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法律责任
①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各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美国联邦抄政府:有两万人袭被动员起来去保护海岸和野生动植物;设置了超过138万英尺的拦油栅来遏制油污;将655000加仑用于分散油污的化学制品注入了墨西哥湾。
(但这些措施都因为应对并实施缓慢而备受指责)
英国石油公司(BP):
4月20日,其旗下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随后,英国石油公司所采取的各种堵油方案均宣告失败。英国石油公司从5月26日开始启用最新的“灭顶法”封堵漏油,原本预计“灭顶法”有60%-70%的成功几率,但“灭顶法”仍以失败告终。6月4日英国石油公司成功用一个漏斗状装置“盖住”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油井,并开始将部分泄漏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到海面上,这是该公司在处置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上采取的最新举措。7月15日成功堵住漏油油井。
8月9日,BP称漏油事件处置成本已达61亿美元。
②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有什么危害
5月27号专家调查显示,海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000桶,上升到2万5千至3万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内油污大灾难。原容油漂浮带长200公里,宽100公里,而且还在进一步扩散。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达400万加仑计算,再漏油3个月,就相当于漏出约3.78亿加仑,即约143万立方米。“这可能成为和平时期(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对鸟类而言,原油对栖息地的污染比燃烧产生的烟尘更致命。这次污染发生后的几年乃至数十年里,当地的海豚、鲸鲨和海龟的数目毫无疑问会有大幅下降,鱼类和龙虾也会因栖息地受到污染而流离失所。
③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度过危机处理的办法
根据奥巴马的要求,至少1亿美元将提供给海岸警卫队。另外,奥巴马还呼吁增加万美元给内务部,用于“责任方或原油泄漏责任信托基金可赔偿之外的附加检查、执行、研究等其他活动”。
另一方面,英国媒体消息称,美国白宫提出议案,计划增加对墨西哥湾采油公司的税收,从而弥补清理墨西哥湾油污付出的重大支出。
有两万人被动员起来去保护海岸和野生动植物;设置了超过138万英尺的拦油栅来遏制油污;将655,000加仑用于分散油污的化学制品注入了墨西哥湾。
另外美国政府命令英国石油公司出钱修筑那全部40英里沙堤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15分报道,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处理再遇挫折,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原本以为可以利用一个钢筋水泥罩罩住墨西哥湾海底油井从而解决漏油问题的英国石油公司,现在遇到了新的麻烦。因为发现在钢筋水泥罩内有类似冰晶体的凝结物,他们现在必须把这个重达98吨的罩子从井口移开。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或加速美能源结构性调整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08分报道,此时此刻,墨西哥湾海底的爆裂油管仍然在张着黑色的大口嘲笑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最新的补救努力又宣告失败了!从20多天前钻井平台爆炸沉入海底的那一刻开始,坏消息便随同原油一起持续喷涌,肆无忌惮地流传:11人丧生,海鸟浑身油污,海龟奄奄一息,脆弱的湿地及海滩狼藉一片。不仅如此,每天数万桶石油的损失也刺激着市场和人们脆弱的神经,而在救援上,紧急关闭采油阀门的努力失败,通过钢筋水泥罩控制漏油的大胆尝试也以造成新的污染而告终……
④ 求一篇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思考文章
由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墨西哥湾的这次漏油事故在当今全球性环境危机的现状下,成为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批评与谩骂的集中对象。工程技术方面的一次事故,可能将会导致在政策,经济以及法律制度等层面上的调整变化或者哦是战略性的转变。这里我只在法律的角度来详细的阐述个人关于这次历史上最大的环境事故的一些感想。
首先要说的是环境与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谈起。第一,是环境的安全问题。张海滨在其著作《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一书中指出:“环境安全”这一概念自1987年联合国首次使用以来,引起了环境与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烈讨论。如今,环境安全概念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但是主要在一下两个问题上存在分歧(1)环境安全的主体而言,环境安全是指谁的安全;(2)环境安全设计的内容和领域而言,哪些问题属于环境安全的研究范畴。其中第一点的分歧观点主要有个人的安全,人类的安全还有国家的安全三种。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人类的角度来分析,因为这是由环境问题的性质所决定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是没有领土和政治边界的。同时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所提出的人类所面临的七大安全问题中,环境安全问题赫然在列。这也就说明了无论是何种环境问题都应当从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以维系地球脆弱的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而不要将精力分散到各自无畏的利益之争当中。