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员工违规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员工违规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30 09:52:39

『壹』 职工违章操作出现事故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首先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袭四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其次,工伤赔偿的原则为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不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因,即:不管当事人在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简言之,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事故伤害,无论用人单位在主观上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相应的工伤责任。因此,不能因为工人在工伤事故中存在过错责任而免除全部或部分工伤责任。
第三,员工违章操作并不能免除企业应当承担的工伤赔偿责任。所以工厂如果能够为工人投保的话虽然会增加成本,但是出现LZ说的问题是还是可省去不少费用的。
或者你可以到http://tieba..com/p/4313271848问问律师的。

『贰』 违反了哪些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社会保险法》强化了违反本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第一,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本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且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期限内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法律责任。本法规定,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或者个人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当退回骗取的金额,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第三,违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杭州律师:网页链接

第四,有关行政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用人单位和个人信息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给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叁』 用人单位员工的职务行为违法,责任由谁来承担法律依据多谢!

那你应该提交该员工的职务范围证明文件~证明之后应该是归公司的~

『肆』 员工违规操作造成的法律责任由谁负

我公司认为:我们曾经多次教育员工在工作期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高空抛物,且事发后,我公司已将该保洁员辞退,王某的医疗费用应当王某自己向该名保洁员索赔,与我公司无关。请问杨律师,按照法律规定,我公司是否应赔偿王某的医疗费。
某物业管理公司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法律条款的这一规定,即指法人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由法人承担。确定贵公司是否需要承担王某的医疗费用,首先要确定贵公司的保洁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属法人行为。我们日常所说的法人行为,其实都是通过法人的法定代表和其他具体工作人员来实施的,法人本身是不能实施任何行为的。法人的工作人员为了履行工作职责而实施的行为,我们认为都是法人行为。通常有人认为,员工只有在法人许可范围之内的行为才能认定为法人行为,超出法人许可范围之外,员工实施的行为只能是员工的个人行为。但是从严格的法律意义讲,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内,从事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一切活动,无论该活动是否已经超出了法人规定的行为规范之外,都是法人行为,法人均对此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必须明确,法人对工作人员的超出许可范围以外的行为只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若工作人员的行为触犯刑法,其刑事法律责任将由行为人自负。

『伍』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需承担什么责任

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和法律相抵触,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该规章制版度无效。
制定规章制度时权,要应当征求职代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并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陆』 员工违章作业导致工伤的当事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内到事故伤害容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虽然郑某违反了车间操作规定,本人有一定的责任,但她是在工作场所内从事本职工作而引起的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其次,工伤赔偿的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即不论当事人在主观上有没有过错,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当事人不会因为工伤事故中存在过错责任而免除全部或部分的工伤责任,同时,员工违章操作亦不免除企业应当承担的工伤赔偿责任

『柒』 关于公司人员违规行为有哪些法律责任

教育作为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与宪法所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密切关系专。同时,依宪法和属有关教育法的规定,公民对义务教育以外的其他教育具有自由选择参与平等竞争的自由,以及教育者具有学术自由,等这些权利的,获得军以宪法为根本,来源。因此,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违宪责任也是可能的。

『捌』 公司违法员工有责任吗

公司员工违法如果是职务行为,民事责任由单位负责;刑事责任由本人负责。如果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向员工追偿。
另外还要看该员工在公司的地位,如果他是某主管或直接负责人等,而他的行为可能是公司意志的体现,那可能构成单位犯罪,那单位肯定也要被判处罚金,但是如果因为员工履行公务时侵权,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那么单位要承担特殊的侵权责任,但这属于民事责任,单位替代责任,说白了就是单位替员工赔偿。
《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热点内容
李海涛律师 发布:2025-10-04 06:58:04 浏览:634
新疆元正律师 发布:2025-10-04 06:49:29 浏览:844
九寨沟法律咨询 发布:2025-10-04 06:42:13 浏览:653
28法治 发布:2025-10-04 06:42:13 浏览:686
法院法庭 发布:2025-10-04 06:37:02 浏览:912
王利明民法视频 发布:2025-10-04 06:34:58 浏览:154
陕西省司法厅官网查询 发布:2025-10-04 06:34:57 浏览:238
2019年国开法本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10-04 06:25:30 浏览:728
新华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发布:2025-10-04 06:25:30 浏览:416
2019初级经济法压轴题 发布:2025-10-04 06:23:59 浏览: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