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违规用火的法律责任

违规用火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16 19:12:13

❶ 违法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是什么处罚

(1)对违法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行为和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行为的处罚。根据《消防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违反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或者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处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轻微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处罚。

(2)违反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行为的处罚。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行为,主要包括违法进行明火作业或者违反禁令,吸烟、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因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经常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品,随时都可能有易燃液体或气体的泄漏以及散发易燃蒸气的聚集,如果在此时遇到了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吸烟、使用明火或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产生燃烧激发能源的危险行为,即可引起着火或者爆炸。因此,根据《消防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违反规定进行明火作业或者吸烟、使用明火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

(3)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不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行为的处罚。根据《消防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不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

以上对违反危险品安全管理行为的刑事和行政处罚措施,都是为了教育单位和个人而采取的,各生产、使用、运输、储存、销售、销毁危险品的单位与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危险品安全管理的各项法律和规章,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危险品生产、使用、运输、储存、销售及销毁的安全,保证人民生命和国家及公民财产的安全。

❷ 违反《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应承担怎样的行政法律责任

1.未经许可生产、销售烟花爆竹制品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未经许可生产、销售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销售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销售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对未经许可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运输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非法生产、销售、运输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违法生产烟花爆竹制品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1)未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定的产品种类进行生产的。

(2)生产工序或者生产作业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3)雇用未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的人员从事危险工序作业的。

(4)生产烟花爆竹使用的原料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或者使用的原料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用量限制的。

(5)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禁止使用或者禁忌配伍的物质生产烟花爆竹的。

(6)未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标注燃放说明,或者未在烟花爆竹的包装物上印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警示标志的。

3.违法销售烟花爆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向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销售者供应非法生产、销售的烟花爆竹,或者供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应由专业燃放人员燃放的烟花爆竹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销售的物品及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

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销售者销售非法生产、销售的烟花爆竹,或者销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应由专业燃放人员燃放的烟花爆竹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兀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销售的物品及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

4.丢失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不及时报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使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企业,丢失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未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的,由公安部门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丢失的物品予以追缴。

5.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1)违反运输许可事项的。

(2)未随车携带《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的。

(3)运输车辆没有悬挂或者未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警示标志的。

(4)烟花爆竹的装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

(5)装载烟花爆竹的车厢载人的。

(6)超过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规定时速行驶的。

(7)运输车辆途中经停没有专人看守的。

(8)运达目的地后,未按规定时间将《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核销的。

6.违法携带烟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邮寄烟花爆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对携带烟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邮寄烟花爆竹以及在托运的行李、包裹、邮件中夹带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携带、邮寄、夹带的烟花爆竹,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7.违法燃放烟花爆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未经许可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或者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燃放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违反焰火燃放安全规程、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对责任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8.政府有关部门违法行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没收的非法烟花爆竹以及生产、销售企业弃置的废旧烟花爆竹,应当就地封存,并由公安部门组织销毁、处置。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❸ 消防法第六十条个人违反消防法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抄单位违反本法袭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行为,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❹ 过失引起火灾处罚条款

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

2、过失引起火灾的;

3、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

4、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的;

5、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的;

6、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

(4)违规用火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

消防救援机构对于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除依法对使用者予以处罚外,应当将发现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情况通报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生产者、销售者依法及时查处。

第六十六条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罚。

第六十八条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❺ 对森林防火区内擅自野外用火的人员可不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第一款予以行政拘留

不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第一款是(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并不符合题目中提到的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的问题。

可以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5)违规用火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防火期就是从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为春季森林防火期,9月15日到11月15日为秋季森林防火期。 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

防火期期间,各防火办、瞭望台、检查站、护林员要24小时在岗值守,各森林消防队伍要24小时值班备勤,各类通讯工具要24小时开通。对在林区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者,非公职人员一律依法予以经济处罚或按《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政拘留;公职人员一律开除公职。

凡发生森林火灾的,不仅要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而且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的,坚决“一票否决”。

❻ 违反规定使用明火

2009年5月1日颁布的《消防法》: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回处警告或者答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❼ 无意丛火的法律责任

立案标准

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本条和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处罚

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次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但是,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分析犯罪行为人主客观方面的情况,如果情节较轻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量刑幅度内裁量刑罚。这是特殊的量刑幅度,适用于“情节较轻的”这种情况,如果综合考察分析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的情节,不属于情节较轻的,则只能在基本的量刑幅度内裁量刑罚。至于何为情节较轻,不能只看一个方面的情况,而应该综合分析主客观诸方面的情况,然后进行整体认定。这些情况主要包括:

(1)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如是否属于已满16周岁末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否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等;

(2)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如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等;

(3)犯罪客观方面的情况,如犯罪造成的具体损害情况,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侵犯的对象等。

* 词条由网民创作并享有版权,请保护版权归属
了解更多 失火罪 的讨论 用网络知道
hot旅游APP摇一摇100%中奖!
专题走红网络的喵星人和汪星人们
认定

❽ 禁火令期间,对于野外违章用火行为用什么处罚

复一、违反地方人民政府制《禁火令》,在森林防火区故意纵火烧毁森林、林木,尚不构成犯罪的。
对于此类违法行为,森林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以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定性,对违法行为人实行处拘留,可以并处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
二、违反地方人民政府《禁火令》,在森林防火区失火烧毁森林、林木,尚不构成犯罪的。
对于此类违法行为,有的森林公安机关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第1款第1项为据,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认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禁火令》属于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和命令,违反《禁火令》的单位或个人属于“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的违法行为人,应给予相应治安处罚。

❾ 违反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管理应当承担怎样的消防行政法律责任

(1)对违法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行为和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行为的处罚。根据《消防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违反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或者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处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轻微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处罚。

(2)违反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行为的处罚。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行为,主要包括违法进行明火作业或者违反禁令,吸烟、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因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经常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品,随时都可能有易燃液体或气体的泄漏以及散发易燃蒸气的聚集,如果在此时遇到了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吸烟、使用明火或使用非防爆的工具等产生燃烧激发能源的危险行为,即可引起着火或者爆炸。因此,根据《消防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违反规定进行明火作业或者吸烟、使用明火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

(3)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不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行为的处罚。根据《消防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不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

以上对违反危险品安全管理行为的刑事和行政处罚措施,都是为了教育单位和个人而采取的,各生产、使用、运输、储存、销售、销毁危险品的单位与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危险品安全管理的各项法律和规章,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危险品生产、使用、运输、储存、销售及销毁的安全,保证人民生命和国家及公民财产的安全。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管辖视频 发布:2025-10-08 03:54:26 浏览:258
天津宝坻法律援助 发布:2025-10-08 03:43:31 浏览:903
司法警察行为 发布:2025-10-08 03:38:53 浏览:715
劳动法对职工的处罚 发布:2025-10-08 03:17:34 浏览:547
合同法改错公章打叉 发布:2025-10-08 03:16:06 浏览:716
形容道德品质 发布:2025-10-08 03:13:01 浏览:810
公主岭市法院院长 发布:2025-10-08 02:54:04 浏览:578
劳动法发条 发布:2025-10-08 02:30:45 浏览:201
劳动法41条赔偿内容细则 发布:2025-10-08 02:19:14 浏览:416
借款合同性质认定债务承担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8 02:09:02 浏览: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