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关于法律知识图画

关于法律知识图画

发布时间: 2021-01-13 03:35:14

『壹』 适合小学生读的经典名著有什么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生活在黑暗和寂静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和赞叹。海伦.凯勒,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且用毕生精力创建了多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谋求福利,成为了一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

2、《小公主》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富贵时不张狂,失意时不沮丧,对恶势力不卑不亢,对弱小者心存怜悯。在她的心里,没有等级意识,没有贫富之分。她用纯洁的眸子打量世界,她用真诚的爱心善待别人。

3、《我要做好孩子》中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做个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向大人们作了许多“抗争”。


4、《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当我们走近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我们确实被这样一种气息所弥漫。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写了离我们已远去的小学生活,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那种发生在还未长大却向往长大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真故事,有许多茫动,但也是必然。

5、《小王子》——二十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问世六十多年来,已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小王子》是一部篇幅短小的童话,但里面却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作者通过一位来自不同星球的小王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引人深思的哲理和令人感动的韵味。整部童话文字很干净,甚至纯净,形式很简洁,甚至简单。整部童话充满着诗意的忧郁、淡淡的哀愁,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6、《宝葫芦的秘密》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什么金鱼、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他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某一只棋子,那只棋子会倏地飞进他的嘴里。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在教室里出现。

『贰』 初中政治答题格式

一、政治答题公式

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

2.是什么

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3.为什么的思考角度

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

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5.国家怎么办

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

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7.怎么办:

出主意+建议+办法+启示。

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

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10.评价问题:

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11.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

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

① 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

② 结合材料分析

③ 回归提问得出结论

④ 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12.实践题

① 班会: 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

② 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

③ 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二、政治答题方法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

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

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

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

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

解题方法:

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

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

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

具体是:

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

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

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

※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

4、关于“图表、表格、”类题型

解题方法:

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

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

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

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5、漫画、图画要抓两点

一是这个图式的名称是什么?

二是图式的构成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解题方法:

①看标题;

②看文字;

③看画面。

6、建议型题目

常见问法:

针对某事或某现象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题方法:

☆ 国家、政府应该┉┉

(政策,法律、制度等)

针对我们身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社会、学校应该┉┉(风气、氛围、教育、培养┉人才)

☆家长、青少年应该┉┉

(监督、引导、学习、理想等)

7、意义、作用型题目

有助于(有利于 是……的需要是……的必然要求)

8、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1)(思想上)树立XX方面意识,增强XX方面观念,提高XX方面的是非判别能力…………

2)(行动上)在学习上,我们应该XX ;在生活上,我们应该XX;在工作上,我们应该XX…………

3)(影响他人上)勇于批评指正XX等不良行为,坚决与XX 作斗争,

9、“评析”“评价”型题目专项练习

解题方法:

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即是什么);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即为什么),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即怎样做)

三、答题思路

说明:以下所总结的答题思路步骤仅为一般规律,在考试组织答案是要根据材料并视题目分值选择思路中的所有步骤或其中几个步骤。

1、直接式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2、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做)+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

3、启示(告诉…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等

基本思路: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

4、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这类题目解答对策是: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下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① 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② 为什么—-原因+意义

③ 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视分值的多少而定)

5、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6、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要样做(说)?(理由)

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一般答题时侧重于为什么)

①是什么——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多用于进行设问转移)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或不这样做的危害

7、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议?

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少年(个人)

②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府、社会、公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8、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

1.找准行为

2.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3.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4.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危害)

5.应该怎样做

① 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单一行为评析。

② 单个人物(多种行为)或多个人物(多种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

侧重是什么、为什么。

步骤:

A、仔细阅读题干,找准、找全行为和人物。

B、针对每种行为进行具体行为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