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新闻发言人名单

法院新闻发言人名单

发布时间: 2021-12-23 08:17:40

⑴ 如何做好法院新闻发言人

在世界范围内,政府包括一些大企业和有影响力的社团,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1983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被各机关单位广泛运用。该制度目的在于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权威发布相关政策及重大突发事件信息,释疑解惑等等,进一步提升公信力。如何做好法院新闻发言人工作,必须引起每一位法院新闻发言人认真思考。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2014年,公布了全国四级法院新闻发言人,明确了法院新闻发言人发布有关新闻,表明观点立场、代表法院回答记者提问、关注新闻发布后的效果等主要职能。显而易见,法院新闻发言人的角色相当重要。如何做好法院新闻发言人工作,必须引起每一位新闻发言人认真思考。结合平时学习和新闻发布工作经验,笔者认为:

一是打好三个工作基础。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以科学的新闻观统领发言工作,以成熟开放的心态面对媒体,以方针政策作为应答之本,以娴熟的专业技能实现发言人意图。

理念上要转变。以前是基本不说,现在是必须说。做做说说,说说做做,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是新闻发言人,不是演员,不是上级,不是学者专家,不能谈个人意见,应该认真负责。清楚“我是谁”,才知道怎么做、怎么说。

机制上要健全。新闻发言人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一个团队作战。通常情况下,新闻发言人发言前,要集中本单位集体智慧,认真猜题(记者会问什么问题?怎么回答?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等),模拟排练(同事充当记者提问),做到心中有数。要找一些媒体,让他们按照自己设定的议题提问。

素质上要提高。新闻发言人要多阅读,平时要多看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不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特别是与发布内容相关的信息,要多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法律知识)、媒介素质(新闻传播)、科学素质(求真务实)、语言和知识素质及个人魅力(机智幽默)等。

二是把握四个基本要点。法院新闻发言人其实也是法院与公众互动、沟通的管道。新闻发言中,要把握好四个基本要点:

树立自信(心中有数)。新闻发言人通常要熟悉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了解媒体生态,懂得媒体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懂得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也要知道老百姓想听什么,能抓住重点又不能出错。新闻发言人要懂得法院的立场,熟悉掌握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懂得分寸的拿捏把握,不能把好事说成坏事,各方面要做到心中有数。功课做足了,自信也就有了。没有充分准备就不要发布新闻或信息。

态度诚恳。态度决定一切。热情面对,真诚相待,互相尊重。除了严肃认真,谦和礼貌外,回答问题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随意编造。在与记者互动中,如果确实没有得到授权或是遇到自己不知道的案件,就诚实告诉记者,目前没有进一步的讯息。如果是民众非常关心、媒体记者也非常想知道的问题,可以跟记者约定回复时间。新闻发言人不能给人以不重视问题的印象。

围绕主题。新闻发布会,一般一次一个主题,新闻发布主题是本次发布的中心内容,发布时严格按照发布稿的内容,围绕主题发布,不管什么情况,不得随意发挥,更不得发布与本次发布内容不相干的内容,说自己应该说的。离开主题发布一些内容,你可能再三强调,请媒体不要报道,媒体还是报出来了;不是媒体记者不够意思,是媒体认为你讲的内容,应该让公众知道,所以,发言人应该管好自己的嘴。不回答假设性问题。假设性问题,一般都是陷阱,不能随便回答,贸然回答容易把人绕进去,甚至可能会出错。我们可以这么回答:“这个假设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恕我不便回答”或者“这个假设还没有发生,所以恕我不便回答”等,由此,避开“陷阱”问题。

动作规范。会场布置要严肃、大方、得体,发布台上要整齐,不要放置其他的物品(香烟、手表等)。新闻发言人衣着、发式,手势、姿势都要讲究,不能太随意,注意自身形象。新闻发言人的形象也就是单位的形象。法院新闻发言人,每一次发布时,应该着法官服(警服),不得佩戴饰品,女新闻发言人特别要注意。小问题可能诱发大麻烦。新闻发言人要有相当的表达能力,要根据事件情况,讲话的语速、语调、语气,音高音准都得恰到好处,有亲和力。

三是熟悉五个工作流程。根据平时新闻发布的情况,笔者将新闻发布工作归结为五个工作流程,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前应该熟悉:

