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法的法律责任吗
Ⅰ 我是挂名法人代表,若公司有违法行为,我不知情,会让我承担法律责任吗
挂名法人代表,若公司有违法行为,会让挂名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挂名当法定代表人,实际上就是公司的管理者了。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而董事长等公司高管对公司有勤勉和忠诚义务。而你作为一个挂名的法定代表人,显然履行不了义务。并且,公司有违法犯罪行为时,在某些情况下,法定代表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同样有,假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利用公司实施犯罪,例如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恶意拖欠工人工资等行为,挂名法定代表人虽然未直接参与,但如果挂名法定代表人明知实际控制人利用公司实施犯罪行为,却又不加以阻止,或放任不管的话,那么挂名法定代表人很可能也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免不了遭受牢狱之灾。即使是挂名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其名义上也是公司的负责人,如果公司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挂名公司法定代表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及刑事责任,其中数刑事责任最为严重。比如公司涉嫌集资诈骗的,挂名的一方也会被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当公司面临进入破产程序、被申请强制执行或欠缴税款的特定情形下,“挂名法人代表”可能会被司法、行政机关采取相应强制措施。比如列入黑名单、限制贷款、消费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Ⅱ 公司违法总经理要承担责任吗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单位犯罪的责任人不要从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确定,总经理是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除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般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三)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五)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所以,公司法人如果有上述违法行为,且监事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监事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损害赔偿责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Ⅲ 公司乱罚款违反劳动法哪一条
一、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
(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 违反劳动法特征
(一)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是以劳动法规定的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二) 法律责任只是在义务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时,才能依法追究;
(三) 法律责任具有国家的强制力。
三、违反劳动法类型
(一)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的区别:
1、无过错责任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而对于过错责任,行为人的过错是构成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
2、无过错责任只是适用于法有明文规定的场合,而过错责任则适用于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各种场合。
3、在无过错责任中,责任的确定是从受害人一方损害程度来考虑的,而且法律往往规定赔偿限额或赔偿范围,对于过错责任,在确定责任时,应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形式或程度,并且一般没有责任限额。
4、在无过错责任中,受害人只负证明损害系对方行为所致的举证责任,而被告一方则须证明自己对于损害的发生有法律规定的免除或减轻责任的事由。而对于过错责任,受害人不仅要证明其损害是由于侵害人的过错行为所致,而且要证明这种损害的范围和程度。
(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
1、法律强制程度不同。凡法律责任都具有强制性,这是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的根本区别之一。然而,各种法律责任的强制性程度是不同的。行政责任的强制性程度较强,具有制裁的现实性,这表现在:(1)它们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强制追究,当事人不得和解;(2)作出追究责任的裁决一经生效,必须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赦免或拖延执行。而民事责任的强制性程度相对较弱,只具有制裁的可能性,这表现在:(1)只要不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它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平等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愿协商,自行决定;(2)对于法院作出的追究民事责任的生效判决,权利人一方也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减免对方的责任,而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判决。
2、责任的功能性质不同。行政责任有明显的惩罚性,其直接目的在于惩罚违法行为,而民事责任适用的直接目的在于补偿民事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从而有明显的补偿性。
3、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行政责任多为行政拘留、罚款等,而民事责任多为财产责任。行政责任的确定不是以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为依据,对行为人的经济处罚既可少于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也可大于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而民事责任的确定以恢复原状和等价赔偿为原则,不法行为人承担的赔偿数额一般与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相当。
4、承担责任的财产去向不同。行政责任有些也是以财产来承担责任的,如处以罚金、罚款。这些财产一律要收缴国家所有,而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交付的财产一般交归受害人所有。
四、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3、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
(一)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