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司法公证房子有法律效力吗

司法公证房子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1-01-22 03:12:32

1. 房子到公证处公证后有效吗

唯一合法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只有房屋产权证。产权证上的名字及份额在法律和法庭上是裁决的首要考虑条件。 例如像凉风有信和心情驿站说的协议并公证的做法,是一种考虑办法,因为协议一旦公证也受法律保护,但是现在公证处和平民百姓之间的公证书内容太简单,有很多法律漏洞,涉及到你和你男朋友是分手这种情况,一旦出错,就会像心情驿站说的后果会很严重。曾今就有一个女的和一个男的离婚时,老公给她十万,然后她放弃房屋产权(签署协议并公证盖手印等)的案例,几年后这个男的要卖这个房子,这个女的反悔了,公堂上她的律师解释十万是按照当时房屋总价的比例来计算,现在房屋的总价发生变化,并且产权证上有该女的名字及所占份额,最终这个女的赢了,他的前夫按新的市价减去十万元给了这个女的。 如果想避税,又想没有后顾之忧,那就加紧时间在男朋友离开前卖掉房子,按约定给他钱。一了百了。如果时间来不及,协议这些真的漏洞很多,特别是现在的律师越来越无敌。最有保障的还是要把产权过户到自己名下。你说5年内销售房屋收的税,最近好像起了变化,改成了3年还是税额减半,我有些记不清了,你应该向你们那里的相关的部门询问清楚。要保障好的话,最好做成自己的名字以后再给前男友那几万元钱。

2. 房屋公证之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房屋公证后有法律效力。房产交易如果经过公证,通过公证机构严格、详细的回询问、告知、审查程序和证据答提留措施,使交易人诚实、详尽地交流相关情况,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就能有效地避免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引起的合同效力问题。

3. 房产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房产公证的法律效力如下:
(一)房产公证是可以确保房产交易行为的真实性的
民事行为的真实性包括了两层的意思:一个是该行为确是行为人的所为;第2个是行为人所为确实是本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在房产交易中,交易人亲自来实施交易行为基本上是没有问题,即使是出现了些问题也是容易被发现和纠正的;问题比较多的是交易人的行为基于其对交易物的错误认识所为。我国《民法通则》还有《合同法》中规定到,当事人如果因重大的误解签订的合同和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认识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为非真实意思表示,是可以撤销民事行为。
据此,房产交易中购房人基于房产商不真实的宣传而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和受让人因对房屋瑕疵不知情而签订房屋转让合同,均不为真实意思表示。而此类情况在目前房产交易中大量存在,只是由于大多当事人对法律不熟悉,误以为自己已在合同上签名盖章,就无法改变既成的事实了,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交易行为的情况还不多。但随着社会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和律师业务的进一步拓展,这方面的诉讼必将大量增加。
而房产交易如果经过公证,通过公证机构严格、详细的询问、告知、审查程序和证据提留措施,使交易人诚实、详尽地交流相关情况,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就能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二)公证可确保房产交易行为的合法性
房产交易涉及的法律较多,其行为不仅为专门的房地产法律、法规规章所规范,同时也为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继承法、婚姻法和公司法等法律所调整。确保房产交易行为合法,难度较大的是保证交易行为不与任何法律规定相抵触。而绝大多数交易人不可能具有这样高的法律水平。把公证作为一些房产交易的必经程序,让具有全面掌握并正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能力的专业法律人对交易行为进行审查,可确保交易行为的合法性。
房屋公证的法律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具有的效力和约束力。它不仅直接决定着公证制度的功能和作用,甚至还决定着一个国家公证制度的基本模式。

4. 房子公证了没过户有法律效应吗

房子公证了没过户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公证只是对这个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我国规定不动产权是登记注册制,没有产权证,就没有所有权。房屋交易虽然办理了公证,但还应该以过户登记为准,如果不进行产权登记的,可能造成自己利益受侵害。房屋买卖只公证不过户的风险如下:一、卖房者可能因房屋增值大而要求取消交易。虽然签订了合同,也进行了公证,但法院就此类纠纷判决时,不一定会判房子属于购房者。二、房屋权利受到限制。比如,房屋产权所有人由于民事诉讼、刑事惩罚等,使房子被查封、抵押,卖方权利就不能全面行使。这样的房子可能被没收、拍卖,购房者只能向卖房者要求返还本息。三、房屋共有人不同意卖房。四、卖房者对房屋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五、联建房、小产权房拿不到产权证。购房者在购买这类房屋后,是无法取得合法房产证的,如不符合城市规划,政府可以对这类房屋进行无偿拆除,所有损失只能购房者自己承担。这里要提示,房产证已经变更为不动产权证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以及所有权可不登记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条【不动产登记机构和国家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5. 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处公证后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一、公证处公证后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到公证处对协议进行公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因协议产生纠纷时,公证协议就是最好的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二、公证书的效力有哪些
公证的法律效力是指公证在法律上的效能和法律作用。对公证的法律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公证暂行条例》均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法定证据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
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对公证的这一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作了明确规定。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当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公证即成为相应的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6. 房子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不公证也有法律效力,但公证后同样不能保证你取得该处房产的产权专。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我属国《物权法》的规定,取得房产等不动产物权的,自取得权利证书起生效,也就是说,你只有拿到该处房产的房产证了,该处房产在法律才是你的。法律依据:《合同法》、《物权法》

热点内容
合同法调整的合同种类 发布:2025-10-06 19:11:43 浏览:838
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二十一条 发布:2025-10-06 19:11:42 浏览:842
刨人祖坟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6 18:58:21 浏览:680
reh法规 发布:2025-10-06 18:55:58 浏览:797
北京赵鑫法官 发布:2025-10-06 18:37:24 浏览:94
物业代收代付水法律知识 发布:2025-10-06 18:21:16 浏览:434
道德经合道 发布:2025-10-06 18:11:15 浏览:893
婚姻家庭财产律师 发布:2025-10-06 18:01:18 浏览:122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第二版 发布:2025-10-06 18:00:31 浏览:422
二级建造师法规数字 发布:2025-10-06 17:41:06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