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人民调解员常用法律知识

人民调解员常用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1-16 12:00:26

㈠ 如何当好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员

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体现在民间纠纷上,若不及时地化解和处理,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增多以及民转型案件的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员,如何准确、合理地处理这些矛盾纠纷,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业务知识的学习是干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前提,人民调解中涉及到许多法律知识及国家法规对有些纠纷处理的专项规定,只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才能在调解纠纷中准确地运用法律条文;只有加强调解知识的学习,才能使纠纷处理程序化,合法化,产生法律效率。学好专业知识,使调解具有法律依据,有了调解准则,才能使调解协议公正公平化,才能折服人心,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效果。
2、注重情、理、法相结合。社会上诸多矛盾错综复杂,有着自己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有些还与民间风俗、社会公德有关,要根据不同的原因与背景,寻求对应的方法,注意情、理、法三结合,认真地分析事情的经过,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解使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从而真正地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
3、善于捕捉调解时机。在调解中捕捉调解时机也是很重要的,如何灵活把握调解纠纷时机呢?首先,在调解时不要急于求成是要反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做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稳妥解决。如果遇到当事人不懂法时应当先宣传有关法律,循循善诱,积极引导,进行调解。如果遇到当事人冲动发火不冷静时,不能强行调解,这样起不到调解的作用的。其次,根据谈话的环境和当事人的心态决定谈话的内容。特别是批评教育的话、提出要求的话,更要注意说话方式和说话的时间,以免引起当事人的反感。
4、 要树立极高的威信。一起成功的调解,没有一定的威信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平时做事要正直、说话要公道;平时要多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能脱离群众;要急群众之所急,乐于帮助困难群众,具有奉献精神。这样你才有资格与人交谈,与人交心,说话做事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5、 要有较好表达能力。调解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再好的法律知识,再好道理,无法使用当事人听懂,这样就会给调解带来一定的阻碍。有时表达得不好,就会使当事人产生误解,还以为有私心、有偏心,容易激怒当事人,使用调解无法进行。调解工作的实践证明:恰到好处的语言能使调解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调解员在语调、语气、音量、音长的运用上要适当,以便当事人易于接收。

㈡ 用法律文化知识分析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的现象

你可以从中国人的抄厌讼、息讼,习惯民间乡里解决纠纷的传统文化,
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应具有的和谐法律文化的角度,
来谈《调解法》的通过带给社会的重要意义。
如果写得时髦一些,还可以引入国际上流行的ADR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所带来的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的调解文化的交互作用,催生了《调解法》的颁行。
中间再穿插一下,这些年法律界与社会学界对中国诉讼爆炸与执行难的反思,
因此要适当重拾、回归中国固有的民间解决纠纷的法律传统,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依法保障当事人的权益,不能使调解沦为“和稀泥”、“捣糨糊”。

当然,同样作为一名法律人,在研究了一下《调解法》第三十二、三十三条之后,我同意第二个回答者“四川法律人”的观点,这部法就是个垃圾。
但是既然你们老师要你写,你就按照我上面那些说法写吧,以前写这种伪社会学/伪法理学,以便迎合老师的文章,我的水平可是一流的。
只恨那些白痴老师,放着真正有价值且实践部门急迫需要的法社会学问题不深入研究,比如“公序良俗”“自然债务”,整天弄“法文化”这些玄乎而无实益的东西。说得不客气一些,中国有资格在“法文化”上弄出些许研究成果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都只能跟风混饭吃。

㈢ 人民法院的调解员应该具备哪些常识

县(区)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司法是四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法院法官(司法)专主管机关负责审属理此案,以解决国家机构的基本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纠纷。下级法院行使调解职能。

法庭职务:

(一)审判法,基层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自诉与公诉的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案件的职权范围和验收。

(二)行使司法执法和司法自由裁量权。

(三)由国家赔偿法。

(五)行使司法监督职能。

(六)研究,收集的法律,法规,规章,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听证会的情况下,在司法建议中发现的问题。

(七),负责指导县(区)法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培训;法官在按照权利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协助管理县(区)法院组织,人事工作;主管县(区)法院监测工作。

(八),与审判宣传法治相结合,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九)协调,管理,监督公共陪审员和调解工作。

(十)其他承建商应负责为基层法院的工作。

有一些情况下,下级法院无权审判,被判处刑,以及刑事案件可能有重大影响全省的案件,涉外案件,因此,主要区别根据中级人民法院的案件

㈣ 如何运用人民调解法律知识化解纠纷矛盾

一、人民调解。

即民间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目前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及《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它可以采用下列形式设立:(一)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二)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三)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四)根据需要设立的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人以上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多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应当有妇女委员。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条件是:为人公正,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应当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民调解员任期三年,每三年改选或者聘任一次,可以连选连任或者续聘。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下列原则:(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二)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下列纠纷:(一)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二)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

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费。

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一)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二)要求有关调解人员回避;(三)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四)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调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按照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督促当事人履行,再次调解变更原协议内容或者撤销原协议,告知当事人请求基层人民政府处理以及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变更、撤销向人民法院起诉等处理方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管辖视频 发布:2025-10-08 03:54:26 浏览:258
天津宝坻法律援助 发布:2025-10-08 03:43:31 浏览:903
司法警察行为 发布:2025-10-08 03:38:53 浏览:715
劳动法对职工的处罚 发布:2025-10-08 03:17:34 浏览:547
合同法改错公章打叉 发布:2025-10-08 03:16:06 浏览:716
形容道德品质 发布:2025-10-08 03:13:01 浏览:810
公主岭市法院院长 发布:2025-10-08 02:54:04 浏览:578
劳动法发条 发布:2025-10-08 02:30:45 浏览:201
劳动法41条赔偿内容细则 发布:2025-10-08 02:19:14 浏览:416
借款合同性质认定债务承担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8 02:09:02 浏览: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