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正式名称
① 法院和检察院的人员分别如何称呼
法院的人称法官、法警。检察院的人称检察官、法警。
② 法官级别和行政级别对照表
法官职务与行政职务对应表序号 法官职务 行政职务 法官等级 对应级别 行政职级 对应级别
1 首席大法官 级 国家级副职 级
2 一级大法官 级 省部级正职 级
3 二级大法官 级 省部级副职 级
4 一级高级法官 级 厅局级正职(巡视员) 级
5 二级高级法官 级 厅局级副职(副巡视员)级
6 三级高级法官 级 县处级正职(调研员) 级
7 四级高级法官 级 县处级副职(副调研员) 级
8 一级法官 级 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 级
9 二级法官 级 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级
10 三级法官 级 科员 级
11 四级法官 级
12 五级法官 级第条为加强人民法院法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法官管理制度,推进法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要求的人员。第三条 法官按照法官职务序列进行管理。 法官职务名称为: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法官职务层次依法按等级设置,由高到低依次为:首席 大法官、一级大法官、二级大法官、一级高级法官、二级高级法官、三级高级法官、四级高级法官、一级法官、二级法官、三级法官、四级法官、五级法官。第四条 法官等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首席大法官:四级至二级; (二)一级大法官:八级至四级; (三)二级大法官:十级至六级; (四)一级高级法官:十三级至八级; (五)二级高级法官:十四级至九级; (六)三级高级法官:十七级至十一级; (七)四级高级法官:十九级至十三级; (八)一级法官:二十一级至十五级; (九)二级法官:二十三级至十六级; (十)三级法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十一)四级法官:二十四级至十八级; (十二)五级法官:二十五级至十八级。 第五条 各级人民法院法官等级按照以下规
③ 法官和审判长有什么区别
法官是对从事审抄判工作袭的人员的称呼,也就是一种职业名称,和检察官、警官等等是一样的。
审判长就有两种意思:第一就是在审理具体案件的合议庭中担任主要审判职责,对该案审理负责的法官,就叫审判长,而其他合议庭成员就是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第二,审判长是法院系统内部的一种职称,只有被任命为审判员两年以上才能竞争上岗审判长。
审判长都是法官,法官不一定是审判长,普通案件要组成合议庭开庭,坐在中间负责此案的法官就是审判长,审判长是每个个案负责的法官,如果是只有一个法官审理的,该案就不存在审判长,法官称为审判员。
(3)法官正式名称扩展阅读:
审判长的职责:
(一)担任案件承办人,或指定合议庭其他成员担任案件承办人;
(二)组织合议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庭审准备及相关工作;
(三)主持庭审活动;
(四)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
(五)对重大疑难案件和合议庭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依照规定程序报请院长提交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依照规定权限审核、签发诉讼文书;
(七)依法完成其他审判工作。
④ 中国法律名称大全
1、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3、民商事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4、社会法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
5、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
6、行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
7、行政规章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等
⑤ 请问古代的法官和律师叫什么名字
古代的律师称谓:“状师”也就是“讼师”。《清稗类钞·狱讼类》里收录了清代数十则着名“状师”的故事,他们谲诈多谋,坏法乱纪,除了勾结官吏,包揽诉讼外,也经常每能以不可思议的机巧手段,在诉讼里获得胜利。他们的角色类似于现代的律师,但刀笔及巧诈工夫尤胜近代的律师一筹。
古代法官等级
皇帝是最高大法官;
周朝:中央--大司寇,小司寇,士师;
秦朝:中央设廷尉,地方由地方长官负责;
汉朝:中央一般有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办理;廷尉为专门机关,下设正,监,作监和右监等;
三国两晋:袭东汉;
隋唐:中央设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台负责;
宋朝:中央宋承唐制,地方设知府,知县,军事,行政和司法和一;
元朝:中央设大宗正府,御史台,宣政院,
明朝:三司--刑部,大理寺(卿),都察院;
清朝:中央设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地方有县厅州,府,按察使司,总督,巡抚等
中央:一般所有皇帝都有最高司法权
周时设大司寇,为最高司法官
秦汉时最高司法官是廷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最高司法官仍旧是廷尉,但三国东吴称大理,北朝的北周称大司寇,北齐称大理寺卿,东汉后,尚书台下均有兼管司法的部门
唐时,大理寺卿掌中央司法审判权,审理百官犯罪案件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对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及疑难案件有重审权;刑部尚书掌司法行政及复核权,类似现代司法部长一职。
宋时刑部尚书仍旧掌司法行政和复核权,但刑部左右曹可以审其他案件,职权有所扩大;宋太祖设审刑院,其职权是对地方上报案件进行备案,并对案件有评议权。宋神宗时审刑院并入刑部。大理寺此时地位下降,成为二线审判机关,即复核机关。
明清仍旧沿袭刑部审刑,大理寺复核的办法。
地方:
一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官员均有司法权,如县、州、府长官等,比较特别的有:
宋时在州县上设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其长官定期巡视州县,监督审判,详录囚徒,可对地方官员的审判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轻者立即处断,重者上报皇帝裁决。
明代的省设提刑按察司,长官为提刑按察使,有权审结徒刑案件,流刑以上案件则要报送中央批准执行;府一级无任何审判权,只是承上启下,复审州县上报案件;州县一级有权审结苔杖案件。明代的司法审判制度是我们最熟悉的“古代”审判制度。即“县官审、州官二审、府尹复审、按察使终审、刑部及皇帝终裁”
清代略有不同,州县一级为第一审级,决苔杖;府为第二审级,掌复核;按察使为第三审级,决死刑、军流等,但需上报执行;督抚为第四审级,可对徒刑案件结案,但军流以上仍需上报刑部。
清代末的修法运动,大致吸取了近代的司法制度,但不完全,不赘述。。皇帝是最高大法官;
周朝:中央--大司寇,小司寇,士师;
秦朝:中央设廷尉,地方由地方长官负责;
汉朝:中央一般有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办理;廷尉为专门机关,下设正,监,作监和右监等;
三国两晋:袭东汉;
隋唐:中央设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台负责;
宋朝:中央宋承唐制,地方设知府,知县,军事,行政和司法统一;
元朝:中央设大宗正府,御史台,宣政院,
明朝:三司--刑部,大理寺(卿),都察院;
清朝:中央设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地方有县厅州,府,按察使司,总督,巡抚
⑥ 什么是执行法官
法院中有不同的岗位、庭室,通俗的讲专门从事审判的叫审判员。执行庭室的法官通俗的叫执行法官,但应该不是正式名称。
⑦ 中国历史中司法官的官职名称
夏: 士
商: 司寇及正源、史
西周: 司寇及土师、士
春秋: 司寇或司败
战国: 廷尉或廷理
秦: 廷尉
两汉: 廷尉
三国至南北朝: 廷尉
隋唐,五代,宋,明,清:
大理寺:卿,少卿,主簿
刑部:刑部尚书,
侍郎 御史台: 御史
希望对你有用
⑧ 法官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对审判人员来的通称。无论源审判人员的正式职称是什么(审判官、裁判官、推事、判事等),均可称之为法官。在我国,根据1995年法官法的规定,法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