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仲裁调解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调解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20 05:15:10

① 劳动仲裁是如何进行调解的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机构在开庭仲裁前,应该先行进行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四十二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1)劳动仲裁调解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调节流程:

1、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4日前,将列有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后,无正当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许可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作缺席裁决。

2、先行调解。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受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3、开庭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听取申诉人及被诉人的答辩;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案件,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对仲裁庭作结论或需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可以宣布延期裁决。

4、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自裁决作出之日起7日内发送裁决书;定期另行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

5、仲裁期限。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② 什么是仲裁调解,劳动仲裁调解书有何法律效力

劳动仲来裁调解是劳动争议各方自当事人,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自愿就劳动争议事项进行的协商,其目的在于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劳动争议。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书的,对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42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51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③ 劳动仲裁调解协议有怎样的效力

仲裁调解协议抄达成后,袭对当事人双方均有约束力,但是不具备法律强制力,因此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若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④ 劳动仲裁立案前调解跟立案后调解有有什么区别

我接触过劳动来仲裁,以自我自己接触的经验说的可能不是很详细,但是据我了解,如果你在劳动仲裁当中接受调后单位并没有按照调解内容去操作,回头你就不能够再次去接受劳动仲裁了,劳动仲裁只能一次。你接下来想得到自己的权益,只能通过法院去审判。
我们单位当时劳动仲裁好几位,我知道最长时间大概两年,最后上了法院审判,我自己的劳动仲裁时间是一年,虽然说法律有执行时间,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并不是像法律依据的那样按时解决,而是仲裁局先向单位去反馈,单位拖时间延长的话跟劳动仲裁所就无关了。所以你如果想快速解决的话,一定要时时刻刻盯紧仲裁局,让仲裁去跟你单位联系。同时也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
我在后期得知每个城市的劳动仲裁是有数量压制的,比如说去年劳动仲裁全市15个,那么今年不可能翻番,如果翻番的话就属于他们仲裁局当年业绩不好了,所以当时我去劳动仲裁的时候,他们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和稀泥。当然这个和稀泥不仅仅是对个人,对单位他们也是在和稀泥。我猜测这个和你说的立案前立案后是有关系的。
我知道的大概也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够仲裁成功。

⑤ 劳动仲裁的调解是在开庭前还是开庭后

按法律规定,并没有明文规定是开庭前还是开庭后。所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按实际情况对劳动纠纷进行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5)劳动仲裁调解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具体流程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⑥ 申请劳动仲裁前必须先协商和调解吗

不是。只要符合下抄述条件就袭可以受理仲裁。调解是属于仲裁受理后的一个环节。
1、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3、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4、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分管辖;
5、申诉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符合要求;
6、申诉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

热点内容
巴黎法院系统 发布:2025-10-07 08:17:51 浏览:317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二 发布:2025-10-07 08:14:27 浏览:798
负法律责任事件 发布:2025-10-07 08:10:34 浏览:726
我国古代入赘婚姻法 发布:2025-10-07 08:00:20 浏览:695
劳动法98条 发布:2025-10-07 07:57:18 浏览:928
民法典新举措 发布:2025-10-07 07:52:05 浏览:76
行政法第224 发布:2025-10-07 07:44:57 浏览:265
平利法院网 发布:2025-10-07 07:44:15 浏览:360
中华人民劳动法实施于哪一天 发布:2025-10-07 07:38:41 浏览:923
国外会计法律责任制度 发布:2025-10-07 07:24:03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