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判决由谁承担责任

法律判决由谁承担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21 03:42:22

『壹』 法院生效判决书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应承担什么责任

你可能对法律的规定不是很熟悉,简单介绍一下相关的规定。
一、行政决定书下达以后,如果你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二、法院判决书,如果是一审的,宣判以后,如果你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起诉。如果是二审的判决,那就是终审判决,立即生效。
三、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你仍然可以申请再审。
1、《民事诉讼法》第205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
2、提出再审,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否则,上一级法院是不会启动再审程序的。
《民事诉讼法》第200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贰』 代签法院判决书有没有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代签法律文书,要当事人委托书才能代签,否则无效。当事人不能履行签字行为和起草代签法律文书的除外,但也要具有国家法定代签身份的自然人和司法机构可以代签(当事人委托的律师

『叁』 当事人未要求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可否判决其承担

本案审理过程中,温江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处理部分意见一致,但对程序方面存在较大争议。部分观点认为,本案不应也不必受理。不应受理的理由是本案已经过审理并作出判决,再次受理有违“一事不再理”原则;不必受理的理由是如经审查确认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在执行程序中可直接追加债务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对前述两方面争议,具体论证如下。

一、执行程序不应直接追加债务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

对此问题,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掌握标准不一致,导致一部分地方法院认为可直接追加债务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部分地方法院认为不应追加,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如果经审查发现债务人所负债务系夫妻共同债务的,可以追加债务人配偶为被执行人。另一种意见认为,不能追加张某为被执行人。理由是丁某前一次起诉时未将张某列为被告要求其承担义务,法院生效判决载明何宾为履行义务主体。如直接追加张某为被执行人,则剥夺了张某的抗辩权;另外丁某的请求也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列举的可以追加被申请执行人的范围和条件,故涉案股权转让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通过诉讼程序确认。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从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追加被执行人情形有两类:一类是原被执行主体仍然存在,其应承担的责任因某种原因需要第三人与其同承担责任;另一类是原被执行主体已不存在,其应承担责任因某种原因应由他人承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3条以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可裁定追加被执行人的情形中未包括基于夫妻共同债务而追加债务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的情形。

第二,从法理上说,执行当事人的变更或追加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既判力的扩张。既判力是指法院作出的终局判决一旦生效,当事人和法院都应当受该判决内容的拘束,当事人不得在以后的诉讼中主张与该判决相反的内容,法院也不得在以后的诉讼中作出与该判决冲突的判断。[1]既判力的主体范围原则上只限于当事人之间,即既判力的相对性,如果将判决的既判力及于当事人以外的案外人,实际上剥夺了案外人的程序参与权,同时也背离了正当程序保障原理和司法消极原则、处分原则。通常只有在法律或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既判力才能扩张到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此,对于既判力的扩张,应严格以法律规定为原则,对不经审判程序而直接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主体的情形,必须限于法律规定或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范围,不能作任意扩大解释。

第三,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及之规定,虽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形成的债务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债务人与其配偶离婚后,相关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是否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等,都需要经过诉讼过程予以查明。在未经诉讼程序确认涉案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的前提下,裁定追加债权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可能因案件事实不清导致错误执行,也剥夺了其依法应享有的诉讼权利。

二、债权人单独起诉债务人原配偶不违背“一事不再理”原则

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事不再理”是司法实践中公认的一项民事诉讼原则。所谓的“一事不再理”,即禁止“一事再诉”,是指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对已提起诉讼的同一纠纷,法律不得再行审理,被告人亦不能请求对自己的同一纠纷要求再行审理。[2]

关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标准,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分岐。有的观点认为,“一事不再理”适用于同一当事人和同一诉讼请求,也就是说在法院已作出生效裁判后,同一当事人不能就同一诉讼请求再提起诉讼,这一般被称为“两同”的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从三个角度来考察所谓“一事”,适用“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应满足的条件是同一当事人、同一事实和理由、同一诉讼请求,即所谓“三同”观点。

无论是“两同”或者“三同”观点,都将同一当事人、同一诉讼请求列为认定“一事”的必要条件。因此,从本案原告丁某的起诉来看,首先,起诉的对象是前一案被告何宾的前妻张某,即并非同一当事人。其次,提出的诉讼请求与前一案不同,是要求张某对何宾在生效判决中应付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最后,原告丁某在两次诉讼中都是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部分相同,即主张债权的依据都是何宾应付的股权转让款。综上,即使按照“三同”标准,原告丁某起诉被告张某不符合同一事不再理的标准,人民法院依法应予受理。

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除债权人知道该约定外不得对抗债权人

本案中,被告张某辩称其与何宾在结婚时即约定婚后财产各自独立,互不相占,且2007年何宾作出书面申明,自己去北京创业的一切开支收益及离职责任都与张某无关,故何宾对原告丁某所负债务为个人债务,与张某无关。

