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力赔偿法院怎么执行
① 如何判定有无赔偿能力确实没有赔偿能力法院如何执行
无偿还能力--等待有财产再执行
小包工头,去年转包一活,后发生事故--如果是工程质量出问题导致人身、财产伤亡。构成犯罪的绝对会判刑
PS:拘役是有期徒刑的一种
② 赔偿方因年龄大无能力赔法院将如何执行
如果执行的内容是财产,那么法院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迫使被执行人拿出财产。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任何法院都是没有办法的。
③ 因交通事故赔偿没钱赔 法院怎么强制执行
暂时没有现金,可以与对方协商,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即使协商不成,对方起诉到法院并胜诉了,也可以就执行达成和解协议,但以后如果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1、申请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执行和解。《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3、提取收入。《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④ 无能力赔偿法院的判决后果怎样。
1、法院判决生效之后,如果你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另外如果你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你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你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4、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5、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2)《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⑤ 民事案件无能力赔偿法院会强行执行吗
法院强制执行就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共有以下九种。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支付迟延履行金;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如果你爸确实没有偿付能力,法院可能也无法执行。
子女没有偿还父亲债务的义务。
从你所诉房子问题,如果你家中仅有一处老房子,无其他合法居所,并与家人共同居住的话,法院也应在执法过程中人性化执法,要考虑到你们家最低生存保障的问题,可能不予执行。
如果你爸不赔偿的话,可能要面临司法拘留。虽然子女没有偿还父亲债务的义务,但作为子女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拘留啊,可以与对方进行协调一下,争取对方的谅解,适当地进行赔偿。
⑥ 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对方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也没有其他第三人可以代为履行的,执行申请人可以在将来发现被执行人财产时随时申请执行,并且不受执行时效的限制。
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民诉解释》第五百一十七条 债权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继续执行的,不受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拓展资料:
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执行人。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
债权人、债务人和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执行程序或执行行为不当的,可以提起执行异议(引用词条)。
债务人和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不应对其或其拥有的财产性权利进行执行,并要求排除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行为的,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引用词条)。执行异议之诉是2012版《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后增加的诉讼种类。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是不同的两个程序。前者异议程序为异议--裁定--复议,后者程序为异议--裁定--起诉。
⑦ 没有能力偿还债务,法院已经强制执行了,我应该怎么办
可以与申请执行人协商慢慢偿还,也可以由法院终止本次执行程序,待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恢复执行。
⑧ 对于民事诉讼赔偿无能力执行的问题
你这个主次责任是交警大队判的吧,交警大队的判罚不具备直接的法律范畴,他们是以协商解决为主。实际上鄙人感觉此类事故的处理是有一定的漏洞的,如果是一开始就按照法律程序,当时的现场勘查图都必须是非常精准的(而不是以民事的方式拿个小本子画上两笔),证据应当还得包括监控录像。这扫把超出20公分就成了次责,有点匪夷所思,超驶的人眼睛在看哪里?前面的人总不见得走一步回头看一下?另外,诉讼过程中是不是要请律师的?如果是,就请个好点的律师(好好研究下这20公分以及路宽、路况、路障、起因等等因素);因为诉讼判决才是最终的、具备直接法律效应的;至于怎么判,现在还真无法预测,要看律师发挥和法院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