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应该履行的法律责任
『壹』 住宅楼业主群联名签署的协议,全体业主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电梯属于公共设备,属于全体业主,这个没有问题。也许这些业主出于安全的考虑,你们可以要求修改门禁卡,实行一卡通比较好,也是合理的安排。
『贰』 法律规定小区物业需要履行哪些责任与义务
《物业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有如下相关规定: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章物业管理服务第三十二条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国家对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三条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四条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由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
第三十五条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第三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与业主委员会办理物业验收手续。业主委员会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
第三十八条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
(2)业主应该履行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房屋管理的六种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我国住宅小区(楼宇)的管理模式大体有以下六种:
(1)以区、街道办事处以及居委会为主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2)以房地产管理部门转制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3)房地产开发公司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4)单位直管公房管理模式;
(5)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工作;
(6)由街道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以合三为一的一种管理模式开展物业管理。
房地产开发公司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容易推广。它发挥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所长,从开发、建设到管理是一条龙,管理与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可以为住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包括市政、环卫、治安、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
还可以为住户提供特殊需要服务,由于这类公司依附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经营得好与坏、盈与亏都由开发商负责,造成物业管理公司自身独立性差,自主意识差,市场竞争意识弱。从近期看,这种依附还是可以的,但从长远来看,物业管理公司总有一天要“断奶”。
因此这类物业管理公司应尽快增强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此外,这种模式应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加强政府的监督、指导,维护居民正当的合法权益,并注重处理好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
『叁』 小企业业主法律责任有哪些
一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发展战略和小企业业务特点,细分市场,研究各类目标客专户群的属经营规律和风险特征,明确客户的基本准入条件。
二客户经理应根据授信种类收集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客户身份证明、授信主体资格、财务信息等,具体参见《附录》中的“客户基本信息提示”。
三客户经理应关注并收集客户的非财务信息,包括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信息及家庭资信情况、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行业状况及市场前景等,具体参见《附录》中的“非财务信息提示”。
四客户经理应对客户提供的资料以及所收集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核实,核实的过程和结果应予以记载。核实应以实地调查为主。信息收集与核实可同时进行。
五客户经理应根据调查核实的信息,编制有关小企业或其业主或主要股东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偿还能力的主要依据。
六客户经理应根据核实、分析结果,出具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对客户借款事由、还款能力、现金流量、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授信品种、金额、用途、利率、服务收费、期限、偿还方式、担保条件等提出建议。
『肆』 作为业主,应该履行那些法律责任
你好,针对不同的法律关系,需要履行不同的法律责任。
『伍』 建设单位擅自处分业主的共用部位的,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现实问题
某建设单位建造了某高档商品房小区,但在大部分业主入住后,发现原本属于小区业主共同拥有的游泳池已被建设单位填平,并在该块土地上建造了几间房屋,分别租给了某健身俱乐部和某美容会馆,租金由该建设单位收取,小区业主怨声载道,几次向建设单位提出抗议,建设单位充耳不闻,甚至表示,都已经建造了,业主能拿他们怎么样呢?
