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虚假国内信用证融资的法律责任

虚假国内信用证融资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28 23:11:22

A. 在证券交易中的实施虚假陈述,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在证券交易中作虚复假制陈述的,责任人要承担以下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
投资人,如股东、公司等,因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虚假陈述,而遭受损失的,可以要求其赔偿差额损失、佣金损失、印花税损失及相应的利息损失。
2、行政责任。
(1)证券服务机构,如券商做虚假陈述的,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暂停或吊销营业执照,并处罚款。对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于警告、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并处罚款。
(2)对发行人、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义务人作虚假陈述的,责令改正,警告,并处罚款。
3、刑事责任。
按照《刑法》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在证券交易活动做虚假陈述的,容易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或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一经查处属实的,就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如坐牢、罚款等。
因此,从事证券交易相关活动的人员,最好不要实事求是,不要作虚假陈述,以免被追究法律责任。倘若已经被抓被捕的,建议尽早委托刑事辩护律师协助处理,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然了,对投资人而言,要是因相关人员虚假陈述而遭受损害的,亦可收集证据资料,咨询经济纠纷律师,通过法律途径向责任人追偿。

B. 虚假估值融资犯法吗

快犯法了,当然吃饭吧,因为你这个是犯法的,因为你是虚假的,都是假

C. 假信息做贷款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如果是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贷款的话构成贷款诈骗罪,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内目等虚假容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如果借款人构成犯罪了,帮助的家属可能构成同案犯。
还不上有财产就有财产抵债,没有的话,真的构成刑事责任的话就会加重刑罚。

D. 什么是虚假信用申请罪啊具体条文是什么啊

虚假信用申请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银行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两罪,以“行为犯”模式核定。

在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中,增加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诈骗犯罪三项罪名。

这是6月29日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下称修正案)中作出的最新规定。此次获得通过的修正案共有21条,自2006年6月29日起施行。

增设虚假信用申请罪

此次修正案在《刑法》第175条增加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白建军将此项罪名称为“虚假信用申请罪”。他表示,该项定罪是对骗用贷款罪(第193条)和信用证诈骗罪(第195条)的补充,并且回避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

此前,《刑法》193条规定,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等五种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追究刑事责任;195条规定,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等四种行为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追究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同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构成要件。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规定在法学界有诸多争议。在办案实践中,很难认定骗贷者的主观目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薛瑞麟举例说,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难免有些“包装手段”,但主观上还是想偿还贷款的。对于此类犯罪行为人现行刑法难以定罪。

薛瑞麟认为,增设上述新罪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在能证明犯罪主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时,从重定罪为“贷款诈骗罪”;不能证明其主观意图时,则从轻适用新罪。

此外,新罪是放在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里,而贷款诈骗罪是放在第五节金融诈骗罪里。“这意味着性质的不同。”白建军说。实际上,新罪的处罚相对较轻。在修正案中新罪最高处7年有期徒刑,而贷款诈骗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E. 信用证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

