法律责任,给予行政处罚(拘留)
3、作为普通员工,只要不是你引起的火灾,一般会不负刑事责任。

④ 单位出了火灾重大事故公司法人不是现场负责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单位出了重大事故公司法人不是现场负责人,但是因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因此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四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第九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九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第一百零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⑤ 引发森林火灾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主观存在过失,属失火罪,如果是故意,则是放火罪。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即30亩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处罚:
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次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⑥ 电焊工无证上岗引发火灾 电焊工与负责人会受到什么法律责任

员工与老板构成事实劳动关系,老板对外承担行政处罚、民事赔偿责任。
事故调查,依法定性定责,电焊工、老板分别被依法问责查处。

⑦ 造成森林火灾,该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1、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第五十三条规定:造成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除责令改正并罚款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责令责任人补种树木。

(7)与火灾有关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森林火灾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烧毁林木

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爱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

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

2、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

3、危害野生动物

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如野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朱鹭、黄腹角雉、台湾鹇等几十种珍贵鸟兽已经灭绝。

4、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

当森林火灾过后,森林的这种功能会显著减弱,严重时甚至会消失。因此,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引起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

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

6、引起空气污染

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另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质的含量超过某一限度时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野生动物的生存。

⑧ 一个地方发生火灾消防管理员和责任人应承什么法律责任

由消防安全知识网回答您:

《消防法》有明确的规定的:第四章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
第四十四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第四十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下列事项:
(一)使用各种水源;
(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五)为了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防止火势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灾现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等;
(六)调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援。
根据扑救火灾的紧急需要,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
第四十六条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第四十七条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或者应急救援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应当让行,不得穿插超越;收费公路、桥梁免收车辆通行费。交通管理指挥人员应当保证消防车、消防艇迅速通行。
赶赴火灾现场或者应急救援现场的消防人员和调集的消防装备、物资,需要铁路、水路或者航空运输的,有关单位应当优先运输。
第四十八条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四十九条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偿。
第五十条对因参加扑救火灾或者应急救援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第五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⑨ 消防法 电焊引起火灾的法律责任

1。如果造成很大的后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根据《刑法》的相应回规定,要承担失火罪的刑事责任答; 2。如果造成的后果不严重,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3。有关消防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会根据《消防法》或《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予以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⑩ 火灾的法律责任谁来承担

如果是人为放火,损失应由放火者承担。若能确定单位存在管理失职,单位应当承担补充清偿责任。也就是损害赔偿责任最终归属于造成损害发生的直接责任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放火者追偿。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