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上关于未成年的法律责任

国际上关于未成年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20 00:48:38

❶ 中国签订的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国际公约!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三大特点

去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自1992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
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凸显了政府执法主体的地位,全面充实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大保护的内容,强化了法律责任,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大大增强。我认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很多,特点很多。有三大特点值得关注:

特点一: 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既符合国际公约又体现中国国情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四项基本权利,这是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应享有的各种权利的高度概括,较好地体现了与国际公约接轨的立法思想。同时,又强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体现了中国的实际国情。生存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发展权是指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包括未成年人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有权享有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生活条件;受保护权是指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参与权是指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并就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意见的权利。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这是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的体现。

特点二: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既强化“四大保护”又体现了政府保护为主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实现,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法律责任各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特别是在总则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这是刚性条款,是十分重要的保障措施,既强化“四大保护”又体现了政府保护为主,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在“四大保护”各章中均有体现。比如,在家庭保护一章中,增加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的内容;在学校保护一章中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在社会保护一章中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在司法保护一章中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特点三:着力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既注重普遍问题又注重特殊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通过修改一次法律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抓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重要特点。

比如,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了既发挥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积极作用,又尽可能避免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堵”和“疏”两个方面作出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还作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具体规定: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二)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
(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四)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即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五)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六)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还有:一些家长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对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救助问题;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等等,修订后的法律都有新的规定。不一一赘述。

以上这三大特点,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坚持和完善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重视和逐步解决突出问题,对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❷ 根据国际劳工标准,我国建立了哪些对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

昆弟句语句老公标准我国建立了哪些对未能成特殊保护制度?一般来说。我国建立的制度是未满成年人是不可以工作的

❸ 国际版的吃鸡有没有时间限制未成年

国际版的吃鸡有没有时间限制未成年应该是有限的

❹ 联合国《国际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享有的四大权利是

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第三条其实源于《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认为:儿童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概括为四种,即: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1、儿童的生存权

生存权(Survival Rights)包括生命安全权和生活保障权。

大多数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生存状态,包括采用母乳喂养,照料患病儿童,争取最好的医疗条件,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提高儿童的营养标准,指导儿童的社会行为以防止意外伤害。但是,也有个别父母严重侵犯儿童的生存权。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凡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构成犯罪的、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溺婴及弃婴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儿童的受保护权

受保护权(Protection Rights)在《儿童权利公约》里包括三部分内容:反对一切形式的儿童歧视;每一个儿童将得到平等对待;保护儿童一切人身权利及关于处于危机、紧急情况下的儿童保护;脱离家庭的儿童保护。

在我们国家,“保护儿童”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对保护儿童什么以及怎样保护儿童,我们还缺少明确的认识,结果常常无意识地造成对儿童权利的忽略和侵犯。

例如:在城市的学校里,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容易受到歧视;对儿童的容貌、形体歧视;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儿童的歧视。

又如,不尊重儿童隐私。对一些家长、教师来说,儿童没有隐私可言,看孩子的日记是经常的事。当然,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会说,我的孩子还小,还不会记日记呢!但孩子终究会长大,到那时,想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最好不要用看日记这一招。私拆孩子的信件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其他的,如对儿童照料不周,对儿童进行有辱人格的惩罚,让孩子承担过重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利用、剥削儿童这些都是没有尊重儿童的权利。

3、儿童的发展权

发展权(Development Rights)是指儿童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在《儿童权利公约》里,发展权利主要指信息权、受教育权、娱乐权、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权、思想和宗教自由、个性发展权等。其主旨是要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精神、道德、个性和社会性等诸方面均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发展权里,我们要特别提到信息权、受教育权和娱乐权。儿童有权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以获得有益其身心健康的信息和资料。现在最突出的就是网吧问题,很多网吧不按规定,接受未成年人进入,并提供色情、暴力等内容,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对家长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他提供有益信息。保护同年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家长的任务是了解这些需要,为孩子提供有益身心发展的信息,而不应该对孩子封锁信息,或者只要求孩子接触家长自己喜欢的信息,忽略孩子的自身需要和选择

❺ 为什么规定18岁为成年人。这是国际法规定的吗

不是,各国的规定不同。
各国主要考虑历史习惯、文化、地理及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一般而言,寒冷地区国家的成年年龄规定较高。而热带国家规定年龄较低