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但被告张某未能举证证明原告丁某知道被告张某与何宾的婚内财产约定,也未举证证明何宾与丁某约定何宾对丁某的债务为个人债务。故何宾欠付原告丁某的股权转让款的事实发生在张某与何宾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属于何宾与张某的共同债务,被告张某应对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判决书确认何宾的支付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青岛律师网页链接

综上所述,本案示范意义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法院应按照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充分尊重当事人诉权,避免对执行权作任意扩张,对于申请追加债务人配偶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可告知债权人单独起诉债务人配偶,在取得生效民事判决书后依法申请执行。二是,对于债权人在起诉债务人后又单独起诉债务人配偶的案件,虽然是基于相同的事实,但因当事人、诉讼请求及法律依据均不相同,并不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并作出判决,以便随后的执行程序顺利进行。三是,夫妻之间关于婚后财产的约定仅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除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外,不得对抗债权人。

『肆』 使用了假的法院判决书要付什么法律责任

你好

同居关系不受抄法律保袭护,无需能过法院解决!伪造法院裁判文书,涉嫌以下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 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伍』 法院出具的判决书出了错,谁负责任

要看是什么错误了?
如果是字体、数据错误,告知承办法官,他会更正。
如果您认为案件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对判决不服,这个可以上诉。

『陆』 民事判决,判错法院应负什么责任

法院判决错误不负责任,法律为了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不受侵犯,特规定给与任何公民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再上诉的权利。所以一审判决虽然有误只要上诉不会造成恶果,法院也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柒』 人民法院判决犯罪嫌疑人承担犯罪后果,责任的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法院作出判决的法律依据。
至于具体怎么判,就会由控辩双方的诉讼结果而定。

『捌』 连带责任在判决中怎么表述

在民事判决书的主文中,往往表述为“被告某某与被告某某共同偿还原告某某**元,并承担连带责任”

在刑事判决书的主文中,往往表述为“被告人某某与被告人某某各承担原告人某某**元;被告人某某与某某对原告人某某的上述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所谓的连带责任,意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基本权益。承担连带责任判决书是法律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者部分承担。一般多存在于合伙经营、承包、代理等商业关系上,关系看似复杂,实则只要理清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连带责任的构成:

1、连带责任人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2、连带责任人与债权人之间须存在着债的关系且为不可分之债。

3、连带责任所指向的债必须不可分。

4、连带责任的客体必须是种类物。

5、承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或者当事人明确约定。

(8)法律判决由谁承担责任扩展阅读:

连带责任产生的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有:

1、《民法通则》规定,这是连带责任产生的基本依据。主要有:第35条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52条因联营而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第66条、第67条代理中因授权不明、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无权代理或利用代理关系进行违法活动而产生连带责任的承担。

2、《合同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为《担保法》关于保证责任的祥尽规定。

3、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1条、第148条,《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73条。

《关于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第10条,《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9条等,均有连带责任承担的规定。

4、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广告法实施细则》规定广告虚假而承担连带责任等。

『玖』 请问法院判决中互负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双方互相承担连带责任,比如甲欠丙的钱,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指丙可以找甲还钱,也可以直接找乙还钱。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依连带责任产生之原因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法定连带责任和约定连带责任。

约定连带责任是依照当事人之间事先的相互约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法定连带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依连带责任内容之不同,又可将连带责任划分为违约连带责任与侵权连带责任。违约连带责任即指当事人共同违反合同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侵权连带责任即指当事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发生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9)法律判决由谁承担责任扩展阅读:

承担连带责任的内部份额确定

1、根据各自的过错来确定

2、根据原因力进行比较

3、平均分担赔偿数额

4、连带责任是违反法律义务所承担的民事责任。这种法律义务首先是合同法上的义务,即给付义务,表现为作为。合同法上的义务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如约定的连带保证责任),也可以是对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定(如法定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连带责任)。

其次是侵权法上的义务,即不得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义务,表现为不作为(如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

『拾』 如果法官依法作出的判决导致一方当事人殴打另一方当事人,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打人者应当受到治安行政处罚。
法官依法作出判决,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不版能殴打另一方。权
一方当事人因此殴打另一方,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的,还要受到刑事追究。
综上所述,如果法官依法作出了判决,一方当事人不服的,应当提出上诉,不能因此殴打另一方。殴打者应承担行政处罚的责任,对方受伤轻的,打人者会被处于罚款或者拘留;受伤重的,应当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犯法事件几年后不受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7 01:41:12 浏览:175
劳动法请假遇到休息日 发布:2025-10-07 01:40:26 浏览:660
基层法律服务所收费标准广东 发布:2025-10-07 01:16:31 浏览:825
全国免费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10-07 00:57:08 浏览:887
走访道德模范 发布:2025-10-07 00:49:35 浏览:56
复印件也有法律效力对嘛 发布:2025-10-07 00:37:16 浏览:262
合同法36条四十条和41条 发布:2025-10-07 00:31:20 浏览:391
汽车法规概论习题册答案 发布:2025-10-07 00:07:29 浏览:396
合同法第几条规定合同法范围 发布:2025-10-07 00:07:28 浏览:641
离婚民法典 发布:2025-10-06 23:51:08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