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雇员受伤责任法律规定

雇员受伤责任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1-13 13:13:12

⑴ 第三人致雇员受伤,如何确定侵权赔偿责任人

第三人致雇员受伤,雇员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专依据:
最高人民法属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⑵ 雇佣活动中雇员受伤责任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专过错的,可以根据属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57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⑶ 雇员受伤的赔偿责任

一般有四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认为应由直接侵权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雇主不承担责任;第二种,认为应由雇主和侵权第三人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三种,认为雇员既可以要求雇主承担责任,也可以请求侵权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其享有选择请求权;第四种,认为对于工伤事故,应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雇主不承担责任,但侵权损害赔偿低于工伤保险赔偿的,其差额部分由工伤保险赔偿予以补足,但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不应计算在扣减范围内,其责任性质是一种补充责任。 对此,《人身赔偿解释》第11条第1款规定:“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该条基于雇主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人身赔偿解释》起草人认为这种赔偿责任性质是一种不真正连带责任。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因未考虑雇佣关系的特点显然不正确,第二种观点忽视了连带债务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区别,两者在债务发生的原因、主观目的、法律效力、法律要求和债务人的责任分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不能混淆。 由于雇主对雇员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根据安全保障义务基本原理,对第三人致雇员伤害的赔偿责任,应按补充责任处理较为妥当。但笔者不同意补充标准以工伤保险赔偿为标准,因为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而且对不属于工伤事故的雇员伤害无法按工伤保险处理,按工伤保险赔偿标准补充赔偿差额,没有法律依据。根据侵权法原理,在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中,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承担的侵权责任,是一种补充责任。雇佣关系中雇主对雇员的职业活动负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职责义务,即安全保障义务,这是一种法定义务。该义务不仅包括雇主不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而直接致使雇员遭受人身损害,而且包括雇主应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不使被保护人(雇员)遭受第三人的损害。如果雇员人身损害系第三人实施的加害行为所致,而雇主作为安全保障义务人没有疏于保障义务的过错的(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不具备),该第三人为侵权人,其应当对受害人之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按照《人身赔偿解释》的规定,雇员可以要求雇主承担全部责任,此后雇主可向第三人追偿。该规定的确可以充分、有效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但未规定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追偿不能应如何救济。 深度阅读:让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有法可依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标准和范围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⑷ 在雇佣关系中,雇员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如何分摊责任

你的上述问题中,雇主是要承担全部责任的,雇员本身存在过错的除外。在认定雇主赔偿责任时应注意,雇工因工伤残、死亡的,雇主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丧葬费和死者、残废者、抚养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当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如果损害是由于雇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雇主可以向雇员适当追偿。至于雇主对雇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受到的损害承担责任后,可否向造成雇员损害的第三人追偿的问题,法院通常的做法是,雇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后,只可以依第三人对雇员的侵权行为向其追偿,且求偿额度不能超过雇工的受害范围。
此外,在雇主对雇员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上,国内外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过错责任”,一种是“无过错责任”。我国民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无过错责任”已逐渐成为现代民法的通例。
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有利于保护雇员利益。从雇主与雇员的经济地位来看,雇主明显优于雇员,雇员在执行受雇工作中遭受损害,一般情况下,雇员很难证明雇主有过错,而且有时雇主也确实没有过错。这时,若雇主不承担责任,则极不利于保护雇员的合法利益,而由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表面上是加重了雇主的责任,但雇主可通过提高商品、劳务的价格或投责任保险的方式,将所受的损失分配给社会大众。同时,劳动者依法享有受劳动保护的权利。在我国,企业事业单位对其职工在劳动过程中遭受损害的,单位应给予补偿。这种补偿具有无过错的性质,是通过劳动保险加以解决的。我国的劳动者无论就业形式如何,其受劳动保护的权利是一样的。因此,雇员在完成雇主的工作中受害,也应按无过错责任的原则处理。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其理论根据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意外灾害的来源,在于一定程度上,只有业主可能控制这些危险,在于由获得利益者负担危险是公平正义的要求,在于雇主虽负担危险责任,但能通过商品价格或责任保险制度予以分散。

⑸ 求助法律界朋友解答下雇佣的工人受伤法律责任界定

兄弟,这个帐不是这么算的
先不论其是不是自己不小心,也不管是不是满了内60岁
赔偿你肯定是要容赔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而你这个事情又不算是工伤,所以适用这款法律应当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要去打官司的,个人认为像这样的事情,你们自己两家协商一下解决最好,无需扯上法律。

如果要按法律上的规定去计算的话,怕你算也算不清楚了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在上述这个法律上,各项费用的计算都有,如果你一定要想搞明白的话,就去网络搜索一下看看吧

⑹ 雇佣工受伤,雇主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只要雇员不存在故意的专或重大过失,应由雇主承担全属部责任。所以如果雇主想减轻自己的责任,则必须举证证明雇员存在重大过失,但故意是肯定不会的了。‍‍‍‍

⑺ 雇员受伤是他人引起,雇主承担什么责任

1、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版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权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2、如果是因为第三人引起的,则应当由第三人承担责任,雇主曾担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⑻ 雇佣工人受伤我该负什么责任

这要看你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如果是劳动关系,就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给予赔偿,如果是雇佣关系,就按照民事法律规定的标准给予赔偿。责任的承担应当是承担全部责任。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