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立法院和

立法院和

发布时间: 2021-11-19 15:24:12

Ⅰ 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和立法院,在1946年《宪法》生效时,两者有何职权上的区别

彼时的国大,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重要事项。
孙中山把西方三权分立的思想与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并施行五权分立,分属五个不同部门,即立法院、行政院、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立法院行使立法权。

Ⅱ 历任立法院长和司法院长

立法院长
行宪前
胡汉民 1928年10月
张继 1932年1月1日
孙科 1932年1月29日
孙科 1935年12月
孙科 1947年4月
行宪后
第一届,孙科,1948年5月17日~1948年12月24日
第一届,童冠贤,1948年12月24日~1950年12月1日
第一届,刘健群,1950年12月5日~1951年10月19日
(代理),黄国书,1951年10月19日~1952年3月11日
第一届,张道藩,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0日
第一届,黄国书,1961年2月28日~1972年2月22日
(代理),倪文亚,1972年2月22日~1972年4月28日
第一届,倪文亚,1972年5月2日~1988年12月20日
(代理),刘阔才,1988年10月18日~1989年2月24日
第一届,刘阔才,1989年2月24日~1990年2月12日
(代理),梁肃戎,1990年2月12日~1990年2月27日
第一届,梁肃戎,1990年2月27日~1992年1月17日
第一届,刘松藩,1992年1月17日~1993年1月31日
第二届,刘松藩,1993年2月1日~1995年1月31日
第三届,刘松藩,1995年2月1日~1998年1月31日
第四届,王金平,1999年2月1日~2002年1月31日
第五届,王金平,2002年2月1日~2005年1月31日
第六届,王金平,2005年2月1日~至今

司法院长
王宠惠(1948年6月)
谢冠生(1958年6月)
田炯锦(1971年12月)
戴炎辉(1977年4月)
黄少谷(1979年7月)
林洋港(1987年4月)
施启扬(1994年9月)
翁岳生(1999年2月—)

Ⅲ 台湾的“五大院”是哪五大我知道有“行政院”,“立法院”

台湾的“五大院”:“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试院” “监察院”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行政院”是台湾当局最高行政机关,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和有关部会首长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长”、各部会首长和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由“行政院”院长提请“总统”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及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项或涉及各部会共同关系事项;“行政院”对“立法院”所决议的法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及重要政策有异议时,须经“总统”的核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复议,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员”表决维持原决议,“行政院长”应接受该决议或辞职。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由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组成,具有决议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务之权。对于“立法院”的职权,自1990年后经历次“修宪”,作了较大变更。依据“宪法”增修条文规定,“立法院”职权尚包括:提“宪法”修正案、决议变更领土、提出“总统”“副总统”弹劾案、对“总统”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长”及大法官、“考试院”正副“院长”及考试委员、“监察院”正副“院长”及监察委员行使同意权,并于每年集会时,听取“总统”的“国情报告”。

“司法院”系台湾当局的“最高司法”机关,主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审判及对公务人员的惩戒审议等事项,并有“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之权。

“司法院”设大法官会议,院长为主席,行使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命令之职权。下设秘书处、第一厅、第二厅、第三厅、第四厅、参事室、会计处、统计处、人事处、公共关系室以及各种委员会等机构。“司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考试院”系台湾当局最高考试机构,掌理考试、公务人员之铨叙、任免、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考试院”设考试院会议,由院长、副院长、考试委员及考选、铨叙两部部长组成。下设秘书处、会计室、统计室、人事室、诉愿审议委员会、考铨丛书指导委员会、考试院公报指导委员会等机构。

“考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考试委员若干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院长综理院务,并为“考试院”会议主席。

“考试院”设考选、铨叙两部,分别掌理考选行政与文职公务员之铨叙,以及各机关人事机构之管理事项。另外设有公务人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及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监理委员会。

“考试院”名义上仍为台湾当局的最高考试机关,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根据台湾“宪法”规定,该院是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1948年5月在大陆选出“监察委员”180人,任期6年,于1954年5月期满。国民党去台后,蒋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名义,决定“在第二届委员未能依法选聘与召集之前”,“第一届委员继续行使其职权”。

Ⅳ 假如大陆有议会或立法院,会有哪些优点和乱象

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或者政治实体,肯定都是有议会和立法机构,只不过他们之间的名称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在中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院制议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从制度安排上来看就是所谓的立法院,在台湾以前还有一个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样性质的国民大会,台湾,行政院立法院监察院等宪政机构就是由其选举产生。

Ⅳ 台湾的立委和立院是什么意思呀

立院就是立法院,其功能是在制定台湾的法律,还有对行政院及监察院之人员同意权,是台湾最高民意代表机构

立法委员就是立法院的成员,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Ⅵ 立法院和立法会的关系

漆0席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称立法会,开埠初期称为定例局(英文:Legislative Council,简称专LegCo或Legco),为香港特别行属政区的立法机关,发挥部分的议会功能,负责监察政府的施政。一99漆年香港回归前,称为定例局和立法局。 现有漆0个议席,每届议员任期为四年。现时是第五届立法会,任期由二0一二年一0月一日至二0一陆年9月三0日

Ⅶ 台湾“立法院”为什么总打架

演戏,给选民演戏,让选民看看:我为了选民的利益和不同政见的人都敢拼命,下次还选我哦

Ⅷ 行政院、立法院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你指台湾?政治问题
因为行政院、立法院是国家才有的.
所以台湾这个省不能称其拥有“行政院”和“立法院”