联系这次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我认为应当不惜成本的去补救事故发生所带来的生态价值的损失,在调查确定了责任方之后,本着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来使责任人承担多数的责任,同时借以环境保险,以及环境事故救济基金等资金,结合国际先进技术的援助来尽快的控制漏油的继续。这第二个方面便是环境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生活在良好环境中的权利,同样我们也有保护动物和植物的良好的栖息地的义务。然而,当今生态危机局势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不能够享有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这样的结果就必然会导致全球性的社会动荡或者引发环境原因所导致的战争,从而进而带来新一轮的对环境的破坏,总终的后果就是在这样恶性循环的周而复始中,人类渐渐的丧失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以此次漏油事件为例,英国石油公司的这次事故已经让路易斯安那州的渔业彻底陷入了绝望,这将会造成大量美国国民的失业,同时旅游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如此必然会带来与旅游业相关的诸如交通,餐饮以及酒店等服务性行业在经济上的大幅下滑。这样便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居民对政府的不满而引发的社会骚动,以及美国或许会为缓解国内的环境矛盾的压力而再次发动争夺资源的战争,进而会让更多的人沦为战争难民,同时也会由于经济前景预期的不理想而导致区域性的金融动荡。
其次,墨西哥湾的这次漏油事件也让我们对当前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了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李志辉在其文章《谈环境保护与环境保险》中指出这样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着四个方面:(1)缺乏一个全社会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2)受害人利益往往难以保障;(3)有些企业因承担环境污染资任所造成的巨额赔偿金, 使企业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无力恢复生产和发展;(4)由于环境污染问题, 造成群众与企业、群众与政府发生矛盾纠纷的件时有发生。我认为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是相对来说更难解决的。因为第一点和第四点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行为通过行政规章或者立法来设置一种机制或者是通过加强技术的开发来分别解决环保机制的缺乏和环境事件频发的问题。然而,第二点和第三点则是在已经发生了环境污染事故之后的资金运作的问题。环境问题涉及的领域广,范围大,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够像微软、宜家或是美孚这样的公司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问题。那么当污染责任方的公司资金的欠缺则会导致对受害人的利益的赔偿不足,从而令受害人的利益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贾爱玲在其著作《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一书中认为确立正确的环境责任保险的概念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且在书中详细的阐述了环境责任保险的定义和特点。即环境责任保险(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是基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即环境侵权人)与保险人之间的责任保险合同,由保险人在保险风险事故(环境侵权损害事实)发生的情况下,想受害人(第三人)负损害赔偿责任的一种民事救济方式。其特点包括:(1)环境责任保险以填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承担环境侵权责任受到的损失为本质;(2)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于第三人应负的环境侵权责任;(3)环境责任保险承保的损害赔偿责任和治理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4)环境责任保险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特定危险的发生。在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陈冬梅在其文章《环境责任保险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给予了环境责任保险的重大意义:在环境损害救济中引入责任保险制度,既可以迅速有效地填补受害方的损失,又可以分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即以较小的确定性代价获得未来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巨额损失赔偿的分摊权,从而避免了因赔偿负担过重设置破产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创立减少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减轻了政府的环境负担。联系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我认为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超级基金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美国和英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之后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因而无论是这次事故的发生地美国还是污染公司的所在国英国,都会充分的发挥其风险事故分摊的优势,在事故责任认定之后的赔偿救济阶段在对受害者和生态环境的充分的赔偿和恢复的基础上,运用环境责任保险这样的优秀模式来避免英国石油公司因这项重大事故而倒闭破产。
