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恶意隐瞒企业注销的法律责任

恶意隐瞒企业注销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22 21:41:08

Ⅰ 认定工伤期间单位恶意注销营业执照该如何认定工伤

1、老板注销了营业执照,还照常营业属于非法行为,他是想规避责任不支付工伤待遇和有关赔偿给你,投诉到工商管理部门同会受到处罚的。2、劳动的行为不影响你的工伤认定,可以继续完成,认定书你不能交给老板,要给也只能给复印件,应当留作你仲裁或民事诉讼的重要证据。3、他注销了执照,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4、工伤认定后,如果老板不支付有关费用,你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索取:——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Ⅱ 恶意注销公司,如何追债

依法收集债务公司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的证据
(2)向债务公司注册地工商部门调取该公司注册登记资料及其全部内档资料,查清债务公司的股东及注册验资帐户及开户银行。要取得这些证据,通过代理律师就可以直接到工商部门调取。
(3)向债务公司注册验资时的开户银行调取注册资金被取走的相关凭据。
要实现这一目的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依法起诉该债务公司,在诉讼中将该债务公司的股东一并作为被告,同时在诉讼过程中通过代理律师(必须是执业律师,其他非执业律师代 理人不具备资格)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然后向该债务公司注册验资时开户银行调取注册资金的去向凭证,复印注册资金被取出的相关凭证,并让银行加盖公章予以确认。也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到该债务公司注册验资时开户银行调取注册资金被取走的相关凭据。
二是在诉讼过程中不提及调取该债务公司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的事宜,待案件胜诉后,在申请强制执行过程中通过代理律师申请法院开具调查令或者直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Ⅲ 合同纠纷起诉,法院告知恶意注销公司股东是被他人冒用的,怎样维权

恶意注销公司是被他人冒用的,法院原话真的是这样说的吗,法院的人这么没素质,这句话说的是哪儿和哪儿啊

Ⅳ 紧急求助!!!劳动争议,诉讼期间公司要恶意注销怎样办

企业申请注销,可以凭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到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查企业档案,在申请注销手续里,有一份遗留问题承担人,即可以该承担人为诉讼被告。

Ⅳ 债权人与公司正在诉讼期间,但公司要恶意注销,可以向法院申请禁令吗

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您可以咨询更专业的律师,具体的这个问题您可以登陆网络搜一下~一一零,那里有很多专业的法律工作者,他们会给您免费详细的解答,希望您能在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对您有所帮助!

Ⅵ 一个企业违法了恶意注销不接受处罚怎么办

可以直接打报警电话。让警察进行处理。可以直接去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直接打12315工商局。让工商局和公安局联合进行查封。

Ⅶ 公司恶意注销逃避劳动纷纷赔偿,怎么办

注册不能逃避赔偿责任的,不用怕
法院会执行的!

Ⅷ 如何向恶意注销企业追缴欠税

相信不少税务稽查人员遭遇过这种无奈:当发现某公司有虚开发票的嫌疑,立即登门实地检查时,那里早已是人去楼空,无从查起,眼看着偷逃的税款无法追回。近两年来,不法分子通过短期暴力虚开,然后恶意注销或走逃失踪等手段偷逃骗税的现象日益明显。在常规追缴欠税手段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税务机关该如何应对?

典型案例

税务机关

对已经注销的企业追缴税款困难重重

B市国税局最近遇到这样一个案子。有人向公安机关举报,称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伙同王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且通过另立账册、隐匿收入的方式偷逃税款。公安机关很快拘留了张某和王某,经查证确定举报情况基本属实。

张某和王某向公安机关供述,两人1年前共同出资注册了A有限责任公司,张某和王某的股权比例分别是60%和40%,公司以承租房为经营场所。公司成立后不久,两人即通过设立两套账的方式偷逃税款,并以面值9%的手续费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在5个月内偷逃税款100万元,虚开发票价税合计3000万元,同时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发票,抵扣了大部分税款。

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判定张某和王某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20万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5万元。B市国税局根据法院判决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复查A公司偷税案,发现该公司已经注销,公司的应纳税收入全部被转入张某和王某的个人账户中。税收征管法第55条规定,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本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据此,税务机关应对该公司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然而,由于A公司已注销,丧失了法人资格,且公司财产和收入均已转化为股东的个人利益,使得税务机关常用的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手段失去了用武之地。而纳税主体是原A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又随着A公司的注销不再承担法人义务,包括税收债务,直接强制执行张某、王某的个人财产或收入又缺乏行政法律上的依据,导致税务机关陷入追缴欠税困难的境地。

