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金世鼎法官

金世鼎法官

发布时间: 2021-02-02 18:23:01

⑴ 大法官的历任

·第一届大法官(37-47)
燕树棠向哲濬(38.4.1-47.9)黄又昌魏大同(38.4.1-47.9)张式彝(37.7-37.11)苏希洵(38.4.1-47.9)李伯申(37-40)夏勤(38.4.1-39.9)胡伯岳黄正铭(41.4.1-47.9)洪文灡徐步垣(41.4.1-47.9)张于浔(37-40)王风雄(41.4.1-47.9)林彬(37-40)曾劭勋(41.4.1-47.9)刘克隽蔡章麟(41.4.1-47.9)沈家彝韩俊杰(41.4.1-47.9)翁敬棠何蔚(41.4.1-47.9)叶在均(40.4.1-47.9)
·第二届大法官(47-56)
林纪东曾繁康 徐步垣 黄演渥 胡伯岳史尚宽黄正铭胡 翰 (51.7-56.9) 曾劭勋 (47.7-53.1) 史延程 王之倧 诸葛鲁 洪应灶 黄 亮 (53.9.16-56.9) 金世鼎王昌华(53.9.16-56.9) 景佐纲
·第三届大法官(56-65)
林纪东黄演渥 (56-60) 金世鼎 胡伯岳黄亮景佐纲 王之倧 欧阳经宇 李学灯田炯锦(60-60)黄正铭(56-60) 戴炎辉 (60-61) 管欧陈朴生(61-65)张金兰 (大法官)(61-65) 范馨香 (61-65) 洪应灶陈世荣(61-65) 程德光 (56-58)翁岳生(61-65) 曾繁康
·第四届大法官(65-74)
陈朴生涂怀莹翁岳生李润沂(65-71)林纪东蒋昌炜 瞿绍先 洪逊欣 (65-70) 梁恒昌 杨与龄 范馨香 杨日然 (65-71)陈世荣杨建华(65-71) 郑玉波李钟声(65-71) 姚瑞光马汉宝(65-71)
·第五届大法官(74-83)
刘铁铮 瞿绍先 范馨香 (74-76.11) 杨与龄 马汉宝 杨日然 (74-83) 杨建华 史锡恩翁岳生陈瑞堂 李钟声李志鹏吴庚 张承韬 郑健才 张特生
·第六届大法官(83-92)
翁岳生陈计男刘铁铮曾华松吴庚董翔飞王和雄杨慧英王泽鉴戴东雄林永谋苏俊雄林国贤黄越钦施文森赖英照城仲模(辞职获准)谢在全孙森焱

⑵ 周佛海在南京受审都经历了什么

周佛海在白公馆一再要求司法审判,政治解决的幻梦彻底破灭了。1946年7月中旬,毛人凤跑来说:“好吧,收拾一下,到南京去司法解决。”周佛海很高兴,自以为替蒋介石、戴笠做过不少事,法律上至少也可将功抵过。但不知为何,又拖了很久,直到9月16日,军统局才将周佛海、丁默邨等用飞机送到南京去了。

周佛海等先关在南京宁海路军统看守所,生活上依旧优待,饭菜都是酒楼送来的。

9月23日,周被移押到老虎桥法院看守所。这是一座小洋房,内有花园,放风时还可散步。周佛海关在“忠”字监,和丁默邨、罗君强同住。但伙食已是犯人的规格了,周终于正式过上吃官司的监狱生活。

周佛海在重庆时,就写好了很长的自白书,内容全是表功,说明自己做了许多有利于抗战的事,功比天高,足可抵过。9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检察官已到军统看守所提审过一次,周即交了自白书,一口咬定自己在1942年早已向军统局自首,有戴笠的信件可以作证。移押法院看守所后,9月24日、25日、26日接连提审。审讯员告诉周佛海:“罪行严重,抛弃幻想。”这样一来,周和丁默邨等就有些惴惴不安。大汉奸缪斌也替蒋介石做过不少事,但在5月间第一个被枪毙了!接着,陈公博、褚民谊等接连处决,他们对蒋介石也多少有功的。丁默邨虽是特工魔头,但胆小如鼠,天天向周佛海唠叨:“老头子恐要一锅端,死定了!”周也坐立不安,但自忖还有蒋的亲笔信这张王牌最后可打。

