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怀孕被辞退法律知识

怀孕被辞退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1-28 21:26:23

① 上海一公司员工请假未获批被强行辞退,该案件中存在哪些法律知识

上海一公司员工请假未获批被强行辞退,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关注。事情的起因是因为陆某的父亲生病,2020年1月6日,陆某请假威佳,时间为2020年1月6日至1月13日。1月7日,公司没有准假,。于是返回,但是在途中得知了父亲去世,于是再次回家处理丧事。2020年1月14日,陆某返回上海次日开始上班。但是在31日,公司却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也就是说,陆某被辞退了。

三、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其他劳动者遇到这种公司强行辞退的情况,并且没有经济补偿的时候,也应当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法院判案最重要的是讲究证据,所以一定要注意保存证据。

② 员工在职期间在外注册公司公司要辞退逼迫员工签3年不从事此行业合法么

不合法。
竞业限制仅适用于具有保密义务的职工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且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用人单位要求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后限制3年违法。
用人单位要求职工竞业限制期间,必须给予职工补偿。
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最高人民法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法释(2013)4号
第六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法女职工假期规定

法定节假日:

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动节(5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

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等。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3)怀孕被辞退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1)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处于弱者的地位的劳动者,适当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位,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

(2)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各类劳动者的平等保护,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

(3)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它存在于劳动关系的缔结前、缔结后或是终结后都应纳入保护范围之内;

(4)基本保护: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保护,也就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

④ 劳动法产假有没有规定第三个孩子没有产假工资

《劳动法》是不管这种事的。且即使现在放开了二胎生育,这第三胎也是不合法的。可以休产假,但没有工资。

⑤ 在实习期无故被裁退,我有办法维权吗

1.劳动者试用期被辞退案例

第三,试用期员工被辞退,要等到下个月才可以发放当月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没有理由等到下个月再发放被辞退或离职员工的工资,而应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

第四,试用期没有约定试用标准(录用条件),用人单位不能凭主观臆想或无实质性依据辞退试用期员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根据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也就是说,试用期员工如果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被辞退。但是,并不是可以无理由的辞退,用人单位必须让劳动者明晰“录用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是招聘需求明文规定的,也可以是在录用时书面告知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在试用期未签书面合同、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胜任工作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辞退员工,属于违法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按双倍标准支付补偿金。

⑥ 关于脚伤还带个人原因就辞退员工法律知识

单位是不能随意辞退员工的,如果员工个人原因受伤,不能胜任工作,单位是需要给员工安排其他岗位,如果任然不能胜任才能辞退,并且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 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 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 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⑦ 没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能随时离职

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辞职。

一、由于用人单位原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是指采用拘留、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剥夺或限制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身体活动的自由行为;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3.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
4.扣押劳动者身份、资质、资历等证件的;
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集体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6.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7.应当订立或续订而未订立或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由于本人原因:

除上述情形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外,其他情形下劳动者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劳动者违反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
劳动者依据上述第1项所规定,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在试用期内以外,在其他条件下,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⑧ 试用期无个人原因而被公司辞退相关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回2个月的工资作为答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热点内容
破产法是经济法 发布:2025-10-04 19:35:35 浏览:866
办公室人员需要哪些法律知识 发布:2025-10-04 19:27:53 浏览:810
民法典正式实施的时间 发布:2025-10-04 19:07:10 浏览:765
济南东城律师 发布:2025-10-04 18:51:43 浏览:503
时法院 发布:2025-10-04 18:50:58 浏览:870
劳动法交押金 发布:2025-10-04 18:42:32 浏览:722
刑事诉讼法管辖案例 发布:2025-10-04 18:31:26 浏览:962
刑法教材蓝皮 发布:2025-10-04 18:30:34 浏览:64
一级法官工资 发布:2025-10-04 18:15:28 浏览:969
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发布:2025-10-04 18:14:06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