如何破解

可以尝试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

引入欠税追缴

这个案例表明,当纳税主体的身份发生变化特别是其法律人格消亡时,通过直接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常规的追缴欠税手段,往往难以奏效。因此,在纳税人人格消亡或者不能直接对其采取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拓展税务机关追缴欠税的法律救济途径,追究原纳税主体的行政责任,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为税务机关追缴欠税提供了有益工具。

2006年和2013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中,都明确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即第20条第3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以及第63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法第20条规定明确了举证责任的三个要件,即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按照该规定,如果股东一方面享有法人给予的投资有限责任的交易安全保证,另一方面却不足额出资或无视法人独立人格而滥用法人人格,那么,债权人就应当享有请求司法机关否认其法人人格,责令股东对法人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的权利。

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法定代表人的人格是被公司吸收的,一旦公司注销了法人资格,失去了承担债务的法律主体,法定代表人就不可能再去承担公司债务。实践中,不法公司通过利用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面纱,大肆逃避纳税义务,之后将公司收入全部转入股东个人账户,并短期内迅速注销公司的法人资格,使得包括税收债务在内的公司债务无法通过法人进行清偿。

面对这种情况,税务机关如何追征税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修法,赋予税务机关对恶意注销公司主要股东追征税款权利。

公司法确立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规定当股东滥用公司控制权,利用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时,由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就如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撤销权规定被直接援引到税收征管法中一样,笔者认为,可借鉴上述做法,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移植于税法中,在修订税收征管法时明确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税收债务,严重损害国家税收利益的,应当对欠缴的税款承担连带责任”。

这样,税务机关在遇到恶意注销企业时,就能够拿起法律武器,对企业的主要股东追缴税款。

实际上,实质课税原则已经为税务机关利用“刺破公司面纱”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要求对税法的解释不应拘泥于法律的外在形式,而要探究其实质的经济意义。

具体运用

税法援引该制度时

需要明确几个适用条件

如果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引入税法,还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适用条件。

主体要件

即税务机关运用该制度时,应明确要求由“谁”对公司的税收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公司法规定,只能由滥用公司控制权的股东承担。公司法人人格的责任承担者,必须是该公司握有实质控制能力的股东,并且是积极股东。

行为要件

即公司的实质控制股东必须有滥用控制权的行为。参考2003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第51条内容,以下行为都是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行为,包括公司的盈利与股东收益不加区分,致使双方财务账目不清;公司与股东的资金混同,并持续使用同一账户;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业务持续混同,具体交易行为、交易价格、交易方式受同一控股股东支配或者操纵等。

结果要件

即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行为侵害了税收债权,滥用行为与税收债权侵害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另外,税务机关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还应明确由谁来行使否认权。笔者认为,可由市或省级税务机关对滥用“有限责任”的情况提请工商机关行使否决权。

Ⅸ 公司恶意注销了怎么办

先报警备案。然后去工商局取证,看看具体发生了什么。可以法院起诉工商局

Ⅹ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公司,经营两年后,为逃责又恶意注销公司。如何才能查到冒

个人要想查出来比较难,这里涉及蛮多方面的,得花时间,首先得查到注册人,再一步步查跟他接触过人,这里肯定会有线索,慢慢查。

热点内容
涂远国法院 发布:2025-10-06 12:05:39 浏览:61
劳动法管理制度 发布:2025-10-06 12:01:58 浏览:179
民法典体现了新时代 发布:2025-10-06 12:01:57 浏览:244
张春雷法院 发布:2025-10-06 11:57:32 浏览:420
劳动法第多少条关于培训的 发布:2025-10-06 11:55:20 浏览:834
工商行政法属于 发布:2025-10-06 11:53:07 浏览:598
小学道德讲堂ppt 发布:2025-10-06 11:32:57 浏览:219
拍案说法中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10-06 11:30:10 浏览:796
司法考作弊 发布:2025-10-06 11:24:00 浏览:612
公共法律服务指南内容 发布:2025-10-06 11:10:24 浏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