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屋契怎样才有法律效力

屋契怎样才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27 09:16:02

㈠ 屋契可以抵押给私人吗受法律保护吗

抵押需要办理抵押登记才有效,如果只是转交相关手续给私人,那原所有人去办内个挂失补办不是相当于什容么都没做吗?
SO 私下抵押是无法律效力的··也是不可行的··
只要抵押登记的他项权证还在银行,那么银行抵押就是还有效地··
希望能帮到你···

㈡ 办理新的房产证后原有的屋契还有法律效力吗

,时间分别是1955年和1988年1955年刚解放,物资缺乏,所以才会留下这个问题;1988年时办理房产证专以为房管部门是以屋属契为准的,发现以实测面积为准时拒绝接受,但由于没有这个法律意识,就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想不明白的是有屋契为什么告不赢呢?做了50年的良民,现在政府搞拆迁想要回自己的房产都不行吗???!!!不知道中国的法律如果面对类似二战时失去家产的犹太人应该如何解决呢?
什么诉讼期嘛,当时政府调解说再次拆迁时解决的,现在居然告诉我有个诉讼期,真是莫名其妙

㈢ 房屋转让协议书,怎样才有法律效力

房屋买卖协议中,作为个人,签字或者按指印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签订合同专过程中,合同当事人的属签字和按指印的行为,都是对合同内容进行确认,并表示受合同约束的意思。然后在当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产权登记的变更备案,也就是房屋买卖合同要进行登记,在合同封面加盖产权登记备案章。

㈣ 房产赠与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赠予人和接受赠予人之间签订《赠予合同》。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内条之规定:赠与合同是赠容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同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因此赠予合同有效,须赠与人的赠予行为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所签订的赠予合同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㈤ 办理新的房产证后原有的屋契还有法律效力吗

,时间分别是1955年和1988年1955年刚解放,物资缺乏,所以才会留下这个问题;1988年时办理房产回证以为答房管部门是以屋契为准的,发现以实测面积为准时拒绝接受,但由于没有这个法律意识,就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想不明白的是有屋契为什么告不赢呢?做了50年的良民,现在政府搞拆想要回自己的房产都不行吗???!!!不知道中国的法律如果面对类似二战时失去家产的犹太人应该如何解决呢?
什么诉讼期嘛,当时政府调解说再次拆时解决的,现在居然告诉我有个诉讼期,真是莫名其妙

㈥ 借条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借条内容齐全、不违法,签字或者盖章后就具有法律效力

借条,是表专明债权债务关属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规范的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㈦ 怎样的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第四十七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内立的合同容,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㈧ 怎样的合同或者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般来说,合同只要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合同约定事项不违反法律版法规和行政强制性规定,权不违反公序良俗,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产生法定约束力。

合同须具体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签定合同或协议的当事人需是双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单方所为,经过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

二、签订的主体是有资格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内容能够正确认识,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相关合同、协议;

三、签定的合同、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强制性规定与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协议内容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热点内容
歌颂道德的诗 发布:2025-10-05 09:49:15 浏览:846
劳动法上陪产假天数 发布:2025-10-05 09:38:15 浏览:81
委托代理道德风险 发布:2025-10-05 09:23:16 浏览:792
收据视频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5 09:17:01 浏览:301
会计中级经济法重点 发布:2025-10-05 09:09:09 浏览:479
经济法对个人生活影响 发布:2025-10-05 09:00:44 浏览:266
2017微商法律法规最新 发布:2025-10-05 08:41:17 浏览:129
隐瞒部分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5 08:40:35 浏览:72
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方案 发布:2025-10-05 08:27:20 浏览:934
合同法硕士论文 发布:2025-10-05 08:22:19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