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矿井下冒顶事故法律责任

矿井下冒顶事故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13 13:05:31

『壹』 煤矿井下出现冒顶怎么处理

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回常发生的。
答冒顶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抢救被困人员、恢复通风。
首先,应直接与被困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如果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并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清除冒落歼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被困人员,应该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其次,采煤工作面应先抢救被困人员,接着就是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法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法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贰』 什么是煤矿冒顶事故

是指顶板大面积或局部脱落造成的事故。

『叁』 煤矿顶板安全事故、特点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大国(资源量约为5×1012t),煤产量居世界首位,占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5%左右。据预测,在未来20~50年内,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因此,煤炭开采生产将仍然是我国能源开发、生产的主要工作。近几年来,顶板事故的发生次数和由于顶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所占的比例都是煤矿各类事故中最高的,其中乡镇煤矿顶板事故尤为突出,乡镇煤矿顶板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到所有顶板事故的70%以上。

据统计,我国综采面开机率为25%,从造成系统工作面不可靠及事故的影响因素来看,由顶板事故、工作面端面顶板冒落所造成的工作面停产时数与总时数的比值高达40%~60%,是造成高产高效工作面系统不可靠的主要因素(曹代勇等,2000,2002)。仅在淮南矿务局,自1989年以来,由于顶板事故造成压架70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矿上因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了煤矿总死亡人数的很大比例,2004年、2005年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比例(图1.1)及中国煤矿死亡人数比例(图1.2至图1.5)显示,若能将大的恶性瓦斯事故有效控制,影响煤矿安全最大的问题是顶板安全问题(曹庆奎等,2004)。因此煤层顶板稳定性是确保安全、高效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地质与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图1.1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比例

图1.2 中国煤矿死亡人数比例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新建矿井大多以深部开采为主,而东部许多老的主力矿井也相继转入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顶板压力逐渐增加,深部煤层顶板跨落严重,矿山灾害频发,而且对岩性变化和构造的预测愈来愈困难,煤层顶板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煤矿顶板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图1.3 1953~2004 年中国顶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占煤矿总死亡人数统计

图1.4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类型

图1.5 全国煤矿死亡人数比例分布 ( 截至 2007 年底)

煤层顶板跨落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灾害,煤层顶板稳定性受地质条件和采掘工程的影响,因而顶板稳定性问题是岩体结构复杂性与井下工程适应性和协调性的综合反映,煤层顶板条件直接影响到采掘方式、支护形式、采区设计和布置,因此在开采设计中准确了解岩体结构及其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现今对煤层顶板的研究已形成了岩体结构理论、矿压理论和地质模型、力学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地质因素对煤层顶板稳定性起控制作用,顶板类型的划分及综合评价和预测对于顶板管理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矿井采掘工程,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岩体力学性质及岩体中应力分布规律所决定,而顶板力学特征则受顶板地质结构的控制。煤层顶板条件分区及综合评价是开采方式选择及顶板管理的前提,在准备采面顶板条件评价中,一般根据钻探资料及矿井地质资料中顶板岩体分布规律、地质构造特征及地应力场因素,结合采面顶板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但是,煤层顶板稳定性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①煤层顶板主要受到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顶板的岩石力学参数等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及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作深入分析; ②以往对顶板构造、岩性变化分析及顶板稳定性分区及评价、预测都是利用钻探、测井等传统地质手段,由于工程量的限制和地质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很难进行顶板空间展布的精确研究; ③庞大的地质数据信息处理,要求生成方便、直观和精确充实的专题图件难以实现,急需采用一个先进的平台管理不同属性的地质数据来生成各种专题图件,因此,对煤层顶板稳定性分析和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高效的计算机技术等手段来预测和评价具有重大意义。

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特别是三维地震勘探、数字测井等方法在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广泛应用,微观及宏观探测、防治技术与理论方法研究的进展,都为煤层顶板稳定性的预测和评价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煤层顶板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大量的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用一般手段难以实现研究目标和指导生产、管理,而地理信息系统 ( GIS) 能处理这种大量的、空间的、且有属性的数据,而且可方便地生成各种专题图件,实现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定量化预测。

本书利用 GIS 技术把三维地震、数字测井与矿井地质资料有机结合对煤层顶板稳定性进行评价预测,即: 以 GIS 为平台,对多源数据 ( 以三维地震数据为主,并结合钻探、测井、矿井地质等各种与煤炭开采活动相关的地质数据) 进行复合处理,通过对影响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的多个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建立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模型,从而预测工作区各部分的煤层顶板稳定程度,以指导实际生产。

『肆』 煤矿如何处理冒顶事故

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内产过程中经常发容生的。
冒顶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抢救被困人员、恢复通风。
首先,应直接与被困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如果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并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清除冒落歼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被困人员,应该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其次,采煤工作面应先抢救被困人员,接着就是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法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法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伍』 冒顶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井下冒顶事故如何自救

冒顶事故在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时常发生,在一些拥有先进采矿技术的国家中,西欧和日本很常见。因此,我们必须首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其次要在冒顶事故发生后熟悉一些自救方法。

撤离危险区域后,如有可能,请报告给地下和井井相关部门。

冒顶事故不容小觑,自身自救不当,很可能就此丢了性命,所以我们一定要熟悉冒顶事故发生时的自救方法,特别是从事与采矿业相关的人士。

『陆』 矿井冒顶事故的危害有哪些

矿井冒顶事故的直接危害就是严重威胁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就是影响企业的内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与容社会和谐稳定及企业效益,同时,还有可能产生局部的地质灾害造成企业的停产倒闭。

矿井冒顶事故是指矿山企业在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井巷都有垂直的通风道和完备的通风安全系统。

『柒』 井下冒顶事故发生有哪些预兆

当井下采空区面积很大,矿柱密度偏小,尺寸偏小时,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
冒顶预兆有下列现象:
(1)矿柱发生劈裂破坏现象,且破坏呈加速的情况。
(2)支架发出爆裂声,开始折断。
(3)顶板岩石发出破裂、撞击声。
(4)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
(5)涌水、淋水增大。

『捌』 煤矿总工程师只负责签字但不负责矿井的实际运作,如果出现责任事故时负什么法律责任 谢谢!

亲,总抄工在煤矿企业安全袭生产中的作用非常大,正常情况是绝对不存在你说的这种只签字不负责运作的情况的,因为涉及到全矿安全生产的作业规程和矿井生产布局、“一通三防”等方面都是总工负责的,所以出现责任事故的话,矿长和总工绝对都是第一责任人,够格上刑法规定的情形的也会被依法逮捕。至于你实际是否负责矿井运作,在所不问。况且作为总工不负责矿井运作,这本身就是违反煤矿企业管理规定的,出了事故还要加重追究责任。

『玖』 煤矿发生冒顶事故政府部门的责任

监管责任

『拾』 煤矿顶板冒顶怎么办

来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源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
冒顶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抢救被困人员、恢复通风。
首先,应直接与被困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如果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并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清除冒落歼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被困人员,应该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其次,采煤工作面应先抢救被困人员,接着就是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法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法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