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基法律知识案例

公基法律知识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1-19 11:03:33

⑴ 2020年山东三支一扶公基备考法律知识:行政强制措施

一、行政强制措施概念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
法律的设定权限。行政强制措施一般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的设定权限。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两项行政强制措施。
三、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四、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对于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⑵ 公基法律知识考试中《刑事诉讼法》的考点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条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回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答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⑶ 你在备考公基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整体复习以理解记忆为抄主,既需要综合对比记忆知识点,也需要结合考试题型、出题方式。
法律中,法理、宪法要综合前后所学内容理解记忆。刑法、行政法、民法内容要注意结合案例理解记忆。其他法多注意有时政背景的法律知识。
管理公文部分,要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结合知识点的出题方式记忆。
政治中,中特、时政与党建综合记忆,综合对比、分析三者内容,前后联想记忆。尤其要注意中特中党的建设、时政中与党相关内容、讲话及党章条文变化的综合记忆与理解。
经济考察内容以常规内容为主,题目相对简单,以识记为主,但供求原理、宏观调控等类知识也多以小材料的形式考察,需要多加注意。

⑷ 公基法律知识考试中继承法有哪些考试要点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谁的效力高?法定继承中的顺序问题。

⑸ 2020山东三支一扶公基备考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之辩护人资格

一、辩护人复资格
犯罪制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1~2人作为辩护人。
考点:只能委托一人,或者说可以委托很多人,这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一)可以担任辩护人的人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⑹ 2020尤溪事业单位公基法律知识,遗产认定

在各大考试中,继承考点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考察相对简单,但也不可避免偶尔出题相对较难一些,所以借此机会作者以案说法,对继承里边“遗产”认定做一个简要总结,以便学员再碰到时不会懵。
案例一:老王(男,60岁,老伴健在),一次夜间务工回来,由于视线不好,被一小汽车撞到,不幸身亡,获得死亡赔偿金20万,留下房屋四间,种耕地10亩,存款12万。请问可以继承的遗产有哪些?
案例一解析:
第一,遗产只能是死者的个人合法财产,当被继承人为财产共有人之一时,继承开始后应将其份额从共有财产中分割出来作为遗产加以继承,既不能将全部共有财产作为遗产来继承,也不能将共有财产中的遗产部分忽视。继承法中明确规定: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财产,除有约定外,应当先将夫妻共同财产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所以本案例中房屋四间、十亩耕地的收益,存款12万,首先要分割出一半归老王老伴,剩余的属于老王的遗产,可以依法继承;
第二,死亡赔偿金不能继承;死亡赔偿金不能算作老王的个人遗产,该款系对死者家属的抚慰和经济补偿,由受抚慰者本人享有,所以不能作为老王个人遗产继承。
第三,耕地承包权不能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严格限定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享有,这种财产权具有严格的人身属性,它不具有可继承性,家庭成员对于土地承包权在性质上是财产的共有关系,因此,家庭中部分成员死亡,只要作为承包方的户还在,就不发生继承的问题,而由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继续承包,这不是继承。若作为承包经营的家庭消亡的情况下,因为耕地不属于该户的私有财产,其承包经营权不允许继承,该承包经营合同因“户”这一主体消亡而终止,应当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或另行发包。但耕地的收益可以继承。
案例二:老王(男,60岁),突发心梗死亡,留下老宅房屋四间,承包同村村民耕地10亩,承包期还有3年到期,存款2万,债务15万。请问哪些财产可以继承?
案例二解析:
第一,该案的遗产包括房屋四间、存款2万中属于老王个人财产的部分,可以继承。
第二,除以上财产之外,遗产不仅包括继承权利,还包括继承义务,所以在继承的范围内,继承人还需要承担老王债务。
第三,农村耕地实行三权分置,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老王承包村民耕地,继承人不能当做遗产继承,因为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所有财产,而承包的耕地属于集体财产,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耕地承包合同未到期,那合同权利义务是否可以继续承受呢?实践中,可以突破合同的相对性,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受合同权利义务,按照合同来进行,不能算继承。
案例三:老王(男,60岁),在54岁时在石子厂工作时,由于机器操控失误,导致身体卷入打石子机器,导致两条腿截肢,且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政府给老王办理了低保供其基本生活,时隔六年,刚过60生日,便由于肺癌去世。
案例三解析:
低保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其住房或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村)民。由此可见,低保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所以享受低保的资格不能继承,但低保费属于老王的遗产可以继承。
综上,可以看出死亡赔偿金、国有及集体所有的资源权属、低保等不能继承,考试可能会涉及的常见种类,希望对学员可以有帮助。
法条链接:
《继承法》第三条 遗产范围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⑺ 2020山东三支一扶公基备考法律知识:谈行政法之行政处罚

(一)概念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构成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
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有:(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1.警告
警告是一种轻微的行政处罚。警告也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是有书面的警告处罚决定书,
2.罚款
罚款即是罚钱,做题时中经常以罚金来混淆,罚金是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没收违法所得指的是因被处罚人从事违法行为而获得的财产性利益,没收非法财物指的是被处罚人直接作用于违法行为,且属于本人所有的财物。没收财产和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非常相似但是不属于行政处罚,也是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
4.责令停产停业
行政机关要求从事违反生产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停止生产经营的一种处罚。
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营业执照
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营业执照指的是暂时或者永久性的禁止老百姓从事一些行为
6.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指的是对其人身自由进行一定时间的限制。行政拘留不等于拘役,拘役属于刑罚中的主刑。
7.其他
行政处罚的种类除了上种法定分类,还有行政处罚学理分类,主要有:自由罚:如行政拘留;行为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声誉罚(也称申诫罚,不会对行为人产生实质影响,只是对行为人的名声,声誉造成损害),如警告;其他处罚,如限期出境、驱逐出境(针对外国人的处罚)。