❻ 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有哪些

  • 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宪法》及《刑法》、《民法》中亦有对未成年人的规定及保护。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7、《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国际上相关的有:
    《〈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
    《〈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
    《世界人权宣言》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联合国宪章》
    《儿童权利宣言》
    《关于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国内和国际寄养和收养办法的社会和法律原则宣言》(联合国大会1986年12月3日第41/85号决议通过)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
    《在非常状态和武装冲突中保护妇女和儿童宣言》

拓展资料: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矛盾动荡性。

生理上,性成熟是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因而,形成自我,发展独立性,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有:离异家庭儿童品德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亲子沟通障碍、自我中心、心理脆弱、情绪障碍、自杀等。

❼ 未成年人可以擅自开通国际漫游吗

不可以,未成年人不可以擅自开通这项业务

❽ 我国关于童工问题的法律规定与国际劳工标准有何差异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就业者的最低年龄为16周岁,国际劳工标准为就业者的最低年龄为15周岁。

1.我国关于童工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童工的公约:

1973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最低就业年龄公约》(第138号公约),规定就业者的最低年龄为15岁(特殊情况除外)。

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1999年最有害的童工形式公约》(第182号公约),要求成员国必须消除最有害的童工形式,并将让儿童从事危险工作、参加武装冲突、从事卖淫等色情行业、毒品和枪支走私等视为犯罪行为。

2002年6月,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决定将每年的6月12日定为“世界无童工日”,呼吁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童工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国际劳工组织还将2016年定为消除最有害的童工形式的期限。


(8)国际上关于未成年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全球童工状况:

2016年全球有近十分之一的儿童被迫做工,其中有1.52亿人年龄在5岁至17岁间的儿童,女孩儿6400万,男孩儿8800万。这些数据表明很大程度上涉及妇女和未成年人,他们占总数字的71%。

生活在非洲的被迫劳作的儿童人数最多7210万,其次是亚太地区6200万,还有北美和南美1070万,欧洲和中亚地区的童工人数为550万,阿拉伯国家为120万。他们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没有上过学。

2015年就有1540万人成为被迫结婚的受害者,其中84%是妇女和女孩,她们当中有650万人是

2012年至2016年间结婚的,其他人则是在这个日期之前已结婚。

❾ 未成年人能否坐国际航班

可以的。
12岁以下的儿童,乘机时拿户口本就行,超过岁,就要凭学生证才能登机。但是不能按照“无人陪伴儿童”乘飞机,而且应该按照成年人一样买全票(包括特价机票),家长可以委托同机的旅客代为照顾,也可以委托机组在飞行中重点照顾,但是不承担到达后交付的责任。

无人陪伴儿童”是近年来民航延伸服务内容,为使儿童能独自乘机旅行而推出的一项特色服务。所谓“无人陪伴儿童”系指年龄在5周岁到12周岁的无成人陪伴,单独乘机的儿无人陪伴儿童,是指按照民航旅客运输规则的界定,年龄在5周岁到12周岁之间、无成人陪伴而独自乘飞机的儿童。其收费方式是:按适用成人票价的50%购买儿童票,提供座位。

对于无人陪伴儿童,航空公司不收取机票以外的服务费。家长在办理无人陪伴儿童乘飞机手续时,应向航空公司填写申请,留下准确的联系电话、详细地址以及目的地接机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自家长将孩子交给机场地面值机人员开始,这名儿童将被接送上飞机。在飞机上,乘务员将为其填写一张《无成人陪护儿童信息卡》,对其饮食等各方面进行精心照顾,并将他(她)在乘机时的饮食、健康等情况填写在卡上。飞机抵达目的地后,乘务员会将孩子连同卡片交给目的地地面值机人员,由其安全顺利地交给前来接孩子的亲属。

❿ 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对于未成年人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对未成年人的立法宗旨是:充分的得到社会各阶层的爱护和法律的保护。

热点内容
巴黎法院系统 发布:2025-10-07 08:17:51 浏览:317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二 发布:2025-10-07 08:14:27 浏览:798
负法律责任事件 发布:2025-10-07 08:10:34 浏览:726
我国古代入赘婚姻法 发布:2025-10-07 08:00:20 浏览:695
劳动法98条 发布:2025-10-07 07:57:18 浏览:928
民法典新举措 发布:2025-10-07 07:52:05 浏览:76
行政法第224 发布:2025-10-07 07:44:57 浏览:265
平利法院网 发布:2025-10-07 07:44:15 浏览:360
中华人民劳动法实施于哪一天 发布:2025-10-07 07:38:41 浏览:923
国外会计法律责任制度 发布:2025-10-07 07:24:03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