但大汉奸缪斌也是有的呀,他为什么要枪毙?周茫然了,无以自答。

国民党司法界的内幕十分复杂。负责周佛海案件的首都高等法院推事金世鼎和检察官陈绳祖,几经密商,预定的计划要判周佛海死刑。当然,这是得到最高当局暗示的,蒋介石侍从室传来口谕,要严厉肃奸,不管任何人,不得从宽。而社会上也盛传,周家有钱,已重贿法官,可免一死。主办案件的金世鼎和陈绳祖,钱哪有不要,只是周家的钱太烫手,拿不得,何况周家也未开后门来“献宝”。所以,周佛海自以为“功高盖天”,但还未审判,就已被定了个死罪!机关算尽,倒误了卿卿性命。

杨淑慧使出她浑身解数,忙得不可开交。她确信丈夫立过大功,又一直是蒋的亲信,可以免罪。现在最要紧的是认认真真,金钱铺路,打好官司。为了取得大量有利于周佛海的证明材料,不惜重金,到处送礼。在所有的大汉奸中,证明材料最多的,要数周佛海了。

包括杜月笙写的证明不下30多份,杨淑慧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塞法院的狗洞。在大量闪闪发光的黄金前,法官也许会怦然心动的,但杨淑慧失策了。

杨淑慧花重金聘请章士钊、王善祥、杨家麟3位著名律师,负责辩护。

但杨淑慧千算万算,不及老天一算。这老天不是别人,正是周佛海追随十多年的蒋介石。蒋介石身怀生死簿,手执勾魂笔,早就圈点好了。你杨淑慧,纵有通天本领,逃出3000里,还在棺材里。

1946年10月21日,国民党首都高等法院在朝天宫宽敞的大成殿内,布置法庭,公审周佛海。

一早,朝天宫内外就密布宪兵法警,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紧张。尽管如此,旁听者还是来如潮涌,不到9时,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连两边窗槛及围廊里也全是人了。

上午9时30分,公审开始。由院长赵琛任审判长,推事葛之覃、金世鼎,检察官陈绳祖,都是司法界的名流,加上响当当的辩护律师章士钊、王善祥和杨嘉麟,像唱戏一样,名角如云。

律师提供的有利于周佛海的证明是大量的,除上述六个方面军的司令外,还有军统局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的,“党皇帝”吴开先的,上海市党部的……但军统局毛人凤大概因为没有拿到杨淑慧的20根大金条而昏了头,在证明周佛海有功后,又有一封公函,说“完全是对汉奸在策略上的利用”。前后矛盾。莫测奥妙。

审判开始。官样文章般问过一通后,就进行辩论。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被告,唇枪舌剑,车轮大战,拖了近五个半钟头。

辩论集中在“通谋敌国”上,检察官一口咬定,被告出卖国家,所谓立功,不足抵罪。周佛海说了大段丑表功的辩词,滔滔不绝,竟达一小时之久。

周在后来的《狱中日记》内写道:“检察官控告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余谓,上半段为通谋敌国,图谋挽救本国,因历述动摇日军士气,淆混日本国民各谋略以及妨碍日军各种行动等等。后半段应为通谋本国,图谋反抗敌国,因详述与中央联络后如何营救抗战工作人员,如何刺探敌军军情等等。”甚至,连戴笠密令毒杀“76号”魔头李士群一事也搬出来了。周在庭上说:“戴局长有电,处死李士群。后和华中宪兵司令部科长冈村商量,予以毒毙。”周佛海说得额头冒汗,手舞足蹈。

辩论快终结时,已经夕阳西下。哪知冷火里爆出颗热栗子,检察官陈绳祖站起身来,举手摇着几张纸,声震屋宇般喊道:“这里有蒋委员长侍从室和军统局的公文,对周犯所称功劳及胜利时委派为上海行动总队司令一事,完全是一时利用!”轻飘飘的两张信纸,也不知是真是假,就将周佛海的丑表功全部否定了。旁听的人群一阵骚动,审判长不断摇铃,提醒肃静。周佛海也有点心慌,但马上镇静下来,心中暗忖:我还有老蒋亲笔信这张王牌呢!

审判长宣布辩论结束,定期宣判后,这场闹剧暂时落下帘幕。

周佛海虽经检察官重重一击,但仍精神亢奋,陶醉于自己的表演。回监房后竟然忘形地写了一首歪诗:“六年险苦事非常,欲挽狂澜愿幸偿。举国纷纷论杀宥,万人空巷看周郎。”

1946年11月7日,晴天霹雳,高等法院以“特定第三四六号特种刑事判决书”,判处周佛海死刑。杨淑慧一听,三魂出窍。六魄飘荡,顿时目瞪口呆,矮了半截。周佛海真的要等枪毙了吗?

