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原刑事法官

原刑事法官

发布时间: 2021-02-17 02:19:37

Ⅰ 刑事案件可以随便换法官

合议庭的审判长应当由院长制定,如果是审判长的调整应当由院长决定,审判员的更换由审判长决定。

Ⅱ 原告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官为啥还要让被告认罪

在刑事案件中来,不论原告是否自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被告都已触犯中国刑法触犯法律是需要受到处罚的,法官还是要进行审理宣判的。这与原告不追究被告刑事责任关系并不大。而原告不追究被告刑事责任,只能在量刑上酌情减轻被告的刑期。

Ⅲ 刑事案件法官判决结果只能在检方辩护方中二选一吗

刑事案件法官判决结果不会在检方辩护方中二选一。检察官是指控犯罪,辩护律师作无罪辩护或者罪轻辩护,关键在于证据证明。法官认定证据,按照证据定罪量刑。

Ⅳ 刑事法官面临职业风险怎么办

河南一名年近五十的刑事女法官,其因在刑事审判中将非法证据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以玩忽职守罪被判刑。该判决书中认定被告人王桂荣的渎职行为包括三个方面:
1、违反程序擅自准许检察院撤诉;
2、始终没有审查出案卷中存在矛盾的相关重要书证,没有核实出卷宗中来源不合法的证据及证据复印件;
3、对辩护人提出的辩解没有认真调查核实。
那么刑事法官应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王桂荣。
一、重视程序价值:
判决书认定王桂荣在处理川汇区检察院的撤诉申请时,违法撤诉。在检察院递交撤回起诉决定书后,王桂荣组织了合议庭合议,准许检察院撤诉,之后王桂荣按照当时的审判环境和审判工作的惯例,作出了口头裁定。这种情况反映出程序价值仍然没有深入部分法官的内。“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残留使得部分法官认为只要实体结果是公正、公平的,即使是违反法定程序也没什么影响。实际上程序公正也是“公正”应有之义,并且程序价值对司法公正的巨大影响在近年来各个冤假错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先不论判决书以王桂荣违法撤诉作为认定其玩忽职守的依据是否合理,如果刑事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坚守程序公正,也就不会落人口实了。
二、重视证据采信规则与证据的合法性审查。
刑诉法修改后,相继出台了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解释,以指导刑事案件的证据采信以及合法性审查。王桂荣在审判于某诈骗案时可谓是几经周折:组织合议庭四次合议,三次提交审委会讨论,向上级法院请示。这样曲折的历程可以表明王对于案件的审判是比较审慎的,但是这样的审慎更应该体现在证据采信和证据合法性审查的过程中。根据刑诉法第162条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方可作出有罪判决。进一步而言,作为定案根据的每一个证据都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且全案证据同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如果定案的证据在判决前存在疑点,来源不合法,矛盾没有排除,应当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作出无罪判决。现今,民众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以及民主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刑事法官只有坚持无罪推定才能避免陷入错案追究的漩涡中。
三、摒弃书面主义。
现行司法环境下,法官于开庭审判之前早已通过阅读全案移送的证据对案件的整体状况有详细的了解。这样能够有利于法官对庭审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控,提高司法效率。但弊端在于,部分法官受书面主义的影响,在阅读了随案移送的材料后,对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适用问题早已有了主观判断。于是,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质证意见以及辩护意见的产生不信任感,使得意见被采纳的难度进一步上升。如此一来,目前司法环境下,控辩双方本就不平等的地位愈加明显。王桂荣在审理于某某诈骗一案中基于对案件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忽视了被告人的辩解以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进一步导致了错案的产生。故刑事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摒弃书面主义,防止因轻信书面材料而致使冤假错案的发生,进而避免刑事风险。
王桂荣的判决书在司法工作者中持续发酵,有刑事法官表示“有些不寒而栗”。的确,细读该篇刑事判决书会发现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之处,但不论如何,这份判决书给了刑事法官警示:随着社会大众对冤假错案的关注,刑事法官只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在获得尊重的同时避免刑事风险的产生。

Ⅳ 怎么成为刑事法官

先通过司法考试,然后在法院实习,在通过公务员考试。

Ⅵ 怎么追究法官刑事责任

有。没有后果的可以招摇撞骗罪论处,诈骗钱财的从招摇撞骗和诈骗中选重的判。

Ⅶ 发回重审的案件,对原一审法官有影响吗

没有影响。

发回重审是原审案件有些问题没有查明,或者遗漏一些问题,这是法律程序,为了防止判决不公正的救济途径,不会对原一审法官有影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7)原刑事法官扩展阅读

刑事案件再审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Ⅷ 刑事案件开庭后规民事法官管还是,刑事法官管

刑事案件,在程序上适用《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文件的规定。其基本程回序是:侦查、起诉、答审判;其中审判包括一审和二审。
实际操作中,检察院在起诉时可以单独提起刑事诉讼,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无论哪种形式,都由法院的刑事审判庭的法官负责审理。

热点内容
摆脱道德绑架 发布:2025-08-18 18:49:18 浏览:947
司法确认收费 发布:2025-08-18 18:36:38 浏览:385
劳动法开除员工标准 发布:2025-08-18 18:26:57 浏览:887
法律顾问助理实习报告 发布:2025-08-18 18:26:52 浏览:378
中国公民劳动法 发布:2025-08-18 18:22:35 浏览:977
两什么一条例 发布:2025-08-18 18:14:51 浏览:6
民诉法条例 发布:2025-08-18 17:55:00 浏览:899
动物之森条例 发布:2025-08-18 17:45:46 浏览:466
劳动法周末出差算加班吗 发布:2025-08-18 17:39:19 浏览:283
大一经济法怎么答 发布:2025-08-18 17:38:37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