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怎样规定无偿乘车人的责任

法律怎样规定无偿乘车人的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19 03:12:16

① 无偿或有偿借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车主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只有在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时,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例如车主明知出借的机动车存在故障或某些隐患,事先没有向使用人说明情况,故意隐瞒机动车瑕疵真实情况而造成损害的。

2012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指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以下4种情况下,应单承担赔偿责任:
1、明知车辆存在缺陷(如车辆超过报废年限),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
2、明知借车人无驾驶证;
3、明知借车者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还将车出借;
4、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② 无偿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要不要进行赔偿

无偿行为产生抄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无偿行为人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无偿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当事人履行义务,对方当事人不给与对价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双方不形成对应报偿关系。赠与、使用借贷等都是无偿行为。
在财产性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当事人是否因给付而取得对待,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只有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才存在有偿与无偿的问题,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不存在有偿或无偿的问题。
针对无偿行为的法律后果,可以参考无偿保管和服务的法律,作为比较典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74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③ 无偿搭乘是否要承担责任

运行人无偿搭乘同乘人,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否适用“好意同乘”规则处理?

第一种意见是不认可好意同乘,直接按照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来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其理由是“好意同乘”法无明文规定;

第二种意见是对于好意同乘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驳回同乘人的诉讼请求,其理由是依据风险自担原则,因为同乘人无偿搭乘他人车辆是明知有风险而搭乘,若出现损害应由其自己负担,不得要求运行人赔偿;

第三种意见是对于好意同乘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同乘人受到损害,由运行人承担适当补偿责任,其理由是好意同乘参照无偿合同处理,由于运行人没有收取同乘人的利益,仅负有较低的义务,故承担适当的补偿责任。

【管析】

笔者赞成第三种观点。理由如下:

所谓好意同乘是指经运行人同意而无偿搭乘运行人车辆的行为,其有两个显著特征:1、同乘人必须经运行人同意,否则不构成好意同乘;2、同乘人必须是无偿的,如果同乘人是有偿的则构成客运合同关系。

对于好意同乘,我国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均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司法实践中多数承认这一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原则,各地法院都有不少适用好意同乘规则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案例。由于法无明文规定,对于好意同乘各人观点不一,导致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

上述三种意见中,第一种意见没有注意到好意同乘案件的特殊性,因为运行人搭乘同乘人未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一种无偿行为,运行人出于好意与人方便,是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是一种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行为,社会应该保护运行人助人为乐的积极性。因此要求运行人按客运合同一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是不公平的;

第二种意见完全免除运行人的责任亦不妥当,好意同乘绝不意味着乘车人甘愿承担乘车风险,运行人也不能因为无偿而置好意同乘者的生命财产于不顾。

第三种意见较为公平合理,兼顾了运行人与同乘人双方的利益,这种意见也得到了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同。2004年4月28日在江苏常熟市召开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疑难问题暨习法解释适用研讨会”,会议认为完全的好意同乘,即无偿的同乘人遭受交通事故的损害,基本规则是车主应当适当补偿,而不是赔偿。出于意外而致害同乘人,也应当承担适当补偿责任,但是这个补偿责任可以适当降低。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王利明版《侵权行为法编》第197条规定“无偿搭乘他人的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交通工具提供者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著名侵权行为法专家杨立新教授认为,在交通事故中,好意同乘者作为一般受害人应得到适当的赔偿,性质应当是补偿,由法院斟酌具体情形,确定适当的补偿数额,一般不少于一般受害人赔偿数额的二分之一,对于提供一定燃料、过路费等费用,但低于客运合同费用的可参照客运合同赔偿标准,以适当低于该标准、高于单纯的好意同乘的标准确定。另外对于好意同乘人的损失运行人仅限于赔偿直接物质损失,不包括间接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上述意见笔者建议应成为处理“好意同乘”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规则。

④ 试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十三条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属于刑法还是劳动法