杨淑慧当然立即上诉,但1947年1月20日被最高法院驳回,维持死刑原判。按照国民党的法律,还有最后一条路,就是家属向司法行政部提出抗告,但仍被驳回。国民党也真会开玩笑,驳回之日,正好是1947年大除夕。满城爆竹,声声响在杨淑慧心头,因为抗告驳回24小时之内,丈夫随时可以枪毙。

杨淑慧大冷天浑身汗淋,顾不上忌讳礼节,当夜就闯进了蒋介石侍从室机要秘书陈方的家。陈是丈夫的老朋友,又能随时见到老蒋,不会坐视不救。陈方见她头发蓬乱,脸孔刷白,知道定有急事,马上进入客厅说:“周太太,定定神,慢慢地说。”

杨淑慧也不哭,一副豁出去的样子:“抗告驳回,佛海随时可以枪毙。如果蒋先生一定要杀他,就杀吧。我马上到香港,将蒋先生的亲笔信向海内外公布。这是个政治道德问题,看今后还有谁肯替蒋先生卖命!”

陈方一听,也着了慌,连忙说:“蒋先生早已说过,没有他点头,任何人不得处决佛海。法院如要执行,肯定先要有文到侍从室,我一定压下。我以生命担保,佛海不会死。明天年初一,我向蒋先生拜年,一定提醒他处理佛海的事。周太太放心吧。”

陈方言尽于此,杨淑慧只得半信半疑走了。天寒地冻,朔风凛冽,她听着远近爆竹,万箭穿心。

年初五一过,毛人凤突然找到杨淑慧,说蒋介石召见她。她到了官邸,陈方领她进去,只见老蒋早端坐在客厅里了。她一见蒋介石,眼泪就簌簌地流了下来。她赶忙跪倒在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阵阵抽泣悲咽的声音,在四周荡漾,气氛悲切。杨淑慧,以无言代替千言万语,事至如今,说话是多余的。

蒋介石皱着眉头,打破沉默说:“这几年来的东南沦陷区,还亏了佛海,一切我都明白。起来,安心回去吧,我会想办法的。让佛海在里面休息一两年,我一定放他出来。”杨淑慧终于吃了定心丸,轻轻地又磕了几个头,就站起来走了。从头到尾,一言未发。

杨淑慧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等着,时间是一秒一秒挨过去的。周佛海既没有被枪毙,蒋介石也未见动静,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杨淑慧身心煎熬,度日如年。

⑶ 苏希洵的附录:历任大法官

燕树棠 向哲濬 (38.4.1-47.9) 黄又昌 魏大同 (38.4.1-47.9) 张式彝 (37.7-37.11)
苏希洵 (38.4.1-47.9) 李伯申 (37-40) 夏勤 (38.4.1-39.9) 胡伯岳 黄正铭 (41.4.1-47.9)
洪文灡 徐步垣 (41.4.1-47.9) 张于浔 (37-40) 王风雄 (41.4.1-47.9) 林彬 (37-40)
曾劭勋 (41.4.1-47.9) 刘克隽 蔡章麟 (41.4.1-47.9) 沈家彝 韩俊杰 (41.4.1-47.9)
翁敬棠 何蔚 (41.4.1-47.9) 叶在均 (40.4.1-47.9) 林纪东 曾繁康 徐步垣 黄演渥 胡伯岳
史尚宽 黄正铭 胡 翰 (51.7-56.9) 曾劭勋 (47.7-53.1) 史延程
王之倧 诸葛鲁 洪应灶 黄 亮 (53.9.16-56.9) 金世鼎
王昌华 (53.9.16-56.9) 景佐纲 林纪东 黄演渥 (56-60) 金世鼎 胡伯岳 黄亮
景佐纲 王之倧 欧阳经宇 李学灯 田炯锦 (60-60)
黄正铭 (56-60) 戴炎辉 (60-61) 管欧 陈朴生 (61-65) 张金兰
范馨香 (61-65) 洪应灶 陈世荣 (61-65) 程德光 (56-58) 翁岳生 (61-65)
曾繁康 陈朴生 涂怀莹 翁岳生 李润沂 (65-71) 林纪东
蒋昌炜 瞿绍先 洪逊欣 (65-70) 梁恒昌 杨与龄
范馨香 杨日然 (65-71) 陈世荣 杨建华 (65-71) 郑玉波
李钟声 (65-71) 姚瑞光 马汉宝 (65-71) 刘铁铮 瞿绍先 范馨香 (74-76.11) 杨与龄 马汉宝
杨日然 (74-83) 杨建华 史锡恩 翁岳生 陈瑞堂
李钟声 李志鹏 吴庚 张承韬 郑健才
张特生 翁岳生 陈计男 刘铁铮 曾华松 吴庚 董翔飞
王和雄 杨慧英 王泽鉴 戴东雄 林永谋 苏俊雄
林国贤 黄越钦 施文森 赖英照 城仲模(辞职获准) 谢在全
孙森焱

