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签名以及法人章的法律效力
❶ 合同中没有法人签字只有法人章是否有效
原则上是有效的,缔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该合同即依法专成立。
❷ 法人章不用再签字起作用吗
《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因此,在实践中,与公司签订企业合同时往往需要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合同才能够成立。而实际情况中,企业合同需要签字的比较多,并且合同需要签字之时法定代表人有可能不在近处难以签字。所以,出现了用私人印章代替签字的做法。事实上,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表人私人印章在法律的效力上是可以代替签字的。一般而言,由于此类私人名章没有行政备案,发生争议时难以确定其真实性,因此,在审查合同对方的签字时,建议对方法定代表人最好亲笔签字,尽量避免加盖私人印章。所以,律师建议,如果在实践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最好取得法定代表人的签字而不是私人印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❸ 公章和法人签字,哪一个的法律效力比较大
视情况而定
只有签字没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版合权同是由单位的委托代理人在其权限范围内、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的字,则合同有效。
2、如果签字的委托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合同的,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后,所签合同有效。未经追认的,合同无效,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民法通则》
第三十八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六十三条 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❹ 合同盖法人章后,必须要法人签字嘛
我国《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就当事人来说,无非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订立合同一般由订立合同的自然人签字或盖上自己的姓名章,法人、其他组织订立合同一般是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签名或者盖上单位的公章。所以,按照理论上讲,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只要签字或者盖章,二者选其一就行了。
但是按照一般的实践和交易习惯,是会要求作为法人一般不仅要单位盖章,而且还要加上法定代表人的签名。因为只有两样齐全会确保合同落款的可靠性。我们可以按照常理来推想,单独一个盖章有可能怎样来呢?可能是单位的公章管理不善,被别人给偷盖了,所以就不会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名了。还有单独一个签名能说明什么呢?很可能是别人冒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所以,往往只有单独一个签名或者盖章,比较没有说服力。对方会认为可能存在造假之嫌疑。当然两个都有也有可能存在另外造假的嫌疑,但是这个概率还是相对比较小的。我们更宁愿去相信有签名和盖章存在的真实性。
理论归理论,实践中人家就要求你两个都要,你又有什么办法呢!而且实践中就是很多地方就是要求签名和盖章都要同时有的。关键是看对方的要求乐。
至于你说的授权委托书,有了授权委托书,对方就有绝对的理由相信这个代理人有权利代表公司在授权委托书的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业务权利。不过在授权委托书上还是需要单位的盖章或者法定代表人的签名。这个又回到了刚才的论证了哈。但是实践中,很多公司业务员并没有公司的授权委托书,因为对方当事人有理由相信这个业务员的行为是代表公司的名义,当然构成表见代理。其行为是可以认定有效的。
反正道理就是这样子。更多的还是要讲求实际对方要求。如果对方信任的话,签名或者盖章,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❺ 法定代表人签名与单位公章是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涉及公司事务,要想形式完备的话,最好签字和盖章都要,不然就是形式欠缺,有法律风险。采纳一下
❻ 私章如何具有与签名一样的法律效应
只在特定场合有效,可以进行备案,比如名下有公司可以在工商局备案,开了银行账户,在银行备案。这样,这枚印章具有和手写签名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了。
例如:你在某银行拥有支票帐户,并且与银行约定好【私章】有效,银行留有自己的印鉴标本,这是你用【私章】签发的支票就是有效的。
如果写收据,然后盖私章,一般对方不认可。这样就没有法律效力了,章可以经常刻制,并且经常变化的。
若是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应依据《合同法》第48条“行为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的规定,确定该合同对本人不具有法律效力。
(6)法人签名以及法人章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相对性法定代表人有权代表公司对于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的效力,则具有相对性。
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的意义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直接代表法人对外行使职权,其行为属于职务行为,视为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由企业、单位承担。
因此,法定代表人只要是代表法人单位洽谈业务,其在民事合同上签字的行为就与盖具单位公章的行为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责任应由法人承担法定代表人签字的限制但是,并不是只要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都具有代表单位的效力。
例外的情况是,我国《合同法》第50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❼ 协议上只有公司老总签字没有盖公章有没有法律效力
有效。
《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司法实践中,法定代表人是依法律或者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在对外关系上,法定代表人是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与公司(法人)之间是代表关系。
法定代表人在代表公司进行民事活动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代表人必须是法人组织的负责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法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能够代表法人行使职权,并接受法人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
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法人签署的法律文书。对外的职务行为的行为,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法人)承担。
退一步讲,即使双方相互约定在合同上必须加盖合同专用章,那么也只能说明合同存在瑕疵。合同的无效是在合同的成立基础上,必须欠缺法定有效要件,而被宣告为无效。除非当事人一方同意解除合同或者存在某种法定解除合同的事项外,不容一方当事人任意反悔请求解约,否则当事人在违反合同义务的情况下,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7)法人签名以及法人章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案例:签订合同未盖章是否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2012年9月11日,日照甲公司与临沂乙公司因托运需要签订运输合同,双方法定代表人在合同上签字,甲公司加盖了合同专用章,乙公司却未加盖合同专用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突然以乙公司未盖合同专用章为由主张合同无效。为此,双方发生了纠纷。
法院认为:乙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以个人名义代表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所签订合同应属合法有效。
本案中,甲公司没有法定理由主张合同无效,但甲公司却一直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此时,乙公司可以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依法继续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❽ 授权委托书盖法人签名章有法律效力吗
授权委托书盖法人章,签署法人代表名即具效力。
❾ 法人名章与签名章有区别吗
法人名章和签名章有区别。法人名章的使用主体是单位,包括公司等法人主体以及非法人单位,在对外交往中都离不开印章。签名章属于个人印章。
1、法人不是具体的人,而是单位。因此,法人章其实就是单位的公章。但是由于人们在习惯上将真正的法人章称为公章,反而将法定代表人章称为法人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约定俗成。所以将圆形的企事业单位或组织法人章简称为公章,而把方形的法定代表人章简称为法人章,只要沟通双方理解没问题即可。
2、签名章一般用于公司财务,房屋买卖,领取物品,银行等场合的个人签章,有加边框和不加边框的,通常是加边框,字体,内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制.字体:常用字体有(简繁宋体,楷体,行楷,隶书体,篆体等)。
(9)法人签名以及法人章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法人章使用对象:
单位主体,包括公司等法人主体以及非法人单位,在对外交往中离不开印章。可以说,在与外界发生法律关系的过程中,印章起着在形式上代表单位意志的作用。无论日常的交往,还是法院对纠纷的审查判断中,依据盖章认定有关文件的效力进而确定有关权利义务的归属已经成为一个常识。
但每个单位都备有不止一个印章,如企业法人往往备有公章、法定代表人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
“法人”是企业,而不这个企业的厂长、经理、老板等那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就好办了,那么,“法人章”就是公章,就是圆圆的,刻有企业全称的那枚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