Ⅸ 立法院的立法工作

依据《中央法规标准法》,任何法律、条例都需经由立法院通过,并由“总统”公布后才有效力。
若要立法,首先必须进行“提案”,可由“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立法委员”或党团提出,预算案则仅限由“行政院”提出。草案提出后,会送交“程序委员会”进行审议。在程序委员会中,秘书长会排定要讨论案件的日期,委员会审核后会将草案送交印刷(复印),并列入议程中的报告事项。提案在议程中进行“一读”(朗读标题),之后可送交相关的委员会(例如:教育及文化委员会、交通委员会等)讨论审查,或经由院会决定后,直接送交“二读”。
委员会中会针对送交过来的提案,听取提案人的报告,有时还会邀请和法案内容相关的专业人士提出意见(有时也会举行“公听会”)。之后进行讨论,并修正提案的内容。达成决议后,会将议案送至二读程序。
在二读时,会先朗读提案的内容,并在院会中进深入的讨论。二读是立法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在过程中,可以提出质疑、进行说明、修正等。最后决定是送交“三读”、撤销、或送回委员会重新审议。通过二读的议案,将在下次会议时进行三读的程序,但若有“委员”提议,并获得超过30名“委员”的附议,可以在当次会议就直接进入三读程序。
三读的过程仅会就文字进行修正,除非有发现有违宪法或其他法律,才可提出撤回或重新审议。在三读时,若有委员对于议案有不同的意见,仍然必须等议案表决后,再提出覆议。三读程序后就要进行全体的表决,若是通过,则送请“总统”在十天内公布,并送交“行政院”执行办理。行政院方面在收到离字“立法院”的要求后,若认为法案难以执行,或有其他问题,在“总统”核准下可提出“覆议”的要求,将法案送回“立法院”重审。
“立法院”接受覆议案后,会召开“全院”的审查会议,必要时会要求“行政院长”到“立法院”说明覆议案的原因。覆议案必须在15天内进行投票表决是否维持原法案内容,如为休会期间,“立法院”应于七日内自行集会,并于开议十五日内作成决议。复议案逾期未议决者,原决议失效。复议时,如经全体“立法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决议维持原案,“行政院院长”应即接受该决议。

Ⅹ 台湾“立法院”为什么总打架

——李敖真没看同胞笑话的意思,只是目睹此情此景也真没法不让人笑出来。 昨儿台湾“立法院”开着开着会又打起起来了,也数不清这到底是第几次群殴了,据说最早的台湾“立法院”打架事件由此可上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对此怪现象中国人看不懂,欧美人同样看不懂,路透社、美联社包括CNN均大篇幅报道了最新一次台湾“立法院”打架,称:台湾“国会”打架事件常有,恶名昭彰;不少“立委”在媒体关注下,越打越起劲,就连食物、鞋子,甚至是椅子都能作为攻击武器。 台湾媒体和民众也怨声载道,言此举“丢脸丢到国外去了”、“纯属错误示范,会教坏小孩。”;而一些致力于“品牌台湾”的人士惟有哀叹,“立法院”打架的画面的四海传扬,让台湾整体的品牌形象再度倒退十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伟人说过的话,通俗易懂;可台湾“立法院”一遍又一遍上演的——“拳头里面出民主”,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在翻阅了一些历史资料,也咨询了台湾朋友之后,比较统一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做秀。包括那一次李敖带着防毒面具在“议会”上喷瓦斯也一样,这一点事后李本人也不否认—— “那时候台湾选所谓的‘总统’,我也是参选人,只得了1.6万票,明明知道会落选,那为什么要选呢?可是这个声音会出来,态度会出来,告诉大家我赞成“一国两制”……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情?肯定有一个特殊的原因,这个原因是经过老谋深算的。我在‘立法院'喷了瓦斯,那个瓦斯头一天晚上还练习过。” 据台湾媒体回顾:当1985年民进党“立委”朱高正跳上“立院”主席台,扯下麦克风那刻开始,“立院全武行”似乎就成为了台湾“国会”殿堂永不下档的重要戏码。大家有样学样,接下来朝野间“立院”攻防战,也动不动就用肢体冲突来解决问题。也就因为如此,这几年看“立委”们打架,民众已经习以为常,台面上打得你死我活,台面下双方握手言和还能吃饭喝酒,讲得白一点,议场如秀场,然而最近一两年双方却是越打越真,越打越离谱了…… 我原以为台湾“立委”之所以打架是为了“捍卫选民的利益”,一位台湾朋友告诉我,那是扯淡!事实上绝少有“ 议员”是真正为了选民的利益而“战”;大部分都是 基于党派的纷争,在辩论中言语的不和甚至相互揭露私生活导致当事各方恼羞成怒,加上对媒体曝光率的追求,最后索性挥拳相向,包括一些女“议员”都敢挥舞着高跟鞋冲上去“打丫的!”。 民主需要有辩论,需要有争议,安静地举手、机械地按表决器与民主有距离,但民主也笃定不该像台湾“立法院”这般“打”将出来——以一种非民主非理性甚至充满暴力的方式追求所谓的“民主”,给公众留下的只有“公权力何在”的疑问。

热点内容
警方去法院 发布:2025-07-27 16:10:05 浏览:385
行政法律责任的风险 发布:2025-07-27 16:08:28 浏览:379
公安执法规范细则2017 发布:2025-07-27 16:08:24 浏览:177
加油吧乔麦社会与法 发布:2025-07-27 16:02:50 浏览:479
北京大学劳动法作业 发布:2025-07-27 15:41:06 浏览:95
药事法规新 发布:2025-07-27 15:34:20 浏览:116
2017会修改劳动法吗 发布:2025-07-27 15:28:23 浏览:12
刑法竞合形态 发布:2025-07-27 15:19:46 浏览:611
瓷砖销售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7 15:10:54 浏览:342
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 发布:2025-07-27 15:09:54 浏览: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