预先准备。确定发布内容或主题后,制定新闻发布会方案(内容或主题、议程、时间、地点、发布人、出席领导或单位、邀请媒体等),呈报主管领导审批。

直接准备。筹备新闻发布会材料(新闻发布稿、新闻通篇、回答预案等)和主持词。新闻通篇一般发给记者。主持词主要介绍发布会主题、背景、发布人、议程等内容。提前邀请媒体,接待媒体,布置会场(主席台座次、媒体座次、话筒)等会务。

组织发布。一般地说,法院信息等应由新闻发言人发布。也可根据情况邀请相关领导(法院领导或庭处室负责人)发布信息。发布信息时,应当按照准备好的新闻发布稿进行发布,不得随意发挥。

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负责确定媒体记者提问,负责安排新闻发言人或相关人员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一场新闻发布会,一般回答记者3至5个问题,必要时可以增加。主持人与新闻发言人互相配合,形成默契。

如果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有记者提出要采访(特别是电视台的记者需要录画面),不应该拒绝,接受采访的对象一般应为新闻发言人或单位负责人,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接受记者采访。接受记者采访时,仍要按照新闻发布主题回答问题。

总结反思。新闻发布会后,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单位将有关材料上报法院新闻宣传部门存档备案。同时,新闻发言人和相关领导及有关人员要及时评估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效果,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会不会有次生舆情等,要想深想透,思想上要有足够认识。如有问题,要及时纠正。新闻发布会整个过程,应该全程录像,并建立电子档案。

四是掌握六个处置对策。大家都知道: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话语权决定主导权;引导力决定影响力;软实力决定领导力。新闻发布能较好地引导舆论,新闻发言人发布时,应把握全局。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一般情况下,不要提级发布,就法院来说,哪个法院的事情,就由哪个法院自己发布,其他法院可以同步支持。特别是记者问及其他法院的事情,新闻发言人应该说明情况,可记下记者的联系方式,通知所属法院予以答复,不可越俎代庖。

认真研究,统一认识。针对事件,精心策划发布内容。什么事情,怎么说?特别是要正反两方面思考,自己说的内容,公众能不能接受?会不会次生舆情等。新闻发布稿,思路要清晰(特别是突发事件、问题应对发布等,务必按照“快报情况,慎说原因,速报结果”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要规范、准确。

讲究方法,注意形式。初步统计,有以下九种发布形式,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可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发布手段或形式:新闻发布会;吹风会;发表声明;答记者问;提供新闻通稿;网上发布;在线交流;组织采访;系列发布。

违法违纪,主动表态。遇到干部违法违纪问题,要主动表态,立场鲜明,公布措施和处理结果,消除危害。

虚假事实,及时澄清。涉及法院舆论,要迅速核对,即时交涉,迅速澄清,妥善处理。

记者缠问,重复重复。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常常会遇到记者缠问,作为新闻发言人,更要沉着冷静,切忌随意发挥,信口开河,可以耐心地围绕本次发布的内容,重复、重复、再重复,耐心解释。

⑵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的博客

最高来人民自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的博客
http://sunjungong.home.news.cn/blog

⑶ 2021年新闻发言人名录公布,新闻发言人主要是做什么的

作为新闻发言人必须想方设法地掌握与你的部门相关的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紧接着,你要针对不同的媒体准备不同的资料,喂给它们马上就能“吃”的“新闻”。美国新闻发言人说:“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就是用有助于总统扩展其议程的方式来表述总统的立场和想法,同时也要帮助媒体了解政府在做什么。”
为了做到将自身的信息准确发布的同时又能够满足媒体的品味,作为新闻发言人必须想方设法地掌握与你的部门相关的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紧接着,你要针对不同的媒体准备不同的资料,喂给它们马上就能“吃”的“新闻”。另外,新闻发言人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在高层领导接受媒体访谈前,告诉他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基于对媒体的调查。这时新闻发言人就像一名记者,向高层领导展开一次“预采访”,使得他对每个细节都烂熟于胸。

作为新闻发言人,他首先是所属部门的一名员工,必须坚守自身的立场,应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同时,新闻发言人也要具备记者的新闻敏感,会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如果你有可能被任命为新闻发言人,那么在选择这个职业之前,请你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具备以下特质或潜力:坚定的信念;对本部门业务具有全局感;具有搜集、整理、提炼信息的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快速起草文字的能力;掌握新闻媒体的基本运作规律;具有可信度和一定的亲和力;仔细倾听和理解的能力;思维敏捷,具有临场应变能力;乐于同各类人,特别是记者沟通;表现同情、热情和耐心的能力;在很大压力下保持冷静的能力;精力充沛,能进行长时间工作。

⑷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有那几个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 郝赤勇

