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出纳法律法规责任

出纳法律法规责任

发布时间: 2025-10-13 04:22:25

㈠ 出纳犯什么错会坐牢

一、出纳犯什么错会坐牢
1、出纳犯错会坐牢有会计做假帐可根据具体情节,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犯以下错会坐牢: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其中的会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二、出纳撕了单位的作废收据犯罪吗
出纳撕了单位的作废收据并不会构成犯罪,收据不同于发票。收据只是一个作帐凭证,不同于发票需要认证抵扣及申报,更别说该收据是已经作废失去效力了的。但是在平时不能随便撕收据收据,即使收据出现错误的也应该将作废的收据粘贴在原底联的后面,要收齐,再开具一张新的就行了。没有交回旧收据不能开具新的,容易产生重复记账和新旧判断不清等问题。

㈡ 单位账目有问题出纳有责任吗

法律分析:出纳当然有责任。出纳对于单位账目是主要负责人员,自然要对账目问题负主要责任。因此,出现单位账目有问题的情况时,出纳要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四十五条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可以由所在单位或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㈢ 老板要从公司拿钱,出纳有没有责任

只要审批手续齐全,出纳没有责任。
老板让出纳挪用资金出纳一般也是会承担法律的责任,但如果出纳可以找到自己是被迫的行为,那么侍肢银一般就不会构成犯罪,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一般只要条件构成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主要还是要看出纳与直接领导之间的的犯意沟通。如果出纳是被直接领导所骗,以为直接领导挪用的公款是用于本单位的公务活动的,这只能算是违反财经纪律;如果出纳明知直接领导是用于其他目的,与公务无关的,那出纳构成挪用公款犯罪,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老板诈骗财务不知情不构成诈骗罪的共犯,若是明知老板实施诈骗业务仍提供财务工作的,构成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饥枝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出纳应向老板说清楚,如果老板仍坚持,出纳也不能做这个事,因此作为公司出纳,涉及这么大金额,恐怕将由检察院追究其渎职责任,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七十三条 挪用特定款物罪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老宴,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㈣ 公司出问题出纳有责任吗

法律分析:看具体情况定。如果明知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参与,主观上是故意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只是处理公司的财物问题,也应当符合财会要求,否则,如果老板涉嫌挪用资金,属于刑事犯罪的,则是属于共同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热点内容
最高院婚姻法三 发布:2025-10-13 06:52:04 浏览:987
上海汉路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13 06:48:21 浏览:569
道德经正版 发布:2025-10-13 06:48:20 浏览:29
哪个人民法院管辖 发布:2025-10-13 06:46:53 浏览:551
法院开庭要带什么 发布:2025-10-13 06:36:38 浏览:496
深圳劳动管理条例 发布:2025-10-13 06:36:35 浏览:910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汇编 发布:2025-10-13 06:34:29 浏览:620
红古区司法局 发布:2025-10-13 06:26:15 浏览:464
刑事诉讼法自考资料 发布:2025-10-13 06:22:26 浏览:582
北碚法学会 发布:2025-10-13 06:09:07 浏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