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行贿法律责任2015河南
⑴ 医药代表给医生回扣和贿赂具体是什么意思啊
外资企业一般称这给医生回扣为临床观察费(就是用它们厂家的药,由医内生来观察用容药的情况,后进行汇总\反馈\研究的意思).现在国内外所有的医院基本上都有了,但给医生的回扣还能理解;但贿赂一般是给医院的院长或采购的(也就是常说的商业贿赂)
⑵ 医药代表行贿医生10万左右,分给几十个医生,而且是经理要求必须给回扣,个人算违法还是犯罪还是免于处罚
你好,你想问的是 是否构成行贿罪的问题。如果该医院是公立医院,即国有回单位。首先,你不会构成行贿答罪,但你的单位可能构成单位行贿罪,会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罚。刑法上,你基于职务要求和上级领导的命令,并不是个人行贿行为,应当被认定为行贿罪的非正犯,而你的领导则属于间接正犯,即使案发,只要你有证据表明你属于被强制的职务行为,且没有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的话,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行贿罪,即使认定,也会免于起诉或免于刑事处罚。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要求谋取不正当利益,只要你个人没有得到不正当利益,不会被追究。公司单位犯罪的,依照上面一段。基本上你不会构成犯罪。
如果满意我的回答,请采纳。
⑶ 医药代表商业贿赂的公司有多少,都有哪些啊
医药代表的命运与反商业贿赂之1(转载于新浪的朋友)
虽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成功的医药代表不会因为“反商业贿赂”而影响达到成功的进度。因为行业操守的整顿往往预示着行业的兴旺而不是相反。医药代表的当务之急,是盘点自己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对行业的见识,看看这些是否足以达到既定的目标,是否需要作出调整。不要允许自己拿“反商业贿赂”这件事作为不能如期达到目标的借口。
“看病贵、看病难”
从“看病贵、看病难”这一社会“症状”开始,一场反商业贿赂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涉及面之广、之深,让人不由为之动容。乍逢此变,还真有点让人不知何去何从。
显然,这个项目背后的假设是:“商业贿赂”是“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打击商业贿赂就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凡是与此相关的任何组织和个人,比如医生、医院、卫生局、医药经销商、国内、国外制药厂、工商部门、物价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市场监督部门甚至新药注册部门等等,无论你多么强烈地认为解决此事非一己之力,但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而且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从各自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我们注意到的比如招标、挂网、降价、医保目录、医药分家、社区医疗等等都能体现这一努力。更有媒体推波助澜,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喜欢或是不喜欢,我们要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的工作环境正发生着历史性的重要变化。
医药代表看“反商业贿赂”
首先要正确认识反商业贿赂这一活动的长期性。正如我们国家2002年打击假发票,2003年打击“非典”期间的不法商贩,2004年的网络色情,2005年的赌博一样,虽然打击商业贿赂是今年的主题,不等于过了今年,就什么都过去了。什么时候结束,要视打击的效果而定。
其次,我们任何与此相关的企业或个人,面对当前的变化,既用不着急于叫好,也不用怨天尤人。我听说有的医药代表,现在都不敢把自己的职业告诉邻居;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询问是不是现在医药行业很不好做啊等等。身在此山中,我们的确会看到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也的确会有很多无奈的事,可是哪个行业没有呢?此外,我也知道很多的企业在此期间的销售不降反升,这又说明什么呢?他们也一样感到了局限性。
再次,尽管说法很多,我坚信医药代表这个职业不可能就注定消失,这也不会是“反商业贿赂”的目标。再说,医药代表的消失就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这个社会症状吗?一定不能,而且极可能是加重这种症状。想想如果没有医药代表的努力,今天的临床用药水平,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停留在什么状态?医生有多少机会与同行交流?有多少机会与国内外的学者同台竞技?没有这些交流,又会给我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增加多少难度?
