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道歉信产生法律责任吗

道歉信产生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1-01-26 18:15:32

1. 私人之间的道歉信在道歉人不同意的情况下能不能公开求法律依据,

你的意思是、、别人与别人之间的道歉信吧、、这个不太好说、、尽量不要公开、、这也是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当然如果是你朋友、、你可以征得他人同意、、在公开就没事了

2. 受害人要求被告人写道歉书,会不会怎样会不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刑事案件?要求写道歉书不会怎样,但不能用强制手段,被告人不写也不能逼他写

3. 道歉信在法律上有效率吗

写了道歉信就代表承认自己有过失,既然承认了自己有过失当然就要负担相应的后续责任啦!

4. 别人给我公开道歉信,我刊报,触犯法律吗

既然是公开的,在登报公开这件事上就没问题

但是公开信也是有著作权的,你因此获得稿费等利益,应该归他

5. 道歉信有没有法律效力

一般的,登报道歉有效力

6. 道歉信能否成为法律证据

可以的。希望我们能帮到你

7. “赔礼道歉”可否作为一种民事责任方式

所谓民事责任,是指侵权或违约行为发生后,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是侵权行为人、违约方或者其他责任者依照民法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多种,依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其中在司法实践中使用较多的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几种。 从传统的侵权纠纷审判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被判定有过错一方的赔礼道歉方式一般是当面赔礼道歉或在媒体上发表赔礼道歉声明等。但是,赔礼道歉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民事责任的方式,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首先,赔礼道歉不具有强制执行性。作为法律责任的一种,理应具有法律责任的共性。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责任是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由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并归结于法律关系的有责主体的、带有直接强制性的义务,即由于违反第一性法定义务而招致的第二性义务。由此可见,法律责任是一种带有直接强制性可以履行的义务;相对于专门国家机关来说,法律责任的方式则应该为一种可以强制执行的方式。所以,民事责任方式也应该具有可执行性。但是,在现实案件中,如果责任人拒不履行赔礼道歉的责任,法院应如何强制执行?如果是需要口头赔礼道歉,如果责任人闭口不说,法院不可能强制责任人张嘴去说;如果是书面方式,法院也不可能强制责任人去写。所以,作为一种民事责任方式,赔礼道歉不具有强制执行性。 其次,虚伪的赔礼道歉不能填补受害一方的精神损失。受害一方在诉求责任人承担赔礼道歉的责任时,往往是因为责任人的违约或侵权行为而使受害人精神受到伤害,所以,当责任人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时,一般均希望对方的赔礼道歉之举是出于真实的意思表达,但是,如果对方只是敷衍地说声对不起或者违心地写封道歉信,这样并不能真正起到抚平受害人心灵创伤的作用。 最后,道德上的赔礼道歉与法律上的赔礼道歉实难区分。赔礼道歉具有道德性质,为我国《民法通则》将其上升为一项独立的民事责任的形式。在评价《民法通则》对这一问题的规定时,我们至少需要考虑能否在道德上的赔礼道歉与法律上的赔礼道歉二者之间划定界限。如不能划定界限,凡是道德评价上需要赔礼道歉的问题,都要用法律之强制力来保证赔礼道歉得到执行,那么法律的负担也就未免过于繁重。 所以,笔者认为,赔礼道歉只能作为一种道德上的慰藉受害一方的方式。如作为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实为不当。 吴长波

8. 道歉信中要写一条:法律后果,对方保留法律起诉权利!

如果对方造成的严重的损失,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诉讼这条对判定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诉讼时效为一年。鉴定由司法机构进行鉴定,赔偿数额依据实际情况结合法律规定决定数额。如果能协商建议协商处理。

9. 承诺与道歉信在法律上起作用吗

因您提供信息有限,建议您携材料具体咨询当地律师,郑州地区可联系本律师。

满意请给好评!

注:本解答属于律师针对提交问题进行的初步分析意见,不能作为当事人办案的依据,当事人以此处理案件产生的后果与律师无关,如需获取详细的法律分析意见,请电话联系本律师或携材料与律师联系,由律师提供进一步的法律意见或出具书面的法律分析意见书。

郑州马律师
电话:13526687009
QQ:13526687009
微信:aoneps

10. 私下道歉信被发布网络是否违法

私下道歉信被发布到网络。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不过既然已经向别人道歉也不在乎公开不公开了吧。

热点内容
身份证丢失了还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10-05 15:23:30 浏览:997
仙岩法院 发布:2025-10-05 15:23:30 浏览:413
2017法规二建试题答案 发布:2025-10-05 15:18:22 浏览:393
教育部依法治校 发布:2025-10-05 15:17:02 浏览:6
国际经济法信用证中的受益人 发布:2025-10-05 15:07:25 浏览:438
地方性法规效力位阶 发布:2025-10-05 14:12:00 浏览:495
依法治企展板 发布:2025-10-05 14:03:22 浏览:866
行政执法主体等同于行政法主体 发布:2025-10-05 13:29:07 浏览:827
大连涉外律师 发布:2025-10-05 13:23:57 浏览:328
泰宁司法局 发布:2025-10-05 13:13:15 浏览: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