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管理相对人行政法律责任

管理相对人行政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17 02:28:02

⑴ 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组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是管理对象。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则是( )

行政相对人 也就是说的咱老百姓。。。与行政机关相对。。。当然是咱老百姓监督行政机关了。。。所以是监督主体。。。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

⑵ 行政主体、行政人和行政相对人相互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主复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人就是行政主体,不是自然人。行政人本身就不是规范的用词,严格的说起来,法律上根本就没这个术语,只是一些人不规范的用就形成了这样大家从意思上能够理解的用词。法律文书上是 绝对不允许这样使用 的。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 ,都可以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相对人主体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 行政主体依法从事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管理权,是管理者。行政相对人是被管理者。双方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记得采纳啊

⑶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相对人是那种情况举个例子

行政机关和其企事业单位一样都要受到监督管理,一个行政机关受到另一个行政机关内的监督管理容时,这个行政机关就是另一个行政机关的行政相对人。

举个例子,比如当审计机关对税务机关进行审计时,税务机关就是审计机关的行政相对人。或者税务机关要盖办公楼,要到规划局或房管局批地,这时,就有个行政许可行为,税务机关就是行政相对人。

(3)管理相对人行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影响可能是间接的,作为个人、组织,无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都是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进入行政诉讼后,其行政相对人的身份 自然 丧失,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行政主体成为被告,两者在法律地位上趋于平等。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这是行政法学上的概念,而非制定法上的概念。在制定法上“行政相对人”一般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⑷ 如何理解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构成要件包括:违专反行政法律属规范的行为是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或者是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的;违法行为是法律、法规规章明文规定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行为;行为人有主观过错;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⑸ 什么是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版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权益的个人或组织。

1、任何个人、组织如果不处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而处在其他法律关系中,就不具有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不能赋予其“行政相对人”称谓。

2、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影响可能是间接的,作为个人、组织,无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都是行政相对人。

(5)管理相对人行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1、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内部的组成机构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的区别。

2、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行政权,而且还要求其必须承担因其行为所引起的相应法律后果。承担法律后果就必须明确主体。

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4、公务员不是一个行政主体,但行政主体又离不开公务员。行政主体是由一个个公务员组成的集合概念,脱离了国家公务员,行政主体仅是一个抽象概念。

⑹ 什么是行政管理相对人

就是具体行政行为指向的对象。例如交警向违章司机开罚单,那么违章司机即行政管理相对人。

⑺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处于行政管理相对人地位 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处分的对象的是什么呢。

行政处罚的对象既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行政处分的对象一般只能是公务员个人

⑻ 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相对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举个药品监管部门的例子方便你理解吧:

正确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要件
主体合适。包括执法主体和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行政相对人)。执法主体即有权对违法嫌疑人采取扣押、查封和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药品监管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县级以上的药品监管部门具备主体资格。而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则必须是物品的所有权人或保管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若所有权人拒绝到场,可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如所有权人成年家属等。
事实确凿。是指行政相对人是否构成违法嫌疑的事实要件。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已造成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或者可能造成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产品及有关资料,可予以查封、扣押。但该条中“可能造成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产品”的规定比较笼统,又无相关的解释,实践中较难操作。笔者认为,对于行政相对人使用医疗器械存在下列情形的,可认为属于“可能造成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产品”:一是购进使用的医疗器械无相应的资质凭证,如无注册证、合格证等。二是安装不符合规定。三是包装不符合规定,如发现破损等。
适用法律法规准确。药品监管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在《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及《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中都有明确规定。
程序合法。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遵循审批、出具清单、送达强制措施通知书、告知当事人复议权、诉讼权等法定程序。首先,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这是《行政处罚法》对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时规定的法定职责。执法人员在查处违法行为及准备对违法行为人的财物实施强制措施时,必须是两人以上且具备执法资格,同时主动向违法行为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其次,做出强制措施决定,并制作文书。在做出强制措施决定之前,
应当报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若书面审批确有困难的,可采取口头请示审批方式。制作的相关强制措施文书,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制的执法文书格式及要求制作,载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违法事实、理由;法律依据;被限制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等;法律救济途径和期限;物品存放地点、条件;做出强制措施的机关、日期和印章。第三,送达法律文书。行政强制措施文书做出后,应当场送达行政相对人,并由行政相对人在文书上签字。第四,强制措施的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文书送达后,即可对当事人的违法物品采取限制性措施。第五,备案。行政强制措施做出后,应当及时报所在机关备案,对查封、扣押和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进行登记,不得擅自使用、私分、损坏等。

⑼ 什么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楼说得正确,司法考试就考过 呵呵 不如县林业局建议农民种梨树。就是行政指导 你也可以种桃树 对你没有拘束力

⑽ 行政复议申请人必须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吗

行政来管理相对人,是行政机源关作出的的直接指向对象,如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直接指向的对象。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即对其权利义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复议申请人包括行政管理相对人,但是,随着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的扩大,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资格都不局限于行政管理相对人,而是扩大到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只要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既可,当然其主张的权益必须是合法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认可的。
一般来说,下列情形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1)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2)行政处罚案件中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3)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

热点内容
法院主任有权吗 发布:2025-10-08 01:54:14 浏览:933
取得司法资格证 发布:2025-10-08 01:35:32 浏览:740
上海闵行区律师 发布:2025-10-08 01:34:30 浏览:619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月休假规定 发布:2025-10-08 01:23:50 浏览:343
被告干预司法 发布:2025-10-08 01:21:33 浏览:384
广州法院诉讼 发布:2025-10-08 01:21:32 浏览:620
2016山东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10-08 01:09:02 浏览:455
银行道德风险防范 发布:2025-10-08 00:56:23 浏览:224
合同确认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8 00:55:09 浏览:363
2017年劳动法加班费 发布:2025-10-08 00:54:54 浏览: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