再次,是有此次事件所引发的对我国石油开采和运输的安全问题的思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在 2010年6月6日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将会严格操作程序,从根源上避免事故发生”。中海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崧介绍说,“把BP公司的事故当作中海油自己的事故去重视、去研究,以获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他还指出“预计随着事故原因的明晰,全球海上油气作业安全标准将会有所改进和提高。”那么通过此次事故除了相关的石油公司会在自己的公司制度中更多的加入事故预防性的条款之外。在我国当今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现状堪忧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又应当在政策和立法上去规制那些规定来预防事故的发生或者是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的呢?董文兵和郝红梅在其文章《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一文中提到:“通过制订石油工业领域突发环保事件紧急预案,明确规定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如医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的责任,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和职能的联动机制,切实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救助受灾群众,最大限度的降低灾难后果。石油工业企业应针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特征和产品特性制定相应的预案,报当地政府审核,同时报石油企业集团总部备案。油气生产和加工密集的地方政府,应将所制定的石油工业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纳入到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中。”联系此次漏油事件,我认为之所以漏油没有能够及时的解决,除了有刚性的技术原因之外,更为致命的是缺乏完善的事故应急措施,以及英国BP石油公司的隐瞒消息的做法。所以,从国家到地方,自上而下制定一套有着详细规定但又赋予地方自由行动权利的灵活的事故应急制度是大势所趋,且势在必行。同时通过立法要求污染公司的要将污染事故发生的消息第一时间的进行通报,从而保障受损害区域居民的知情权,进而充分保障其环境权。对在事故出现便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营救措施的污染责任方要适当的减轻处罚力度,而对那些之情不报且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污染情势无限扩大的污染责任方则要加大处罚力度,甚至不惜动用刑事手段来进行处罚,从而令此问题的解决更具有及时性,进而挽回更多的损失。
最后,联系历史上重大的漏油事故所引发的法律思考。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引发的原油泄漏事故,无疑是一起重大生态灾难,但它与历史上最严重的几次原油泄漏灾难相比,它又能排名第几呢?如以美国政府估计的每天1.2万至1.9万桶(1吨原油约有7.35桶)原油泄漏的速度计算,原油泄漏量早已超过1989年的“瓦尔迪兹”号事故,而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恐怕同样是个天文数字。
“瓦尔迪兹”号触礁事故。1989年3月23日,美国埃克森公司的超级油轮“瓦尔迪兹”号的船长饮酒后出现指挥失误,油轮在通过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湾时,与水下礁石相撞,船体裂开。超过5万吨原油流入海水中。沿海13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当地鲑鱼和鲱鱼近乎灭绝,迄今仍未恢复,数十家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这曾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和海洋污染事故。据估计,此次事故造成约28万只海鸟、28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死亡。
埃科菲斯克油田井喷事故。1977年4月22日,位于挪威和英国之间的北海曾发生过一起原油泄漏事故,不失为“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灾难的可怕序曲。在挪威埃科菲斯克油田,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B-14号油井发生井喷,8天时间内共有约26.3万吨的原油泄漏到大海中,直至B-14号油井被完全扑灭。炽热的原油、泥浆和海水混合物喷射到50多米高处。
伊克斯托克-I油井事故。1979年6月3日,墨西哥湾的“伊克斯托克-I”油井爆炸,向墨西哥卡门城附近的坎佩切湾泄漏了大量原油。原油继续向外流至墨西哥湾,一直到1980年3月油井才被封住,共漏出原油45.4万吨。。“伊克斯托克-I”油井井喷期间及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冲击,尤其是泄漏的原油总量,使得人们希望此类灾难永远不再发生。
瑙鲁兹海上油田事故。伊朗瑙鲁兹海上油田在两伊战争中多次经历战火,泄漏了大量原油。1983年2月10日,一艘油轮与瑙鲁兹油田钻井平台相撞,造成油井以每天1500桶的速度漏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发生事故的钻井平台又遭到伊拉克直升机的袭击,引发火灾。伊朗用了半年时间才扑灭燃烧的油井。伊拉克直升机还对附近一个钻井平台发动过袭击,造成原油泄漏,直至1985年5月才扑灭。这几起事故共造成瑙鲁兹油田8000万加仑(约合26万吨)的原油泄漏。
科威特漏油事故。迄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的科威特南部。1991年1月晚些时候,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下令从科威特撤退的伊拉克军队打开石油管道、油井甚至停泊在港口的油轮的阀门,试图为避免军事失败做最后的挣扎。据估计,从1月23日至27日,至少有2.4亿加仑(最多可能达4.6亿加仑)的原油流入内陆和波斯湾。科威特漏油事故估计向波斯湾外泄了136万至150万吨原油。
