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

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16 15:10:50

㈠ 人民调解协议有效的实质性要件有哪三个

有效复的人民调解协议必须具制备三个实质性要件。第一,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当事人具有能够独立实施任何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意思表示真实。即调解协议正确反映当事人的意志,并非因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调解协议或者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以下人民调解协议无效:(1)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2)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

㈡ 要求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适用何种审判程序

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为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设置更合理更简便的程序,各地法院并不统一,有的适用普通程序,有的适用简易程序。

人民调解协议的基础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2)29号〕第一条已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一、可以提起调解无效之诉,适用民事普通程序审理。

达成调解协议后,如果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应判定不履行调解协议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除非不履行调解协议的一方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协议:

(1)违背自愿原则,协议内容歪曲了双方当事人当时的真实意思,或者该方当事人是在受胁迫或欺诈下签订的。

(2)违背合法原则,协议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的强行性规范或公序良俗原则。

(3)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

二、无上述3条法定理由的,人民调解协议有效。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

据此,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在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上,法律做出的是强行性规定,当事人没有履行或者不履行的自由选择权,反言之,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当然当事可以反悔,向法院起诉,但请注意这里规定的是起诉权,而不是胜诉权。

(2)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二、法律规定

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二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三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㈢ 民事纠纷已签人民调解协议,一方能反悔吗

民事调解书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生效之后即不能反悔。

㈣ 调解协议的效力

法院调解协议的效力,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经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认可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同时,也涉及到调解协议发生效力的时间。 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因法院是否制作调解书而不同。
首先,关于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民事诉讼法》第89条第3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一规定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调解书必须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据此,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和公告送达的方式。二是调解书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能生效。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视为调解不成立,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调解时需要确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义务的,应经其同意,调解书也应当同时送达其签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签收调解书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其次是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的生效时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0条第2款规定,不需要制作调解书只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书和只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生效后,可以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后果:
第一,结束诉讼程序。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的结案方式之一。调解协议生效,表明人民法院最终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纠纷,民事诉讼程序也因此而终结,人民法院不得对该案继续进行审理。
第二,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调解协议生效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调解协议中得到确认,民事争议已得到解决,当事人不得对此法律关系再发生争议。
第三,不得以同一诉讼标的、同一的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调解协议生效后,民事纠纷已依法解决,当事人不得以同一诉讼标的、同一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次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对于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或者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原告如果有新情况、新理由,在6个月届满后,还可以第二次起诉,请求法院审理解决。
第四,不得对调解协议提出上诉。调解协议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达成的,当事人一旦接受调解协议,就意味着放弃了上诉权。因此,无论是在一审、二审还是再审程序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均不能提起上诉。
第五,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书具有强制执行力。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都能自觉履行。如果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生效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四、第五条的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调解协议有效:
(一)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
(一)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下列调解协议,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调解协议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调解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不得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㈤ 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是什么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一方不履行可以起诉法院维权的。如果是法院调解或仲裁调解协议是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的,详情请来电免费咨询。
纵横法律网 陈奇峰律师

㈥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强制力

就楼主的问题,试探答复如下:
人民调解协议书一旦达成、并经当事人签署,即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对于签署调解协议书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但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如果一方不履行该调解协议,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告诉楼主,法律依据如下(因楼主没有讲清楚使劳动争议,还是雇佣关系的民事争议,故分别叙述):
1.如果是民事争议(雇佣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指的就是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第二条“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指的就是没有法律强制力,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只能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来审判,形成具有法律强制效力的民事判决书或者民事调解书。
2.如果是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四条第一款“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第二款“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指的就是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第十五条“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指的就是没有法律强制力,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只能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强制力,而其他机构(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等)的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与对当事人的约束力不相同),是国家司法制度强制性所决定的,就是要维护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裁判文书的法律强制效力,而其他文书,则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不能据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则必须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建议楼主,尽早起诉(或者申请仲裁)!
祝依法维权成功!

㈦ 调解协议书有法律规定吗怎么样可以撤销调解协议书

人民调解协议书一般情况下是合法有效的。但如果存在重大误解、胁迫等情况回,也是可以起诉,要答求法院判决撤销的。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㈧ 村委会的调解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之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村干部的调节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

《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虽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但前提是必须“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8)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协议书法律效力:

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协议只要符合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等法律规定就是具有法律效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管辖视频 发布:2025-10-08 03:54:26 浏览:258
天津宝坻法律援助 发布:2025-10-08 03:43:31 浏览:903
司法警察行为 发布:2025-10-08 03:38:53 浏览:715
劳动法对职工的处罚 发布:2025-10-08 03:17:34 浏览:547
合同法改错公章打叉 发布:2025-10-08 03:16:06 浏览:716
形容道德品质 发布:2025-10-08 03:13:01 浏览:810
公主岭市法院院长 发布:2025-10-08 02:54:04 浏览:578
劳动法发条 发布:2025-10-08 02:30:45 浏览:201
劳动法41条赔偿内容细则 发布:2025-10-08 02:19:14 浏览:416
借款合同性质认定债务承担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8 02:09:02 浏览: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