⑷ 周佛海是怎样被公审的

1946年10月21日,国民党首都高等法院在朝天宫宽敞的大成殿内,布置法庭,公审周佛海。

一早,朝天宫内外就密布宪兵法警,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紧张。尽管如此,旁听者还是来如潮涌,不到9时,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连两边窗槛及围廊里也全是人了。

上午9时30分,公审开始。由院长赵琛任审判长,推事葛之覃、金世鼎,检察官陈绳祖,都是司法界的名流,加上响当当的辩护律师章士钊、王善祥和杨嘉麟,像唱戏一样,名角如云。

律师提供的有利于周佛海的证明是大量的,除上述六个方面军的司令外,还有军统局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的,“党皇帝”吴开先的,上海市党部的……但军统局毛人凤大概因为没有拿到杨淑慧的20根大金条而昏了头,在证明周佛海有功后,又有一封公函,说“完全是对汉奸在策略上的利用”。前后矛盾。莫测奥妙。

审判开始。官样文章般问过一通后,就进行辩论。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被告,唇枪舌剑,车轮大战,拖了近五个半钟头。

辩论集中在“通谋敌国”上,检察官一口咬定,被告出卖国家,所谓立功,不足抵罪。周佛海说了大段丑表功的辩词,滔滔不绝,竟达一小时之久。

周在后来的《狱中日记》内写道:“检察官控告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余谓,上半段为通谋敌国,图谋挽救本国,因历述动摇日军士气,淆混日本国民各谋略以及妨碍日军各种行动等等。后半段应为通谋本国,图谋反抗敌国,因详述与中央联络后如何营救抗战工作人员,如何刺探敌军军情等等。”甚至,连戴笠密令毒杀“76号”魔头李士群一事也搬出来了。周在庭上说:“戴局长有电,处死李士群。后和华中宪兵司令部科长冈村商量,予以毒毙。”周佛海说得额头冒汗,手舞足蹈。

辩论快终结时,已经夕阳西下。哪知冷火里爆出颗热栗子,检察官陈绳祖站起身来,举手摇着几张纸,声震屋宇般喊道:“这里有蒋委员长侍从室和军统局的公文,对周犯所称功劳及胜利时委派为上海行动总队司令一事,完全是一时利用!”轻飘飘的两张信纸,也不知是真是假,就将周佛海的丑表功全部否定了。旁听的人群一阵骚动,审判长不断摇铃,提醒肃静。周佛海也有点心慌,但马上镇静下来,心中暗忖:我还有老蒋亲笔信这张王牌呢!