1、关于本罪的主观目的问题。构成本罪是否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理论上存有不同的主张。一种意见认为,信用证诈骗罪虽然在法条上未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并非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因为这种欺诈行为本身就足以表现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与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不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本罪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且信用证诈骗罪多为单位实施,可能是为了牟利,也可能是为了非法融资等等。因此,“非法占有”不能涵盖所有信用证诈骗罪的主观意图,不是构成本罪的法定目的。 信用证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金融犯罪和财产犯罪的双重属性,侵犯的客体是双重的:一是信用证管理秩序,另一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信用证诈骗罪既然侵犯财产的所有权,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上述第一种意见是正确的。 2、关于本罪的既遂标准问题。本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换言之,本罪的既遂是否必须以行为人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必要条件?对此,理论界也存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罪是行为犯,刑法第195条规定本罪有三种量刑档次,在第一个量刑档次中,并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可见,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信用证诈骗活动,无论货款是否得手,均构成本罪的既遂。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刑法理论上,诈骗罪是结果犯,已诈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是具备完整犯罪构成的标准,信用证诈骗罪也不例外。 笔者赞同第二种主张。我们在对法条理解上,应注意相关法条的协调统一,切忌对法条作片面孤立的理解,更不能盲目迷信立法,把立法的无意疏漏也奉为圣经。信用证诈骗罪具有财产犯罪属性,公私财产所有权是其客体之一,只有其受到现实侵犯,才能构成犯罪的既遂。实践中信用证项下的款物数额都比较大,因而行为人意图骗取或者实际骗取的财产数额都比较大,立法没有必要再用“数额较大”加以限制。因此,诈骗数额较大的财物仍是本罪既遂的要件之一。 如何认定信用证诈骗罪的数额呢?有的认为应以行为人主观上意图骗取的数额为准;有的认为应以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而实际得到的财物数额为准;有的则主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标准,即在信用证诈骗未完成形态下,即未遂、预备、中止的情况下,以行为人主观上意图骗取的公私财物数额为标准,在信用证诈骗罪的完成形态中,则以犯罪造成的直接损失额作为认定犯罪数额的标准。笔者认为应以信用证上记载的数额为准。在信用证诈骗罪未完成形态下,由于不存在被害人受损的事实,犯罪人也没有“实际所得”,只存在信用证记载的数额,而其正是行为人意图骗取但因各种原因未得到的,故以信用证上记载的数额作为诈骗数额,是符合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的;在信用证诈骗罪完成形态下,由信用证结算方式所决定,行为人实际套取的是信用证项下的全部款项,不可能还保留一部分数额,因此,仍应以信用证上记载的数额作为认定标准。 3、关于本罪的罪数形态问题。构成信用证诈骗罪,行为客观上必须实施“使用行为”、“骗取行为”、“其他行为”三种行为之一,如果行为人的诈骗活动兼具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行为的,属于同种数罪,不实行并罚。信用证诈骗罪一般具有主辅两个行为。主行为是信用证诈骗罪的必要行为,辅行为是信用证诈骗罪的选择行为。实践中,行为人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往往要先实行辅行为,如伪造、变造信用证、附随的单据、文件,骗取信用证,制订“软条款”等,然后再实施使用上述信用证以骗取货款这一主行为。行为人为使用信用证而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骗取信用证的,制订“软条款”的,都是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先期行为,是为利用信用证诈骗作准备,可视作本罪的预备行为。但上述行为又可能构成第177条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第280条伪造、变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或者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这属于牵连犯,可以按照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信用证诈骗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实践中,有的行为人利用银行的信贷融资业务,预先编造虚假的事实,谎称自己有进口商需要的货物,骗取进口商与其订立货物买卖合同并为其开立信用证,行为人得到信用证后,向自己所在地的银行申请信用证抵押贷款,以筹集货物。但事实上他们得款后并未真的去筹集货物,而是挪作他用或者携款潜逃。这种利用信用证骗取银行打包贷款的行为,既触犯本罪法条,又触犯第193条贷款诈骗罪,应依法条竞合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按信用证诈骗罪论处。 按照该标准认定了信用证诈骗罪后该如何处罚

F. 做假报表骗银行贷款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此行为属于金融犯罪中的贷款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第一百九十三条 行为人诈骗贷款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6)虚假国内信用证融资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对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不论是否有管辖权,都应当接受并登记,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不得以管辖权为由推诿或者拒绝。

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其管辖的案件,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对于不属于其管辖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再移送主管机关。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疑难、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线索,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再延长三十日。

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者书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指定期限以内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十五日以内立案侦查。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经立案审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立案:

(一)认为有犯罪事实;

(二)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G. 虚假抵押融资违反了什么财经法规

行政处罚:财政等政府主管部门在会计检查中对单位、个人违反会计法律进行的行政制裁。
《会计法》中涉及的行政处罚主要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行使处罚权,形式包括:责令限期改正、通报、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行政处分;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进行的法律制裁。
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查看、开除。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追究;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 (3)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 2.刑事责任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处一种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除出境

热点内容
民法典正式实施的时间 发布:2025-10-04 19:07:10 浏览:765
济南东城律师 发布:2025-10-04 18:51:43 浏览:503
时法院 发布:2025-10-04 18:50:58 浏览:870
劳动法交押金 发布:2025-10-04 18:42:32 浏览:722
刑事诉讼法管辖案例 发布:2025-10-04 18:31:26 浏览:962
刑法教材蓝皮 发布:2025-10-04 18:30:34 浏览:64
一级法官工资 发布:2025-10-04 18:15:28 浏览:969
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发布:2025-10-04 18:14:06 浏览:976
急需提供法律服务 发布:2025-10-04 17:47:40 浏览:521
广州新塘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04 17:42:28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