最后,“反商业贿赂”必将影响我们医药代表的行为:有些做法是一定会继续的,有些做法是必然要被叫停的。
这对你、我意味着什么?是观望,等待,徒劳地期望一切尽快归于平静?还是我行我素,以“对策”对“政策”?还是走为上计,到其他行业去谋求新的发展?总之,医药代表如何在今天变化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显得尤为急迫。
医药代表看自己
如果说人们通常把医药代表理解成“卖药的”还可以理解的话,医药代表把自己当成“卖药的”就不应该了。很多人会争辩说,难道不是吗?卖出的药越多,业绩就越好,赚的也就越多,这不是事实吗?衡量医药代表的业绩也基本上是以达成销售指标为前提,顺便也象征性地考核一下行为指标,那还不是“虚好看”?销售才是真实的嘛。
可是,要是问起医药代表的价值,几乎每个医药代表都会说传递产品信息是医药代表的首要职责。可是谈起产品知识的重要性,很多医药代表又显得无奈:按理说产品知识确实非常重要,可是使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那些产品知识不是很好的人做出的业绩也从另一个方面反证了这种无奈。这种无奈如果反映在日常工作上,就成了做关系,做交易。
但是,每个医药代表的行为方式以及行为背后的理念是不相同的,这也是导致不同的医药代表职业发展速度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有的简单直接,有的是灵活多样,这取决于公司的文化以及医药代表的自我认定。我总是相信那些行为方式选择面宽的代表,面对挑战要从容一些,成功的机会要大一些;那些做法单一的医药代表成功的机会相对小一些。如果说没有“反商业贿赂”,这种差别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面对如今工作环境的变化,医药代表之间的反差就大了:有的人整天呆在家里,一个月才见一次客户,有的依然每天忙个不停。
忙和不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有人说我们现在也搞“学术推广”那一套,只是不大管用。医生对我们的产品也都了解,甚至比我们知道的还多,还和他们讲什么“学术”!再说,科内会,院内会,市内会,连小型临床观察也都统统不让组织了,而且医生也不愿意参加。你说忙什么?忙有什么用?
也有人告诉我,我倒是想忙呢,可是连医生的面都见不着,我怎么忙?上午十点半之前,病房在查房,门诊病人特多,左三层右三层的,怎么见医生?那些不忙的医生我们要拜访吗?再说了,等到那些忙碌的医生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又不知有多少医药代表等着,能说上什么正经话?请客吃饭?家访?你以为!现在有几个医生不反感家访的?有几个医生还乐意和医药代表吃饭?
和其他的销售人一样,医药代表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注意到这一现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样特殊的环境如“非典”期间,总有一些医药代表是成功的,有些则没有。虽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成功的医药代表却不会因为“反商业贿赂”或类似的改变而影响达到成功的进度。仅仅留意到这种差别是不够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这种差别的决定因素。
以下三个方面,能够体现不同医药代表之间的关键差别:对客户的选择;话题的选择;与客户交流方式的选择。
优秀的医药代表知道真正重要的客户和自己认为的重要客户之间有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不认真对待这个过程,就是极大地浪费客户的,公司的以及自己的时间和其他资源。对这个问题,一定要做到先知先觉,再不济也要后知后觉。可是,不知不觉的人绝不在少数,值得提醒。
话题有“闲聊”和“正题”之分。闲聊的部分可以称为“题外话”,真正要说的部分,也就是正题部分是“题内话”。优秀的医药代表知道“题外话”再怎么重要也不会替代“题内话”,他们还知道无论是“题内”还是“题外”,对客户有针对性将是选择话题的重要依据。我相信销售人和客户之间会有一些私人话题,但是可以公开的,并且是双方都有兴趣的“题内话”才是达成长期销售所必须的。题内话回答了“为什么能够合作?”的技术层面的问题。
优秀医药代表知道与客户沟通的渠道很多,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只有开始拜访才是销售的开始。比如:你可以选择让他读到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甚至感觉到什么来说明一件事;可以上班时间,学习时间,出差期间,上网时间,娱乐时间等不同的时机来说明一件事;可以选择面谈,邮件,电话,他人转告,手机短信,博客等不同的形式来沟通;可以选择有预约的正式拜访,或是顺道拜访,或是随机“碰巧”拜访;可以在工作地点,学习地点,生活地点,或是水、陆、空等不同的地点拜访。总之,选择的面越宽,你有效沟通的机会也越大。
医药代表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自己日常工作行为的选择面,也决定了面对变化的从容程度,更决定了自己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⑷ 医药代表行贿
这个事我见的多了,我们这几乎所有的医药代表都得给院领导行贿,否则谁让你的药进医院
⑸ 医药代表贿赂医生被查出来后医药代表属于犯法吗
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
⑹ 医药代表给医生的回扣,算行贿罪吗
是!法律将予以追究!
⑺ 举报医药代表行贿怎么举报
你有病吧,医药代表的日子也不好过,你举报人家干什么啊!各行都有各行的辛苦啊
⑻ 医药代表贿赂医生500元检察机关将怎么处理
不构成犯罪,检察机关应当移送纪律机关予以处分。
⑼ 举报医生和医药代表行贿受贿,向哪里举报需要什么材料
你可以到卫生行政部门举报投诉,不过如果事实确实存在,卫生行政部门也顶多会给予行政处罚而已。如果你要向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到检察院举报,最好能提供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或者线索
⑽ 药品公司医药代表自首举报公司对医生行贿承担什么责任
代表被开除,公司被罚款。简单,明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