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后果责任
⑴ 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区别
法律主观:
一、法人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责任有哪些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五条: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
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和自然人一样,法人也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人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的前提,没有这种民事权利能力,它就不能参加民事活动,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样,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是自然能力,而是法律所赋予的一种资格。
但法人毕竟不同于自然人,这表现在其民事权利能力也有所不同,法人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主要有以下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与消灭的情形不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从自然人的出生开始,到自然人死亡时消灭。
2、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专属自然人的某些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继承权利、接受扶养的权利等,法人不可能享有;而专属某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银行法人开展信贷业务的权利,自然人则不能享有。
3、民事权利能力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普遍、一致和平等的,相互之间一般没有多大差别;而不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有局限性,并且相互差异很大。这是由于法人各自经营业务范围的不同,分别受到法律和自己章程的限制,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具体内容当然各有区别。如机关法前辩人和企业法人的权利能力就不相同,而各慧毕缺企业法人的权利能力也不相同,它们只能在其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
综上,法人设立人需要为公司从事活动后果承担责任,需要为以自己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承担责任等等。
法律客观: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不同之处:一是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二是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三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依照中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中国理论界对于刑事责任的界定,观点不一。影响较大的是否定评价说,即认为,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中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这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根本区别。刑事责任为法律责任所包含。刑事责任是指具有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所负的责任是法律明确有规定的,这也就是法无明文规数迅定不为罪。法律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这是你的行为触犯了民法或者行政法的规定所应该担负的责任。一般来说,刑事责任的处罚度明显高与民事和行政责任。
⑵ 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区别
法律责任的一般涵义相当于义务。但在多数场合,法律责任的涵义指的是行为人做某种事或不做某种事所应承担的后果。
法律责任是法律关系主体对所另外的法律关系主题应承担的法律上规定的义务,而法律后果比法律责任的外延要广,它不仅包括责任,还包括法律责任带来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⑶ 法律责任有哪些
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当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时,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这种责任主要基于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保护。
二、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实施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通常涉及个人对社会的严重违法行为,如杀人、盗窃等。犯罪者可能会面临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三、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可以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这种责任主要涉及到国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调控。
四、经济赔偿责任
经济赔偿责任是指因违反经济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而应承担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这种责任主要涉及到经济活动中的权益保护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当企业或个人因违约或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经济损失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等。不同的法律责任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为和后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法律责任体系,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⑷ 法律责任有哪四种
法律责任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1.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责任的特点是:第一,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只有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构成犯罪,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第二,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它与民事责任由违法者向被害人承担责任有明显区别,刑事责任的大小、有无都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三,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第四,刑事责任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责任。一般来说,只有实施犯罪行为者本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刑事责任也包括集体责任,有些国家称为“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在我国称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不管是惩处个人,还是惩处单位,都是为了惩罚犯罪者,救济被侵害的权利,预防犯罪的再发生。第五,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惟一法律依据,罪行法定。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特点是:第一,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民事责任的功能主要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当然,民事责任也执行惩罚的功能,具有惩罚的内容。如违约金本身就含有惩罚的意思。第二,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第三,民事责任主要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多数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因,将民事责任分为:由违约行为(或不履行其他义务)产生的违约责任,由民事违法行为,即侵权行为产生的一般侵权责任,由法律规定产生的特殊侵权责任。
3.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特点是:第一,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第二,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第三,通常情况下,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在法律规定的一些场合,实行严格责任。第四,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多样化。
4.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的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虽然广而言之,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宪行为,但是,构成违宪责任的违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宪法规范不仅为普通法律提供了立法依据,而且它还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广大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违反这类宪法规范的行为,是不能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来预防和制止的。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⑸ 法律责任有哪四种
法律责任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
1.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个人因其犯罪行为而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责任的特点包括:首先,刑事责任的产生基础是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构成犯罪;其次,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承担的责任,与民事责任向被害人负责有本质区别;再次,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在所有法律责任中属于最严厉的一种;此外,刑事责任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责任,但也包括集体责任;最后,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
2.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基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主要特点是:首先,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旨在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并具有惩罚功能;其次,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最后,民事责任通常涉及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责任,且多数情况下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根据责任产生的原因,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
3.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基于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特点包括:首先,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其次,行政责任的产生原因可以是行政违法行为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再次,通常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在某些场合也实行严格责任;最后,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多样。
4. 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因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与宪法规定相抵触,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从事与宪法规定相违背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违宪责任与一般违法行为有所区别,因为宪法规范调整的是特定的关系,包括国家机关间以及它们与公民间的相互关系。对这类违反宪法规范的行为,不能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来预防和制止。在我国,违宪责任的监督实施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