⑻ 2020尤溪事业单位公基法律知识“绑架罪知识点剖析”

一、·知识介绍
(一)法条展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绑架罪知识点
1. 主体:已满 16 周岁(14——16岁不构成绑架罪,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定故意杀人罪。)
2. 绑架罪的类型:(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 (2)出于政治性和其它目的绑架他人作为人质;(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
3. 以控制人质为既遂的标准,而不以勒索财物的目的或其他不法目的的实现作为标准。
4. 包容犯 (1)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 【注意】不是绑架致人死亡! 绑架罪刑 9 修改后没有结果加重犯。(2)绑架罪的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要求杀死被害人,如果没有杀死被绑架人的,只能 认定为绑架罪加重情节的未遂。包括: ①为勒索财物绑架人质,杀害人质后勒索财物的。 ②因勒索条件未得满足而杀人质的。 ③勒索到财物为灭口而杀人质的。 (3)绑架中过失致人死亡,成立绑架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是绑架行为过失导致的,想象竞合择一重,定绑架。如果是绑架过程中其他额外行为导致的,数罪并罚。 (4)绑架罪包容非法拘禁,不定非法拘禁。 (5)包容敲诈勒索,不再定敲诈勒索。 (6)包容抢劫,司法解释规定:行为人在绑架过程中又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构成犯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二、·试题展现
熊大持刀将熊二逼入山上,让熊二通知其母亲送钱赎人。熊二担心其母亲心脏病复发,遂谎称开车撞人,需要付5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关于熊大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型是正确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诈骗罪
答案:B
解析:本题中熊大的犯罪主观目的就是利用熊二母亲对熊二的安危忧虑来勒索财物,而非法拘禁和抢劫并没有体现此行为,故AC说法错误;且熊大实际控制了熊二的人身自由,故构成绑架罪,熊二的母亲不知儿子被绑架与熊大无直接关系,故不影响绑架罪的既遂;诈骗没有体现对人身自由的拘禁,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选项。
三、·做题技巧
通过这道题我们不难看出来绑架罪主要考点集中于其主观目的,通常喜欢和敲诈勒索罪、抢劫罪联系起来考查它们之间的区别。还要注意绑架罪的关键点: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利用第三人担忧的意思;实力控制被害人就既遂;按照刑法的规定,绑架中故意伤害致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不再单独定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定绑架罪适用加重法定刑。

⑼ 2020尤溪事业单位公基法律知识中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小考点。考试中,大多数是以概念的形式考察。所以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记忆即可。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特定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具有如下特征:
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
2.专有性,即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3.地域性,即知识产权只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
4.期限性,即依法产生的知识产权一般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是不断扩张的开放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使知识产权传统权利类型的内涵不断丰富,而且使知识产权的外延不断拓展。根据TRIPS协定、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国际公约和我国民法总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内立法,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著作权和邻接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邻接权在著作权法中被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专利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实施权。
3.商标权,即商标注册人或权利继受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
4.商业秘密权,即民事主体对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5.植物新品种权,即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经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的专有权。
7.商号权,即商事主体对商号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法享有的独占使用权。
对于科技成果奖励权、地理标志权、域名权、反不正当竞争权、数据库特别权利、商品化权等能否成为独立的知识产权,在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
【试题展示】
盗版他人出版物行为侵犯的作者的( )。
A.知识产权
B.人身权
C.姓名权
D.肖像权
答案:A。解析:盗版出版物是侵犯作者的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

⑽ 2020山东三支一扶公基备考法律知识:谈谈继承

一、继承权的概述
(一)遗产
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二)遗产的范围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主要包括自然人的其他合法财产。其他合法财产主要是指各种票据、证券以及履行标的物为财产的债权等。
(三)继承权接受的行使
《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四)继承权的丧失
1.继承权丧失的概念
继承权的丧失,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权利。
2.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继承人不但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而且应剥夺其继承权。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只有继承人杀害的动机是争夺遗产,杀害的对象是其他继承人时,才能确定其丧失继承权。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继承人以后确有悔改表现而且被遗弃人、被虐待人又在生前表示宽恕的,可以不剥夺其继承权。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情节严重”是指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行为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71条 发布:2025-10-07 12:22:14 浏览:275
东城区法院地铁站 发布:2025-10-07 12:04:14 浏览:226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收费标准 发布:2025-10-07 12:04:04 浏览: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网 发布:2025-10-07 11:57:07 浏览:233
经济法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发布:2025-10-07 11:51:55 浏览:807
杭州司法拍卖限购 发布:2025-10-07 11:47:08 浏览:874
司法部监狱局领导分工 发布:2025-10-07 11:36:50 浏览:98
行政单位会计被诈骗了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7 11:35:24 浏览:149
郑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07 11:30:20 浏览:818
行政诉讼法要点 发布:2025-10-07 11:23:56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