一次次的漏油事故无论是在经济价值上更是在生态价值上都给我们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然而事故的发生如果说是不可预测和不可估量的,那么在当这些事故发生后从法律这个领域和层次上,我们又能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联系我国的实际,周玉华、王丽华和吴金梅在其文章《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的法律思考—中石油吉化公司污染事故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一文中指出:“(1)要分别通过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分别对事故责任方的政府行政监管者和事故责任方来进行责任认定,从而严格各项责任的承担。(2)通过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来完善公民的维护自己环境权的制度。(3)建立环境侵权的责任保险制度,这一点已经在之前详细介绍过了。
总之,通过在美国墨西哥湾的这场可以号称是史上最为严重的生态灾难的漏油事故,我们可以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思,进而无论是在基础层面的经济救济手段上,还是在意识层面的政策和法律救济手段上都创立出更为先进和有效的措施和制度,从而在吸收和借鉴当中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环境事故风险预防和处置的模式,最终达到不重蹈他人覆辙的目标。
⑤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是将产生哪些影响
5月4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尚德卢尔群岛海域,一个可能遭受原油泄漏污染的岛屿周围被布下拦油网。 新华社/法新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对当地经济乃至美国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美各界更担心的是其影响进一步蔓延。
美国总统奥巴马4日在演讲时说,漏油事件表明,美国经济随时可能面临突然的、代价巨大的危机。他表示政府将寻求一切可能创造就业,支持墨西哥湾地区的经济,但“这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损失大——
或许引发二次衰退
“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截至目前,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减少。“由于这次悲剧性的事件,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了。”
美国密苏里州媒体报道说,漏油事件已经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海鲜和进口食品价格已经上涨,汽油也可能因此涨价。如果原油污染区蔓延到航运繁忙的密西西比河口,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目前,这片污染区距离河口只有15—2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为了防止密西西比河遭到污染,从墨西哥湾来的船只将被要求在进港前清理油污,而因此耽误的时间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奥巴马称原油泄漏对美经济是“重要挑战” 墨西哥湾:每天多漏10万桶油 油井"堵漏"迫在眉睫 奥巴马承认墨西哥湾“堵漏”难 墨西哥湾原油污染面积迅速扩大 彻底清理或需5年 白宫称将确保英国石油公司为原油污染“埋单” 美官员称打减压井是遏制原油泄漏的唯一解决之道
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环境的影响
墨西哥漏油事件来会对当地的渔业自造成巨大损失,鱼类 鸟类 等生物大量死亡。甚至会伤害到濒临物种。
油气散发到大气中,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时间长后 会排放大量有毒气体 加剧大气污染
腐蚀海岸线 影响土地肥力
还会随着台风以及洋流流入大西洋 进而影响欧洲地区
⑦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解决方案:
污染源封堵措施
目前事故油井共有三处漏油点,漏油点位于水下1500米处。打减压井是解决漏油的最终措施,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在着手此项工程。但据专家预计实施此项工程大约需要90天。
5月5日,英国石油公司发布公告称已成功封堵了一处漏油点。公告称,工作人员利用远程控制机械在海底施工,先将这处漏油点的油管末端削平,然后将一个重逾500公斤的阀门装到油管上,最终成功封堵了这处漏油点。但此举并未减少当前的溢油量。
为了尽快封堵其他漏油点,英国石油公司定制了一个大型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点。但5月9日,因在作业过程中封堵口意外聚积了大量可燃冰,致使封堵行动宣告失败。
目前英国石油公司正在加紧寻找其他堵漏方案。备选解决方案中,一种是排除堵塞,可能的办法是给可燃冰聚集区加热,令可燃冰自动分解出甲烷与水,或使用甲醇,改变可燃冰平衡状态,达到稀释效果。如果这一方案依旧不能使钢筋水泥罩工作,英国石油公司可采取方案包括通过管道直接对井口失效“防喷阀”高压注入水泥等物质,或在失效“防喷阀”上设置另一个“防喷阀”,实现堵漏。
清污行动
1. 岸线防污措施
(1) 布设围油栏
(2) 布设稻草墙
(3) 设置防护堤坝
(4) 开展人员培训
2. 水上清污措施
(1) 喷洒消油剂
(2) 布设围油栏及吸油拖栏
(3) 使用撇油器
(4) 燃烧水面溢油
3. 水下清污措施
英国石油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使用水下收油装置回收事故油井中的溢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用钢筋水泥罩罩住漏油点后,将罩内的存油泵入海上的收油船。据称,使用这套装置可以回收大约85%的溢油。
4. 其他新技术
据美国媒体报道,有公益组织正在号召墨西哥湾民众捐献头发、羊毛和动物毛皮。他们将头发及动物毛皮装进长丝袜里,放到漏油的区域,用它们吸油。据称,1磅(453.59克)头发能吸收多达1加仑(3.79升)的石油。2007年旧金山湾地区的一艘油轮发生事故,共泄漏5.8万加仑(219.55立方米)燃油,该组织也采取了相同方法进行清理。
