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开玩笑造成伤害是否付法律责任

开玩笑造成伤害是否付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23 10:35:39

『壹』 和一个无缘无故的人开玩笑把对方惹急了会承受什么法律责任

和一个无缘无故的人开玩笑说不会有什么法律责任的但是如果用别人病倒了或者有什么损害的话就要必须要承担责任

『贰』 关于开玩笑造成的意外骨折应该怎样承担责任

就得看 你爸爸同学的 态度了

但我估计人家不会计较 因为为了这事儿内 坏了多年的感情容 但是

你爸爸 是不是得主动点 给人家买点 东西 去他家看看

上面那俩人 跟本就 没用 既然 这么就没有起诉 你家 自然

是不想 把 事情 放在心上 你家 就主动 去看看 意思意思

拿不拿是人家的事情 但是 你们家必须做到

真诚点 凡是 用心交心

去他家的时候 开心点(但是别太开心,否则让人家觉得你们是

幸灾乐祸 ) 所谓 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叁』 别人先动手开玩笑后来他受伤了本人要付什么责任

正常情复况,你没有伤制害对方的故意,想来伤情也不会太重,因此,按照《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第二十六条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尽量协商解决,如果对方也通情达理哪怕自己吃点亏,毕竟对方受了伤,否则,可让对方走法律程序。‍

『肆』 开玩笑导致他人意外摔伤,我负多少责任

开玩笑导致他人意外摔伤,应当负全部赔偿责任,因为导致他人受伤的过错在于开玩笑造成的。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伍』 开玩笑导致他人,意外受伤,人身伤害能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具体案情(细节)、法律关系和后果综合考虑,介绍不足。

『陆』 如果甲方和乙方先开始只是开玩笑,但应甲方的关系致使乙方受伤这算故意伤害罪

这种过错在我国古代叫做“戏伤”,意思是指在一起游戏导致伤害。现在刑法上称为过失回至答人伤害。如果是重伤要负一定刑事责任,如果是轻伤的话一般适用调解(以和为贵)。但是在“戏”的过程中也不能说你父亲一点过错也没有吧!所以,对方只有做到主动上门看望,主动道歉,负责部分医药费用等行为表示的话就算了。应为毕敬是朋友啊。要不是好朋友也不会开玩笑的,是吧!不要为了一时之气把朋友搞成敌人那就不好了。

『柒』 同事开玩笑致人三根肋骨骨折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你所谓的开玩笑,也把玩笑开的太大了,弄断别人三根肋骨,叫着开玩笑,这个我不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从法律上来讲,你是要承担人身损害赔偿的,这个是最少的责任

『捌』 开玩笑把对方弄伤了该付什么责任

关键看伤到什么程度,如果达到重伤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玖』 两人开玩笑导致一人受伤一年多了如何处理

两人开玩笑导致一人受伤,一方存在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两人开玩笑可见两人属于朋友或亲人关系,最好是双方协议解决,存在主要责任的一方也应当主动承担相应部分的医药费等费用,不至于因为此事影响两人甚至于两家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如果不能协议解决的,受害人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案发地)或者被告人住所地(户籍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但是主张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为一年,如果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本案已超过诉讼时效,若被告以超过诉讼时效抗辩,经审理成立的人民法院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关于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一十九条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关于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人身损害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热点内容
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公开听证 发布:2025-10-06 09:45:38 浏览:582
司法可信力 发布:2025-10-06 09:39:51 浏览:962
诉讼法106条 发布:2025-10-06 09:36:48 浏览:234
商法总论期末题目 发布:2025-10-06 09:35:16 浏览:725
临时工劳动法怎么维权 发布:2025-10-06 09:35:13 浏览:200
案件辨护律师法官沟通 发布:2025-10-06 09:35:12 浏览:21
老年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10-06 09:30:54 浏览:434
会议纪要的法律效力分析 发布:2025-10-06 09:20:02 浏览:646
微商卖书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6 09:19:56 浏览:693
个人签字的借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6 09:19:56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