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租赁单位法律责任

租赁单位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13 10:29:05

A. 企业租用个人车辆的法律责任

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是用来干什么,因为你这个车子属于非营运车辆,那么企内业只能用于自容己回来拉卸货资等企业自用,则不能用于营运性运输。如果企业是用于营运运输,那么则需要相应的办理营运手续,否则,一旦被查,轻则罚款,重则扣车。因你是车主,如果你拿不出相应的证据,证明企业是背着你搞营运性运输,则最终受罚的人,很有可能是你。

“在签定租赁合同中约定在车辆租赁期间产生的一切交通事故责任与承租方无关,由出租方承担一切事故责任.请问此条款是否有效?”
我不知道你一个月租给他们多少钱,像这种条款你也敢签?本身驾驶车辆就属于高危职业,你们再这样约定,你算过帐没?不出事故都没事,一出事故,最起码经济赔偿是要由你来负责的。等于你用“能够挣到的有限的钱(即车辆每月的租金),换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损失(即出现事故后你要承担的责任)”不划算。

你可以要求承租方给车辆买全险,或者你买全险,然后涨租金。要不然,太不划算。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你对车辆没有什么可控性,即车辆的使用完全超出你对风险的可控性。

B. 出租房给别人做公司有什么法律责任

这是没有法律责任的,他复印这个房产证只是证明他的公司有经营场所,当然,你可以去工商部门去查询一下,看看这个人在公司章程中如何说的。

C. 房屋租赁过程中的法律责任!

如果你此举严重违抄反了公司规章制度,公司追究你的责任可能是有道理的。你可以建议公司以欺诈为由起诉出租方,同时保留追究出租方刑事责任的权利,如果通过起诉挽回了经济损失,你可以请求公司从轻发落你。如果公司不肯起诉出租方,你可以自费请律师(以公司名义)起诉出租方,挽回损失之后请求公司免于追究你的工作失误责任。
以上是我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D. 出租房从事违法行为,房东应承担什么责任

房东没有犯来法不需要承担责任,但如果源知道且没有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七条 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4)租赁单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其中《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指出:

第二十四条 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收回房屋,因此而造成损失的,由承租人赔偿:

(一)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的;

(二)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的;

(三)将承租的房屋擅自拆改结构或改变用途的;

(四)拖欠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五)拖欠住宅用房无正当理由闲置6个月以上的;

(六)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七)故意损坏承租房屋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可以收回的。

E. 公司给员工租的宿舍,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公司给员工在外面租房,如果发生事故,公司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房屋租赁当事人按照租赁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出租人在租赁期限内,确需提前收回房屋时,应当事先征得承租人同意,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出租住宅用房的自然损坏或合同约定由出租人修缮的,出租人负责修复。不及时修复,致使房屋发生破坏性事故,造成承租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租赁单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公司把房间给员工住时,要和员工以及房东签订三方转租协议。这样不但可以把公司承担的相关责任和义务转给员工,同时也可以避免房东解除租房协议,《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公司和和员工签订书面的安全协议,内容无非是对转租协议未涉及的内容做一个补充,比如禁止员工将房屋转租给别人,禁止带外来人员居住,禁止在出租房内从事违法活动,禁止堆放违法物品等,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公司有权把房间收回,员工不再享有相关的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有权索赔。

F. 关于汽车租赁的法律责任问题

1.这是一起道路交通事故,首先需要根据责任划分承担责任,在交通强制险版范围内的应由保险权公司承担,在此范围之外的,按责任分担。一方另行购买了商业责任险的可以再转由保险公司承担。在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主、驾驶员和保险公司往往是相关当事人。

2.造成车辆损失的,如果投保了损失险的可以向保险公司追偿也可以通过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获得赔偿,但不能双倍获得赔偿。购买了人身保险的,可以获得多倍赔偿。

3.从租赁合同来看,如果是因为承租人原因造成车辆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追究。如果是因为出租车辆本身原因造成承租人损失的,承租人可以追究。

不同法律关系不同的追究渠道,供参考。

G. (非法经营)租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法律责任

以他人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冒名顶替大肆非法经营油漆谋利。在一年多时间里,非法经营额高达九万元。日前,导演这起非法经营油漆案的两位主角——陈某和郭某,被嘉定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据悉,这是近年来嘉定区破获的一起非法经营危险化学品案。
2010年3月,犯罪嫌疑人陈某从其房东郭某处转让获得位于嘉定区马陆镇宝安路的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永大油漆店的经营权。而后,陈某在无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借用郭某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及银行账户进行油漆经营活动。在此期间,陈某参加过安全生产培训,郭某为陈某非法经营油漆的行为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银行账号及经营场所。2011年4月2日,由于陈某安全管理不当,发生火灾,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给郭某造成财产损失,并产生纠纷。
嘉定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判处郭某非法经营罪,拘役3个月,缓刑四个月,没收涉案的油漆。

租借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非法转让经营行政许可,无论是在原地还是在异地经营都属无证经营。经营数额大,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租借他人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危险化学品,违反了国家对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国家禁止的行为。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故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经营行为包括:(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1、租借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危险化品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
首先,经营危险化学品应申请领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
其次,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作为一项行政许可,不得违法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九条规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是国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者个人颁发的允许其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证件,应当遵守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不得非法转让。租借他人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是变相地承受他人转让的行政许可,为法律所禁止。
最后,行政规章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不得出租、出借。我国刑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换言之,判断是否违反国家规定,依据的准绳是法律和行政法规,不能依据行政规章。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行政规章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化规定,体现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和精神,在判断是否违反国家规定可以参照行政规章。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经营危险化学品必须申请领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行政许可不得违法转让的基础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经营许可证,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其取得的经营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经营许可证。
2、租借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危险化品的行为扰乱了国家对危险化学品市场的正常管理活动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危险化学品是国家限制买卖的物品。租借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的准入制度,还会扰乱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秩序、危害消费者的权益。由于国家没有对租借经营者的经营资格进行审查,可能会使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个人进入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扰乱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秩序。而且,国家无法对租借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存在监管的盲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经营者主体不明确,给追究经营者主体法律责任带来困难,造成法律制裁的漏洞。
总之,租借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行为扰乱了国家对危险化学品市场的正常管理活动,应当受到法律规制。

H. 关于汽车租赁的法律责任问题

追就驾驶员的责任,租赁公司有连带责任.
在驾驶员无法负担的情况下,租赁公司负责赔付.
这并不表明驾驶员就一身轻松,在巨额的赔偿后,租赁公司可能会起诉肇事驾驶员!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