审判长宣布辩论结束,定期宣判后,这场闹剧暂时落下帘幕。

⑸ 1644年明朝殉国大臣有谁

明朝殉国大臣名单: “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国大臣,不可以不死。”——卫景瑗 “勉哉元升。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矣。”——马世奇 “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殓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以志吾哀。”——吴麟征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克北京,思宗皇帝于景山自尽,是时死国难者,东阁大学士范景文以下二十一人,后吴三桂以“报君父之仇”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败走。是年为干支纪年甲申年,时称“甲申国变”。自是明季殉难臣工士子以百千计。以下名录辑选自《明史》,为崇祯十七年之后殉节者,括战死、不屈被杀、自杀三类。乞降不得者,内讧而死者,病故者不计;黔国公沐天波等亡于缅甸王室政变,不计在内。南明诸帝官职滥封,有“都督遍地走,职方贱如狗”之谓,官衔虚高不堪,甚至同时有十数大学士、尚书,故南明殉节大臣官衔仅为参照。故有云“仗义每多屠狗辈”,典史如阎应元,贡生如朱集璜,布衣如苏达道,不乏奋袂而起者。官职不详者、布衣、秀才等仅录姓名于后。 阎应元 典史 张煌言 尚书朱术桂 宁靖王 史可法 太师李成栋 惠国公 何腾蛟 定兴侯黄得功 靖南伯 高杰 兴平伯瞿式耜 大学士 马士英 大学士范景文 大学士 张耀 布政使夏万亨 布政使 赵建极 布政使庄祖诰 按察使 苏观生 大学士曾樱 大学士 朱继祚 大学士贺逢圣 太子太保 张同敞 总督张慎言 尚书 高弘图 尚书王家彦 尚书 傅作霖 尚书吴钟峦 尚书 杨文骢 尚书蔡懋德 右佥都御史 卫景瑗 右佥都御史范文光 右佥都御史 凌义渠 大理卿姜曰广 大学士 吴炳 大学士杨廷麟 大学士 陈子壮 大学士李邦华 左都御史 尹伸 太常卿徐石麒 尚书 高倬 尚书李向中 尚书 吴锺峦 尚书倪元璐 侍郎 孟兆祥 侍郎王景亮 巡按 南居益 侍郎毛文炳 兵备副使 蔺刚中 兵备副使毕拱辰 兵备副使 孙康周 知府房之屏 知县 杨家龙 知州阎梦夔 参将 侯君昭 知州刘必达 知县 王孕懋 兵备副使周遇吉 总兵 李倬 知县朱家仕 巡副使 徐有声 督储郎中朱敏泰 通判 宁龙 副将董用文 总兵 刘九卿 副将申以孝 知县 顾景闻 指挥王行俭 知府 王锡 知县陈纟熏 兵备副使 周凤翔 东宫讲官刘理顺 修撰 孟章明 进士汪伟 东宫讲官 吴甘来 都给事中马世奇 左庶子 吴麟征 太常少卿王乔栋 参政 张继孟 知府齐赤 兵备副使 孔教 佥事尧相 同知 刘佳胤 总兵刘士斗 兵备佥事 沈云祚 知县王励精 知州 刘三策 知县顾绳贻 知县 赵嘉炜 主簿卜大经 典史 刁化神 郎中秦民汤 知县 朱蕴罗 知县艾吾鼎 知县 郑梦眉 知县单之宾 教谕 朱钅尹 御史施邦曜 左副都御史 吴宇英 给事中蔡如蕙 主事 江腾龙 举人王起峨 进士 李含乙 员外郎高其勋 参将 陈正 指挥王承宪 游击 王士杰 县丞段见锦 教授 杨明盛 经历魏崇治 司狱 单国祚 典史高拱极 举人 杨士俊 举人吴子骐 乡官 刘琯 乡官杨元瀛 乡官 曾异撰 知州米寿图 御史 耿廷箓 监军马乾者 知州 席上珍 举人何思 知州 金世鼎 举人冷阳春 知州 夏祖训 知县段伯美 举人 陈昌裔 知县杜天祯 举人 廖履亨 进士徐道兴 经历 焦润生 知府刘廷标 通判 罗国瓛 巡按王运开 推官 沈迅 给事中范淑泰 进士 高名衡 侍郎马从聘 进士 耿廕楼 员外郎徐汧 右庶子 鹿善继 太常少卿薛一鹗 知州 周遇吉 总兵翁之琪 总兵 刘肇基 左都督余煌 尚书 李向中 尚书张亮者 右佥都御史 丘祖德 右佥都御史沈犹龙 右佥都御史 周定仍 右佥都御史熊汝霖 大学士 沈宸荃 大学士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⑹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天子抄守国门,君王死袭社稷”意义:不屈的民族气节,出自民间对于事件的形容。

主要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

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6)金世鼎法官扩展阅读

“天子守国门”是大明王朝特有的一个说法,当时明朝初定,北疆地区仍有元朝残余势力不断骚扰边境,而山海关以外的地区也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为保证北疆和关外稳定,实施有效的统制,防止国家的分裂,自朱棣登基以后就迁都北京。

明朝算上南明前后共计315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历经大战无数,不乏君王亲征被俘,却无一投降。至清初,明朝皇族基本被满清杀尽。后世正是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参考资料:网络-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⑺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哪些大臣殉国