对于免费为他人提供劳务的帮工人与被帮工人属于劳务关系,《刑法》和《回劳动法》均无法答适用。另外,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三条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⑤ 根据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等法律规定,能否推定失信被执行人不能将所拥有的债权无偿转让给他人

你好,并没有必要从执行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寻找法律规定,我国《合同法》中已经版规定了债权人撤销权,只要债务人权(被执行人)所实施的行为危害了债权人(申请执行人)的利益,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你所提到的情形同样可以提起债权人撤销权之诉。

⑥ 无偿帮忙出事,被帮忙人要负法律责任

如果在法院的话,要看被帮忙人的情况,如果对方条件很好,象征性的还是会有一点

⑦ 请问一个提供无偿互助的平台,如果产生了纠纷,互助平台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第一种情况下:在无偿的情况下,乙方和提供服务的平台无需承担责任,但内是如果乙方和服务平台有明显过容错的,那要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种情况:如果乙方和平台之间是有雇佣关系或者劳动关系,那么当乙方对甲方侵权时,有平台承担责任后,再去找乙方追偿;当甲方侵犯了乙方的权益时,平台应该协助乙方向甲方索偿。

⑧ 机械无偿借给他人使用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没出事不承担责任,如果出事不是因为机械本上的质量问题而是由操作人个人过错不负责,实践生活中问题多种多样,借东西这事谨慎些好。

⑨ 关于合同法中免费搭乘,免责条款和无偿合同的问题

无偿搭乘发生事故,人们却认为搭乘双方完全是自愿的,且车主完全是出于好心帮忙性质的免费为搭乘人服务,发生交通事故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因此自己不应承担责任。但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却没有法律依据。 首先自愿搭乘不代表自愿承担遭受事故的风险,此外人的生命、财产受法律保护是法律的最基本的原则。
《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 虽然私家车搭乘,从严格意义上讲私家车属于非营运车辆,但两者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法》第七十六条也规定了事故赔偿责任。因此,车主不能以无偿义务为由,而不承担责。
当然公平原则,如果要求车主按照客运合同一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也是有悖于公平原则。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一条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法律对该类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了适用过错原则,如果乘车人有过错的,可减轻机动车所有人的责任,这样才有利于平衡搭乘人和车主的利益冲突。现实的 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判例也认可了应适当减轻车主的责任的原则。
协议能否免除责任?
有的当事人为了避免以后发生纠纷,便在事前和搭乘人签订协议,约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搭乘人伤害的车主不承担赔偿责任或免责声明,旨在规避法律责任。许多搭乘人也感觉无所谓,因此各式各样的协议书也大量存在。那么这些协议是不是能免除车主的责任呢?答案是否定的。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这就是说,对于人身伤害,无论驾驶员是否有过错,即使双方约定驾驶员无需承担责任,受害人仍可依法获得赔偿;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关于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从法律上讲也是无效的。但对于财产损失,如果驾驶员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则双方约定免责的有效,如果驾驶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则该免责条款无效。

(转过来你看看,另楼上的好意施惠行为并非旨在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免除甲的赔偿责任,因为机动车系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采用的无过错责任。免责事由是第三人故意或不可抗力,所以本案中不存在免责事由,甲应该赔偿。)

我是快乐搬运工,供你参考!

热点内容
托管房屋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7 14:07:39 浏览:355
劳动合同法58 发布:2025-10-07 14:01:59 浏览:509
巩留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7 14:01:52 浏览:110
道德良心简短小品剧本 发布:2025-10-07 14:01:47 浏览:296
公司法律事务现状 发布:2025-10-07 13:58:59 浏览:176
财经法规第二章章节练习题 发布:2025-10-07 13:56:14 浏览:762
人大法律硕士与中政难度比较 发布:2025-10-07 13:36:47 浏览:38
按劳动法搬厂要赔钱吗 发布:2025-10-07 13:08:14 浏览:493
法律服务所人员管理制度 发布:2025-10-07 12:57:13 浏览:217
抱卷人法院 发布:2025-10-07 12:51:09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