⑸ 中国历任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都有谁

我国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自2007年9月设立后,共有6位发言人,分别是:胡昌明、黄雪平、耿雁生、杨宇军、吴谦、任国强。

⑹ 法院新闻发言人 副庭长哪个大

行政级别上,副庭长肯定大。但实际上,新闻发言人的地位一般都是仅在院长之下的,一般来讲往往都要比前者高。

⑺ 法院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

召开“醉驾入刑”一周年审判工作
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
一、策划背景
在“醉驾入刑”近一年来,对我县已审结或正在审理中的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情况、类型、危害程度等进行梳理、分析, 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知法、守法、懂法。
二、策划目的
1、旨在进一步宣传法律,提高普法知晓率,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法院的审判动态,起到震慑“醉驾”肇事者,警示教育他人的作用。
2、通过告诫人们酒驾、醉驾的社会危害性与犯罪的高成本性,以进一步营造守法、文明驾驶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甚至犯罪的发生。
3、通过各类媒体的积极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从而以审判促进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审判促和谐。
三、活动组织 1、筹备阶段 时间:4月中旬
工作内容及分工:准备近一年来危险驾驶罪的审判数据,分析案件类型、成因,抓好典型案例。
(1)与我院新闻发言人沟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与刑庭就新闻发布会所需素材进行讨论并执笔 (3)就媒体可能提问的部门加以预测、归纳、整理 (4)确定邀请媒体及嘉宾人员名单

策划书写作策划书格式策划书写作技巧项目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活动策划书

(5)制作活动宣传材料
(6)制作发布会现场背景板、横幅、嘉宾席设置等 2、执行阶段(新闻发布会当天) 时间:4月下旬 地点:法院
内容:向外界介绍近一年来我院危险驾驶罪审理工作 流程: (1)会场布置
(2)受邀媒体工作人员入席 (3)与会人员入席
(4)主持人介绍相关情况及现场嘉宾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提问环节 (7)主持人宣布结束 (8)发放活动宣传材料 3、总结阶段
(1)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向媒体发通稿,关注后期稿件采用情况及舆论反应。
(2)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

⑻ 保监会公布保险行业新闻发言人名单及联系方式是真的吗

央广网11月8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主动回应市场关切,强化社会舆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提升保险监管和行业透明度,保监会近期推动保险行业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并于11月8日向社会公布了保险行业新闻发言人名单和联系方式。据悉,此次公布的名单包括了保监会和36个保监局、中国保险保障基金责任有限公司等9家会管单位、209家各类保险机构在内的316名新闻发言人及其联系方式。
今年5月,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保险行业要健全新闻发言人工作机制,打造高素质新闻发言人队伍,不断推动新闻发言人工作规范化。鼓励各单位通过新闻发言人解读重要政策法规、权威发布重要信息、积极接受媒体采访,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强调新闻发言人要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创新新闻发布形式,扩大信息传播受众面,提高保险新闻影响力。要求各单位加大新闻发布协调力度,加强与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联系,支持和参与保险行业新闻宣传工作平台建设。强调各单位要加强新闻发言人履职条件保障,为新闻发言人配备必要的工作资源,强化培训交流,提升新闻发言人履职能力。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加强新闻发言人工作,有利于促进监管部门信息公开,提升保险监管公信力;有利于推动保险公司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防范保险行业声誉风险;有利于促进全行业不断深化公众宣传,树立保险行业良好形象,为加快现代保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新闻舆论支撑。
下一步,保监会将加大全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力度,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评估,通报各保监局、保险社团组织新闻发言人相关工作情况。同时,探索把各保险公司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新闻发言人开展新闻发布的情况纳入声誉风险监管评价,推动全行业新闻发言人工作落到实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⑼ 被列入失信人员条件

  • 【条件】:

  1.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2.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3.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4. 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5. 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6. 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热点内容
法律知识申论热点 发布:2025-07-03 10:41:38 浏览:679
两份刑法 发布:2025-07-03 10:41:36 浏览:719
村民法制学校 发布:2025-07-03 10:35:55 浏览:238
道德与法治之纸醉金迷 发布:2025-07-03 10:35:48 浏览:164
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主体重合 发布:2025-07-03 10:25:29 浏览:12
如何避免签名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3 10:24:47 浏览:325
民法典捍卫 发布:2025-07-03 10:12:09 浏览:806
劳动法关于补贴的规定 发布:2025-07-03 10:02:12 浏览:844
武汉追债律师 发布:2025-07-03 10:00:04 浏览:605
常熟法治史 发布:2025-07-03 09:39:40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