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网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

网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

发布时间: 2021-01-21 15:28:59

① 卖方没有交付货物,业务员在没有违规的前提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卖方没有交付货物,业务员没有违规。
因为,
业务员从事职务行为。
所以不需要,
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
可以按照公司规定。
对业务员业绩,
考核时扣分。

② 法人必须要能够承担民事责任,其前提是什么

法人是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之一,前提是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资格,法人合法存在,正常经营。

③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选择)

A
解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法律制内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容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强制责任主体承担否定的法律后果,惩罚违法者,恢复被侵害的权利和法律秩序。另一方面,法律制裁又与法律责任有明显的区别。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而且在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时,可视其违法情节、危害程度、主观方面等具体情况,依法减免或从重、加重制裁,这表明,即便是有法律制裁的情况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也是有轻有重。

④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什么

你问的不太明确,不知道你说说的“法人”是什么?
从法律上来说,"法人”专是有独立虚属拟人格的团体,我们一般所说的“单位”在法律上被称为“法人”。而法人的负责人应该称为“法人代表”。换句话说,我们一般口头上说的“法人”是法律上所说的“法人代表”。
法人如果做“单位”解得话,承担责任的根本前提是“有资产”,因为一个“单位”只具有法律上虚拟的“人格”他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人”,而在民法中“有财产才有人格”。其次,法人自己是不能进行任何具体行为的,其所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都是由其成员“代理”的,所以,“法定代表人及法人员工以法人名义作出的职务行为,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法人”做“法人代表”解得话,比较复杂。1、法人代表从事的超出法人章程规定范围之外的行为,虽由法人对外承担责任,但法人可以追偿。2、刑法中除单位犯罪以外的犯罪行为。3、无权或超越授权行为,一般由单位承担然后追偿个人。4、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法人重大损失。

⑤ 法律责任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对吗,请分析!要分析下!急!!

指犯罪的构成,就是这个行为人的主观上有没有罪过。如果他有罪过,也就是回“有过错”,则符合主答观方面的条件,可能构成犯罪。具体的说,就是这个人在行为的当时,是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是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的意识和意志因素,统称为过错

⑥ 判断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是什么

这主要从五大方面来解释
(一)主体
法律责任需要一定的主体来承担。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中的主体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并不是实施了违法行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就自然人来说,只有到了法定年龄,具有理解、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才能成为责任承担的主体。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不能理解、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即使其行为造成了对社会的危害,也不能承担法律责任。对他们行为造成的损害,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样,依法成立的法人和社会组织,其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自成立时开始。
(二)行为
有行为才有责任,纯粹的思想不会导致法律责任。引起法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或者侵害了法定权利,或者不履行法定义务。因此,这里所说的违法行为是广义的,包括直接侵害行为和间接侵害行为。直接侵害行为是指直接侵害法定权利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直接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间接侵害行为是指虽未侵害受害人的法定权利或未直接对受害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但由于行为人未能对直接侵害法定权利者或不履行法定义务者尽到义务,从而导致或促使直接侵害发生的行为。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法律责任,这是两者关系的一般情形或多数情形;二是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而是以法律规定为条件。这是两者关系的特殊情形。
(三)心理状态
构成法律责任要件的心理状态,是指行为主体的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通称主观过错。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确自己行为的不良后果,却希望或放任其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不良后果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不会发生或自信可以避免。应当预见或能够预见而竟没有预见,称为疏忽;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称为懈怠。过错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在民事法律中一般较少区分故意与过失,过错的意义不像在刑事法律中那么重要,有时民事责任不以有过错为前提条件,比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刑事法律关系中有过错非常重要。
(四)损害事实
所谓损害事实,指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对受害方构成客观存在的确定的损害后果。有损害事实包括对人身的、财产的、精神的或者三者兼有的、政治影响的。损害必须具有确定性。它意味着损害事实是一个确定的事实,而不是臆想的、虚构的、尚未发生的现象。损害事实是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任何人只有因他人的行为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能请求法律上的补救,也只有在行为致他人损害时,才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五)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二者之间存有必然的联系,即某一损害事实是由行为人与某一行为直接引起的,二者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要确定法律责任,必须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还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直接因果关系中的联系称为直接原因,间接因果关系中的联系称为间接原因。作为损害直接原因的行为要承担责任,而作为间接原因的行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承担法律责任。

⑦ 法人必须要能够承担民事责任,其前提是

前提是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资格,法人合法存在,正常经营。法人是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之一,前提是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资格,法人合法存在,正常经营。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

(7)网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扩展阅读:

法人种类分为三种。第一,以行为能力为界分为完全行为能力法人与限制行为能力法人,传统的法人为完全行为能力法人,非法人团体和中国特有的“两户”为限制行为能力法人。

第二,从责任范围看,完全行为能力法人是有限责任,而限制行为能力法人是无限责任。

第三,完全行为能力法人分营利与非营利法人,作为限制行为能力的法人也有营利与非营利之分,非法人团体属于非营利,而“两户”属于营利。

第四,作为监督机制根据法人的性质不同可介入的机制不同,在这一点上,公益法人与公司法人形成严格与宽松的两极对照。

第五,在享受税制优惠方面,公益法人以绝对享受为原则,营利法人以基于政策部分享受为原则。

第六,作为准入机制,以准则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许可主义为特别原则。

第七,特殊法人不做规定或做授权规定,即特殊法人由特别法规定。

⑧ “承担法律责任与实施法律制裁,必须以违法行为为前提。”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法律制裁通常是承担法律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不一定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例如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义务,如果没有实施此义务,也可能承担法律的责任和制裁。
望采纳!

⑨ 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什么

按照医抄疗事故处理条件49条规定,不属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不属医疗事故不一定不存在医疗过错。据民法通则的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因过错(过失)所导致的误诊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审判中,衡量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是否具备准确诊断的条件。(2)是考察具体的诊断、治疗过程。(3)是医院的等级及所处的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和条件差参不齐。总言之,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关键就是审查医患双方就医院履行义务“当”与“不当”。如果医院履行义务“不当”,即有过错,就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

⑩ 承担卫生法律责任的前提是

一、卫生法律责任的特点
卫生法律责任是违反卫生法律规范的后果。因此构成卫生专违法,属是行为人承担卫生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但卫生法律责任分为几种不同性质的责任,行为人在承担卫生法规定的民事责任时,不一定都实施了违反卫生法的行为。
所谓卫生违法是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一切违反卫生法律规范的行为。卫生违法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违反了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它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是不作为,即消极的不实施卫生法要求的行为,二是作为,即积极地实施卫生法所禁止的行为。
2.卫生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侵害了卫生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热点内容
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毕业 发布:2025-10-06 23:15:27 浏览:541
法治的市场经济 发布:2025-10-06 23:15:20 浏览:791
曲阳县律师 发布:2025-10-06 23:07:11 浏览:46
通过法院遗产过户 发布:2025-10-06 23:04:03 浏览:531
司法营销 发布:2025-10-06 22:59:49 浏览:677
分家书起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06 22:57:42 浏览:798
2014计生政策法规 发布:2025-10-06 22:41:23 浏览:733
永吉法院官网 发布:2025-10-06 22:36:21 浏览:87
临时工在劳动法规定十年转正 发布:2025-10-06 22:34:50 浏览:560
劳动法请假扣钱吗 发布:2025-10-06 22:32:36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