律师解答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上述建设单位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是违法的,如业主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该建设单位必将遭受罚款,如果给业主造成损失的,还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物业管理条例》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陆』 违反业主公约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业主公约》是来由业主签源订的公共契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11、12条之规定:“制订和修改业主公约”的权力由业主大会行使、“业主大会作出制定和修改业主公约的决定必须经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所持投票权2/3以上通过”、“业主大会的决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第7条又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遵守业主公约等”。由此可见,遵守《业主公约》的规定是业主很重要的一项义务,作为单个的业主,哪怕认为《业主公约》里的某些规定并不合理,也必须遵守。如果你想将其修改,也必须等到业主大会召开的时候,由业主大会表决来进行。在此条被修改之前,如果违反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柒』 业主、使用人在使用物业时哪些属法律禁止的行为违者将承担什么责任
业主使用人在物业使用中禁止下列行为:
(1)损坏房屋承重结构和破坏房屋外貌;
(2)占用、损坏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备或者移装共用设备;
(3)在天井、庭院、平台、屋顶以及道路或者其他场地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4)侵占绿地、毁坏绿化;
(5)乱设摊、乱设集贸市场;
(6)乱倒垃圾、杂物;
(7)在建筑屋、构筑物上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
(8)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发出超过规定标准的噪声;
(9)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违反上述(1)、(2)、(3)禁止行为,由区、县房产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上述规定(4)、(5)、(6)、(7)、(8)禁止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处罚。
对上述禁止行为,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作了进一步具体应用的解释:
(1)在底层天井围墙破墙开门属损坏住宅共用部位的行为;
(2)上述第(8)项所禁止的行为,是指环保法规定禁止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发出的噪声。
(3)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晚间(22点至清晨7点)不得进行有噪音的房屋施工。
『捌』 业委会主任侵害业主利益,他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对业主委员会作出明确的规定。民事诉讼法规定具备诉讼主体回资格的三类主体即自然人、法答人、其他组织,业主委员会显然不属于自然人、法人,那它是否属于“其他组织”呢?有学者认为,业主委员会也不属于“其他组织”,因为按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其他组织”应当是“合法成立、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法人资格的组织”。业主委员会只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是一个内设机构,没有法律地位,不能独立承担诉讼结果。而《物业管理条例》作为第一部全国性的物业管理法规,力求规范物业管理活动,以从根本上解决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责任不清的问题,但其仅从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内部关系的角度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职能作了简单的规定,未明确规定其法律地位,缺乏对外主体资格的规定。所以说,在我国现有规定中没有业主委员会的空间。然而,没有存在的制度空间,一旦出现业主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受损的权利应该得到救济,因为“无救济则无权利”。
『玖』 业主是否有权给户主停水停电,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甲方与抄乙方签订的有关提供饭餐买袭卖合同,是基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如任何一方违约,都必须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
甲方停掉乙方水电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甲方给乙方提供水电是基于双方之间成立的房屋租赁合同,提供水电是甲方的义务,违返此义务是违约行为,因此甲方不能因为乙方没有向其订餐而停其水电,除非买卖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乙方违约时甲方可停其水电。
甲乙双方之间都有违约行为,具体谁承担的责任更大,还要看两个合同分别涉及的标的大小及具体的实际损失而定。
『拾』 行为,业主可以追究开发商哪些法律责任
1、缺证延期
交楼是问题出现比较多的环节。法律规定,交楼时建筑部门必须出具《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如果开发商在交楼时不能出具上述两表两书的话,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同时,延期交楼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般来说这样是开发商违约在先。这时候应当仔细看一下合同,看看当中是否约定了装修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开发商在合同中都不会把装修质量作为交房条件,所以就此引发的争议只能按合同中约定的赔偿差价的双倍的方式处理。您要是起诉的话,就一定要将合同分析清楚,不要让开发商钻了空子,而无法实现自己的要求。法院在判决时主要依据合同约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某项装修,但是开发商没有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与以以次充好达不到标准是不同的,此时可以房屋没有达到合同约定为由起诉,开发商会因此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2、约定不符
还有很多的纠纷是因为购房人收楼后发现房屋的品质与当初合同约定的不相符。具体情况有很多种,比如面积有出入(大于3%)、窗户的弧型窗变成平面窗、水电气未能到户等等,这都属于开发商的违约。但有时因为一些细小的质量瑕疵导致与合同约定的交楼标准不符,则不应当看成是开发商的违约。
3、不合理收费
购房人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收费,哪些费用该收而哪些费用不该收。比如不能收取一年以上的物业管理费,不能收取超出公摊部分的费用,不能强行收取办理房产证的手续费(业主也可自行办理)等等。如果开发商单方面发生这些行为,则属于开发商违约。
4、交楼后发生质量问题开发商推委责任
房屋作为一种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是难免的,但关键是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比如地下车库漏水、墙皮开裂等等。在购房之初,购房人都已经交纳了一笔维修基金以及物业管理费,解决这些问题是开发商或者物业责无旁贷的。如果遇上开发商违约,购房者怎么办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