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及法律知识
① 平安建设知识手册的手册简介
为来进一步加大平安建设宣传源力度,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办《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全国各地综治办、平安办抽调专人,组织编写《平安建设知识手册》。《手册》内容涵盖平安建设、维护稳定、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燃气使用、安全防火、安全用电、远离邪教、拒绝毒品、流动人口管理常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服务和群防群治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个方面。许多地区按照每户一本的原则,发到广大干部群众手中。该《手册》的发放对进一步宣传平安建设,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图】中国经济网新疆5月22日讯(记者姜帆、通讯员薛立秋):2009年5月17日,新疆兵团农十四师四十七团退休职工王亚菊正和家人在翻阅师平安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的《平安建设知识手册》。为普及平安创建知识,使平安创建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师平安创建办公室编印了五千册维、汉文这样的读本。这册包含平安建设、维护稳定、交通安全、远离邪教、法律服务、信访常识于一体的读物,使职工群众足不出户了解并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受到各族职工的欢迎。
② 平安建设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一· 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二· 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和敌对势力的内渗透破坏活动;
三·容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四· 加强社会管理;
五·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
六· 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工作。
③ 平安中国的法治建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把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要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深化平安建设,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要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以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坚持以推动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方向,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司法问题为重点,深化司法改革,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
2013年将推进劳教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等四项重点工作,全力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矛盾突发多发,亟需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目标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和民众的需要。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二者紧密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平安是诉求、是理想;法治是现实的任务,是行动。”
“法治”一直是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坚持的路径和方向。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机关,无疑肩负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实践者重任。
新中国成立之初劳教制度的设立对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但这项制度发展至今出现了不少问题。
湖南上访妈妈唐慧和重庆大学生村官任建宇事件让舆论再次聚焦劳教制度改革。
出现这些问题的最大争议是劳教实施过程中实施机关对劳教权的随意扩大。对缠访闹访上访人员、特别是对现行劳教决定不涉及的人进行劳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此次政法工作会议明确要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意味着这一制度的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
在改进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会议还提出了要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即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
其中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被认为是会议释放的新信号。
近几年,瓮安事件、“躲猫猫”、“钓鱼执法”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公权力对待民意所持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只有倾听民意并接受民意,才能实现民意得到尊重,公权力机关得到信任的“双赢”。
网络问政、微博问政、公开征求意见……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部门开始探索保持民意的畅通表达、接受公众监督的渠道和方法。
④ 平安建设有哪些内容
平安建设是:平安建设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由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群众性创建活动。
平安建设的主要目的: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平安建设的工作重点:平安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重点抓好六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三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四是加强社会管理。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六是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工作。
我省开展创建“平安陕西”活动的主要内容:创建“平安陕西”活动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全省人民参与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又好又快发展环境的一项群众性创建活动。安康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创建“平安安康”、平利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创建“平安平利”和各镇各部门相继开展的“平安镇”、“平安单位”、“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基层创建活动都属于创建“平安陕西”活动的内容。
平安建设的主要形式:目前主要以开展建设“平安中国”、“平安陕西”、“平安安康”、“平安平利”、“平安单位”、“平安镇”、“平安村”、“平安社区”、 “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家庭”等活动为主。
平安建设“两率两度”是:“两率两度”是指全县人民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建设知晓率、政法机关人民群众满意度、政法干警人民群众认知度。
⑤ 汉滨区2011年综治平安建设暨相关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1、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使专门机关同全社会结为一体,及时对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的防治活动,是一种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系统工程。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1)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2)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
(3)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 减少,治安混乱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
打击,即打击犯罪活动,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防范,即预防各种违法犯罪和治安案件的发生,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中心环节,也是治本之道。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知法、守法意识,从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管理,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构成一个有目标、有要求、有责任、有奖惩的整体系统。建设,是指加强基层组织和制度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保证。改造,是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和挽救,是根本上减少和消除犯罪的重要环节。
6、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是指谁主管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哪个单位的工作,谁就对那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总责,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哪里出了问题,就追究哪里主要领导的责任。
7、衡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标体系有哪些?
(1)发案率。(2)破案率。(3)重新犯罪率。(4)重大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5)初犯率及初犯现象的综合分析。(6)违法犯罪和社会灾害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统计指标。(7)治安管理和社会控制方面可用定量表示的指标。(8)安全感和安全度。
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有哪些?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属地管理原则;治安责任制原则;一票否决制原则;群防群治的原则。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针是什么?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10、乡镇党委、政府在综合治理中主要负哪些责任?
乡镇党委、政府一要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二要加强基层党政组织和治保组织建设,搞好群防群治和护场、护青工作;三要加强集镇和农贸市场的管理;四要认真及时地疏导由宅基地、承包土地、山林、水利等引起的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酿成案件;五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移风易俗,取缔封建迷信、赌博、卖淫等社会丑恶现象。
11、什么是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就是综合治理搞不好,单位就没有资格评选综合性荣誉称号,相关个人就没有资格晋职晋级。
12、一票否决权制否决的内容是什么?
一是否决县(市、区)、乡镇、街道以及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评选综合性荣誉称号的资格。二是否决县(市、区)、乡镇、街道及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治安责任人评先受奖、晋职晋级的资格。
13、什么是群防群治?
群防群治是群众性自防自治活动的简称。具体说来,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专门机关指导下,群众自己组织起来,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维护所在地区或单位治安的一种活动。
14、群防群治有哪些组织形式?
治保会、调委会、治安联防队、治安保卫执勤队、护厂队、护校队、护村队、护路队、守楼护院组织、治安执勤室、治安岗亭等等。各种各样群防群治组织都有固定的名称、负责人、组成人员及隶属关系。
15、群防群治组织的主要控制范围包括哪些区域?
居民住宅区、繁华地区、集贸市场。
16、群防群治组织的主要防范方式有哪些?
定点防范、流动防范、区域防范。
17、什么是治保会?其特点是什么?
治保会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专门机关依靠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途径。其特点是:群众性、自治性、治安性。
18、什么是人民调解委员会?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是人民群众有组织有领导的,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行解决纠纷的组织形式。
19、人民调解组织在综合治理中的任务是什么?
按照宪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居委会、村委会的一个下属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调解人民群众之间的纠纷,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防止纠纷的扩大、激化和转化。这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有力措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调解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符合政策与法律规定的原则;合情合理的原则;合乎道德的原则;民主、自愿的原则。
21、什么叫回访制度?
回访制度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复,而对纠纷调解已达成协议者所进行的检查访问制度。
22、、“四五普法”的“四五”指什么?
“四五”指第四个五年规划,即从2001年至2005年。
23、“四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是什么?
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司法、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四五”普法的重点对象。
⑥ 平安建设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一· 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二· 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和敌回对势力的渗透破坏答活动;
三·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四· 加强社会管理;
五·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
六· 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