⑧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损失赔偿
截至,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有很多原油露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减少。“由于这次悲剧性的事件,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了。”
美国密苏里州媒体报道说,漏油事件已经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海鲜和进口食品价格已经上涨,汽油也可能因此涨价。如果原油污染区蔓延到航运繁忙的密西西比河口,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这片污染区距离河口只有15—2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为了防止密西西比河遭到污染,从墨西哥湾来的船只将被要求在进港前清理油污,而因此耽误的时间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6月16日证实,英国石油公司BP同意设立200亿美元基金,赔偿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而生计受损的民众。
此次漏油事件已发展成美国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根据15日公布的最新估计,每天的漏油量在3.5万桶至6万桶之间。这场灾难令奥巴马政府陷于“舆论风暴”,颇有酿成政治灾难的趋势。15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71%的美国人认为奥巴马政府对英国石油公司过于“手软”,53%的美国人认为奥巴马政府在应对漏油事件中表现“不好”或“非常不好”。 经过长达四天的协商和谈判,2010年6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英国石油公司(BP)将创建一笔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这笔基金将由美国资深律师负责作,由三位法官组成的小组负责监督,并处理对申诉的裁决。BP在会谈结束后宣布取消2010年对股东的分红。
奥巴马在当天的声明中说,这笔基金的金额不是赔付的上限,而且这笔钱有别于BP应支付的环境破坏赔偿费用。这笔基金的成功设立,意味着英国石油公司的让步和奥巴马政府的胜利。此前,奥巴马在此次灾难中的表现曾遭到攻击,许多人批评他没有展现出足够的领导力。
2010年6月15日晚,奥巴马结束第四次视察墨西哥湾漏油状况后,在白宫椭圆型办公室发表讲话,对美国民众做出强有力的承诺,“政府会尽一切努力与这次灾难斗争,无论它将持续多久。政府会促使BP赔偿所有损失,全力帮助墨西哥湾和受到损害的人们从悲剧中恢复。”
一名美国法官29日同意英国石油公司支付创纪录的40亿美元罚款,终止英石油因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所受刑事犯罪调查。这项和解协议由法官萨拉·万斯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地区法庭批准。除了结11项杀人罪指控,和解协议包括对英石油违反《清洁水法》和《候鸟法》的问责,以及对妨碍国会议事罪的处罚。不过,协议无法了结联邦政府对英石油的民事犯罪指控。这家企业仍可能因为漏油引发的环境损失而额外支付罚金 。
2010年4月20日,英石油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后沉入墨西哥湾,致死11人,导致持续87天漏油灾难。此后,英石油一直与美国联邦政府和墨西哥湾沿岸的美国各州政府谈判,以就潜在民事和刑事责任达成和解。
40亿美元罚款相当于美国埃克森公司所支付2500万美元罚款的160倍。埃克森公司旗下“瓦尔德斯”号油轮1989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搁浅,泄漏5万吨原油。政府与埃克森公司1991年就赔偿事宜达成和解。
⑨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墨西哥的影响
非常大!
从生态环境来说,溢油对鸟类的危害最大,尤其是潜水摄食的鸟类。这些鸟类接触到油膜后,羽毛浸吸油类,导致羽毛失去防水、保温能力,另一方面它们因不能觅食而用嘴整理自己的羽毛,摄取溢油,损伤内脏。最终它们会因饥饿、寒冷、中毒而死亡。海上浮游生物是最容易受污染的海洋初级生物,一方面它们对油类的毒性特别敏感,另一方面它们与水体连成一体,大量吸收海面浮油,影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海面上休眠或运动的海洋哺乳动物受溢油污染危害的情况是不同的,如鲸鱼、海豚和成年海豹对油非常敏感,它们能及时逃离溢油水域,免受危害。但成年海豹和小海狗栖息海滩时,会被油污染所困,以至于死亡。
溢油对渔业的危害也不少,成鱼有非常敏感的器官,它们一旦嗅到油味,会很快游离溢油水域。而幼鱼生活在近岸浅水水域,容易受到溢油污染。养鱼场网箱里的鱼因不会逃离,受溢油污染后不能食用。近岸养殖的扇贝、海带等也是如此。另外,养殖网箱受溢油污染后很难清洁,只有更换才能彻底消除污染,费用十分昂贵。此外,溢油对渔业造成的危害也会引起公共饮食安全危机。
溢油对浅水岸线也会产生影响,浅水水域通常是海洋生物活动最集中的场所,如贝类、幼鱼、珊瑚等活动在该区域,也包括海草层。溢油对该类水域的污染异常敏感,造成的危害在社会上反应强烈。溢油对岸线沙滩的污染威胁,直接影响到靠海滨浴场、沙滩发展的旅游业。
海水中含石油污染物0.01~0.1毫升/升时,捕捞出的鱼有油味,其食用价值降低。在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为0.1毫克/升时,孵出的鱼苗畸形或有缺陷,只能存活122天。海水中石油污染物含量为0.01毫克/升时,孵出的鱼苗畸形率仍高达23%~40%(正常海水中畸形鱼的比例仅7%~10%)。里海由于遭到石油污染,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数量减少,致使1969年鲟鱼的产量比1962年下降了2/3,梭子鱼则几乎灭绝。英国和荷兰海岸因石油污染,每年有10~30万只海鸟死亡。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附近海面的一次溢油污染,使三天后在这一海域捕到的鱼95%是死的。
⑩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地球只有一个·· 请珍惜我们唯一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