①范景文、倪元璐、李邦华、施邦曜等人,可谓数不胜数。

②北京外城被攻破的内当天、崇祯上吊前一天容,东阁大学士,曾在大明崇祯二年任河南巡抚,率兵勤王的范景文已经连续四天未吃饭,在前一天全家投井而死。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杀。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杀,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杀,大理寺凌义渠上吊自杀。庶吉士魏学濂自杀。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杀。吏部许直投水自杀,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杀,户部吴甘中全家自杀。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留名者有吴征,王章,于腾蛟夫妇总计不下百人,尚有无法统计者更多,全家自杀有马世奇,刘理顺,周凤翔,汪伟不下百家。

③参考:http://tieba..com/p/1711244621

⑻ 从古到今姓席的名人

历史上部分姓席的名人
席谈
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其先世代管理晋国典籍,故以籍为氏。至秦汉之际,籍氏後人为避楚霸王项羽(名籍)的名讳,改为音近的「席」氏。
席豫
字建侯。诗人,唐朝时期襄阳人,后来迁徙到河南。科举中中了进士,作了功员外郎,后来做了郑州刺史。天宝年间担任礼部尚书的职位,后来被封为襄阳县子。席豫清心寡欲,作官的时候不为贵权所改变自己的原则。性格谨慎善良。皇帝在元阁吟诗,大臣们都来附和,皇帝因为席豫的诗对的最为工整,所以把他称为诗人冕冠。在他逝世以后,给他的谥号为文。
席旦
字晋仲,诗人,宋朝河南人,七岁能作诗,元丰年间中进士,他曾上书谈论当时时局,并对战守提出实际可行计划,神宗看了以后,认为切中时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一帆风顺,官做到吏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曾先后两度任成都知府,颇有政声,加升述古殿大学士。
席上珍
云南省姚安人,崇祯中,举于乡。磊落尚节义,闻孙可望、李定国等入云南,与姚州知州何思、大姚举人金世鼎据姚安城拒守。可望遣张虎攻陷之,世鼎自杀,上珍、思被执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厉声曰:“我大明忠臣,肯为若屈耶!”可望怒,命引出斩之,大骂不绝,遂磔于市。思亦不屈死。
席宝田:
清朝时期湖南东安人。咸丰年间在家乡举办团练,想以此对付太平军。咸丰九年的时候在湖南与石达开的部队作战,解除了清军的宝庆之围,被擢升为知府。次年,奉湖南巡抚驼秉章的命令,招募了几千人,命名为精毅应,很快在桂阳等地阻击广东的天地会军。同治三年湘军攻占天京以后,他率领军队在江西石城杨家牌击败太平军余部,俘虏了天王洪天贵福和干王洪仁轩等。同治六年,他又率领湘军进入贵州进攻苗民军。同治八年在黄飘战役中被击败。同治九年,他的部将占领苗民军的根据地台拱,十年又攻占了凯里。他率领了五年军队,平定了方圆千余里的苗疆。被升迁为布政使,赠太子少保。
席佩兰:
清朝女诗人,名蕊珠,字月襟、韵芬、道华、浣云。因善画兰,自号佩兰。清代诗人孙原湘妻。早岁工诗,为著名诗人袁枚女弟子中诗才最杰出者。诗清新秀隽,富于想象。袁枚称其诗“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琤”。著有《长真阁诗稿》、《傍杏楼调琴草》等。
席慕蓉,
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席绶:
字资生,又字季武。湖南东安人。居住在长沙,与黄克强、宋教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宣统二年为资政院议员。后来与孙洪伊一起创办了《国民公报》。武昌起义以后,被推举为衡水保安总会会长,并在湖南组织《天民报》馆。民国元年同盟会湘支部成立,他担任副支部长。第二年任众议院议员。民国五年第一次恢复国会的时候仍然担任众议院议员,次年任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民国11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再次担任众议院议员。1943年因病去世,终年57岁。
姓席的女明星
席绢、席曼宁、席赛兰、席雪晴、席芳婧等等。
姓席的男明星
席伟、席德昌、席与立、席志杰、席宝昆、席语谦等等

热点内容
道德和利益统一 发布:2025-08-21 16:11:32 浏览:338
新公司法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难点pdf 发布:2025-08-21 15:44:17 浏览:783
工伤保险条例14条具体解释 发布:2025-08-21 15:31:57 浏览:210
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情况 发布:2025-08-21 15:31:52 浏览:408
房地产官司律师 发布:2025-08-21 15:25:09 浏览:691
q群群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15:12:16 浏览:278
民法手工画 发布:2025-08-21 15:12:11 浏览:520
论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1 14:41:33 浏览:332
84年的山林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1 14:35:24 浏览:968
婚姻法培训小结 发布:2025-08-21 14:21:04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