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终审

人民法院终审

发布时间: 2021-11-21 16:36:06

Ⅰ 终审法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终审法院通常是指基於法律规定的某种类事件中,可提供当事人救济的最後一个审级的
法院,许多国家的终审法院被称做最高法院,

Ⅱ 中国内地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几审终审制

中国内地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1、在简易程序中,简单民事案件也会实行一审终审制度。

2、在特别程序中,也可以实行一审终审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2、第一百六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3、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2)人民法院终审扩展阅读

1、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

2、也就是说,地方各级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 权的规定对由它审判的第一审(初审)案件做出判决或裁定以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若同级的检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抗诉。

3、上一级法院有权受理针对下一级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上诉或抗诉,有权经过对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改变或维持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

4、这时,上级法院的第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审级制度的实质是要求审判必须按审判程序严格进行,不得越级审理案件。

5、两审终审制度主要针对发生了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诉讼案件,这里强调诉讼案件,法院审理的案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经过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的诉讼案件,另一类是非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具体争议而请求法院确认一定的事实状态的非诉讼民事案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Ⅲ 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后还有办法申诉吗

不能再申诉。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Ⅳ 法院终审如何再审

法院终审的案件需申请再审。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认为有错误可以上向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也可向同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再审注意事项
1、当事人不服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二审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可以向原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应当通过原高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再审材料。
2、申请再审的当事人为再审申请人,其对方当事人为被申请人。
3、申请再审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应当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允许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
4、申请再审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列举的事由提出;对生效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提出。
再审申请人申请再审应不超过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所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限。
5、再审申请人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一式两份,并按照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再审申请书副本。
6、再审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再审申请人、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列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所及有效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寄地址;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列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有效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邮寄地址;
(2)作出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名称,判决、裁定、调解文书案号;
(3)具体的再审请求;
(4)申请再审所依据的法定情形(须列明所依据的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款、项)及具体事实、理由;
(5)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明确表述;
(6)再审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并写明提交法院的日期。
7、再审申请人除应提交符合前条规定的再审申请书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再审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再审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提交有其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其中委托代理人是律师的,还应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和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委托代理人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应提交法律服务所函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复印件;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的,应同时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的,应提交相关部门的证明函件及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以上人员均应写明电话等便于联系的相关信息。
(2)申请再审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判决、裁定、调解书系二审裁判的,应同时提交一审裁判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3)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主要证据复印件;
(4)支持申请再审所依据的法定情形和再审请求的证据材料。
(5)再审申请人对生效已超过六个月的裁判,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申请再审的,应提供相应证据材料。
提交以上(1)至(5)材料均为一式一份。
8、再审申请人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应使用A4型纸,同时应当附与书面材料内容一致的、可编辑的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和再审申请书的电子文档(以2003版word格式刻录成光盘)。并填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请再审诉讼材料收取清单和送达地址确认书及是否同意采用电子邮件方式送达诉讼文书的确认书。
9、再审申请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者有人身攻击等内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应当依上述各项要求进行补充或改正。
此外,再审申请人还需提供被申请人和其他各方当事人的法律文书送达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

Ⅳ 终审裁定是什么意思

终审判决,裁定是指终结审理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中国,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8条规定:“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终审判决,裁定一经宣布,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必须执行,不得再按二审程序提起上诉或抗诉。如发现其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只能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

对再审案件,原则上由作出生效判决或裁定的人民法院进行再审;少数特别重大、疑难的案件,可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审。

(5)人民法院终审扩展阅读:

我国案件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而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具有强制执行力。

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有:

1、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

2、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中,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所谓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包括:

(1)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如,案件性质不是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犯罪嫌疑人也不是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但在一审中没有实行公开审判。据以定案证据没有当庭质证等等。

(2)违反回避制度的。

合议庭组成人员中及有关人员依法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例如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或者其他应当自行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等。

(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如某审判员在庭审中未允许被告人进行辩护或者最后陈述。未依法为盲、聋、哑、未成年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对当事人。

辩护人关于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申请置之不理或无理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民事赔偿要求未依法受理等。

(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如,不具备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或人民陪审员法定资格的人参加合议庭;实际参加法庭审理的法官与法律文书中署名的审判长、合议庭成员不一致。审判委员会在委员未过半数的情况下研究并决定案件等。

(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Ⅵ 中国内地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几审终审制

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版制度。

两审终审权制度主要针对发生了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诉讼案件,这里强调诉讼案件,法院审理的案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经过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的诉讼案件,另一类是非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具体争议而请求法院确认一定的事实状态的非诉讼民事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6)人民法院终审扩展阅读

两审终审制度的缺陷:

1、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因为,终审法院的级别较低、数量庞大,各个终审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往往千差万别、因地而异。

2、一些终审法院的审判水平相对较低,第一审不当裁判难以通过上诉审得到纠正。

3、不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人情关系的影响。

Ⅶ 最高人民法院一审就是终审,又不能提出行政复议,最高人民法院的二审怎么来的

二审是对于一些棘手的,一审法院裁决不执行,重新上诉的案件准备的

热点内容
经济法司法考试题2017 发布:2025-07-24 10:46:24 浏览:265
浅谈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07-24 10:30:38 浏览:588
经济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发布:2025-07-24 10:30:37 浏览:601
小学生应学那些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24 10:29:00 浏览:169
论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的依据 发布:2025-07-24 10:28:59 浏览:731
厦大劳动法专家 发布:2025-07-24 10:28:16 浏览:291
法学生暑假 发布:2025-07-24 09:45:21 浏览:67
粟法官 发布:2025-07-24 09:41:09 浏览:952
劳动合同法之前 发布:2025-07-24 09:23:54 浏览:466
昆山公司法律顾问律师 发布:2025-07-24 09:04:33 浏览: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