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凡尔赛

法院凡尔赛

发布时间: 2022-02-18 16:07:50

① 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皇帝是谁

法国大革命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1799年在法国发生的一场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一起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背景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0年 - 1774年),由于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不断遭到各种抨击。这形成了思想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3个等级: 天主教高级教士 封建贵族 资产阶级和农民 革命爆发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时,代表法国3个等级三级会议已经有160年没有召开。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于是路易十六关闭了国民议会,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决议无效,命令三个等级的代表分别开会。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次日,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斯第监狱,释放政治犯,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 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资产阶级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 ,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国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地位。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议会中君主立宪派起主要作用。制宪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规定以赎买方式废除封建贡赋。 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国王再次筹划利用雇佣军推翻制宪议会失败后,王室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宪议会废除了亲王、世袭贵族、封爵头衔,并且重新划分政区。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制宪议会还没收教会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统治而归国家管理,实现政教分离。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由于路易十六的王后、奥地利皇帝的妹妹玛丽·安东尼特泄露军事机密给联军,使法国军队被打败,联军攻入法国。1792年7月11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以无套裤汉为主体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运动的高潮。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领导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

② 路易十四为法国做了哪些成就呢

今天我要讲的历史的事情,是法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君主。他在历史上有太阳王之称。通过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对法国历史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

他能有这样的成就?其实与他执政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的执政的方法。他坚信,构成君主的伟大和尊严。虽然说是手中的权杖,但其实是使用权证的方法。

他就是法国的路易十四。

那我们先从他颠沛的少年时说起吧。

另外呢?路易十四又向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家开战。这样太阳王的威名就传遍了欧洲的大小国家。

路易十四是最后的一次战争,也是针对西班牙的。通过这次战争以后,法国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消耗,虽然最终路易十四的孙子当上了西班牙的国王。但是法国已经频于崩溃的边缘。

虽然说路易十四一生取得了伟大辉煌的业绩,但是战争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一次次的精疲力尽的战争。让路易十四成就了个人的荣耀,也让他逐渐的走向了灭亡。

③ 大型凡尔赛节目,失败者的快乐你想象不到,这年头我连失败者都不配做了吗

到目前为止, 《同一屋檐下》已更新了十多个问题,来到这里过“共享”生活的业余爱好者都被定义为“失败者”。共同租房后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很难做,但是离别时,他们甚至不用说 再见。 大型业余表演,比名人八卦更有耐性。 节目中的所有业余爱好者都有剧本,一个人在观看尴尬的聊天后几乎是一张手牌,而陌生人聚在一起的牵强的理由则更有剧本, 充满套路,。 由于它不是一颗恒星,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即使很难折腾,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因此,抛弃了青年社区存在的各种问题,明星们正在讨论它,这很有趣。

如果这是该节目要表达的不同年轻人的真实生活样本,请使用“凡尔赛”方式显示年轻人的学习,就业,本地家庭问题,甚至是试图融入社会的年轻人的所谓生活条件 进入大都市。 如果是这样,那么,更多的普通年轻人应该去哪里呢? 如果这些年轻人在公寓里都是失败者。 那我只能说,这个“失败者”的幸福不是我能想象的。

④ 纽伦堡国际法庭与东京国际法庭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

就是第二领导集团
战犯
参与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犯有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违反人道原则等严重罪行,被认为是战争犯罪。

战争犯罪的组织者、教唆者、领导者和共犯者称为战争罪犯或战争犯罪分子,简称战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A.希特勒、B.A.A.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都是首要战犯。

过去,西方传统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把战争犯罪局限于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的罪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提出审判和惩处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问题。1919年 1月26日,在巴黎和会上成立了战争责任问题委员会。《凡尔赛和约》(1919)第227条规定,把德皇威廉二世作为主要战犯之一,交付国际法庭审判。但是,由于荷兰政府拒绝引渡,审判未能进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日、意法西斯帝国主义者的暴行,激起了全人类的义愤,从而促进了在国际法中建立惩治战争犯罪的国际责任制度。1943年10月30日,苏、美、英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作了关于追究和惩治法西斯战犯的决议。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在伦敦签订了《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家主要战犯的协定》及附件《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6年 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公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在管辖权与总则部分规定,下列各种行为,或其中之任何一种行为,皆属于战争犯罪:①危害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或从事一种侵略战争或一种违反国际条约、协定或保证的战争,或参加为完成上述任何一种战争的共同计划或阴谋。②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包括谋杀及为奴役或其他目的而虐待或放逐占领地平民,谋杀或虐待战俘或海上人员,杀害人质,掠夺公私财产,毁灭城镇或乡村或非基于军事上必要的破坏,但不以此为限。③违反人道罪:即在战前或战时,对平民施行谋杀、歼灭、奴役、放逐及其他任何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的、种族的或宗教的理由,而为执行有关于本法庭裁判权内的任何犯罪而作出的迫害行为,不问此种行为是否违反行为地所在国的国内法。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还规定,被告的官方地位,即不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政府部门之负责官吏,均不应成为免除或减轻惩罚的理由;政府或上级命令,也不应成为免除被告责任的依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也有类似的规定。

根据伦敦协定和欧洲、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在纽伦堡、东京分别对德、日法西斯战犯进行了审判。

1946年联合国大会第95(Ⅰ)号决议一致确认“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及该法庭判决书中所承认的国际法原则。”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根据联合国大会第 117(Ⅱ)号决议编纂的这些原则称为“纽伦堡原则”。196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领域庇护宣言》宣布,犯有危害和平罪、战争罪或违反人道罪者,不得援用请求及享受庇护的权利。196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战争罪及违反人道罪不适用法定时效公约》,规定对战犯的追诉,不受时效的限制,大会要求引渡那些犯了罪而没有受到审判的战犯。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对战犯的包庇、纵容,上述规定未能认真执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日本的许多重要战犯,由于美国的包庇而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在中国,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战犯未进行认真的揭发、审判和惩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曾提出谴责和抗议,并于1945年8月在延安公布了日本侵华战犯名单。1956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于同年 6月 9日至20日,分别在沈阳、太原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
参考资料:http://lawii.com/index.php?title=%E6%88%98%E7%8A%AF

⑤ 路易十五的人生阶段

1710年2月15日路易十五出生在凡尔赛宫,当时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仍然在位。他是勃艮第公爵路易和玛 丽-阿德莱德·德·萨瓦之子。
玛丽-阿德莱德是一位非常活泼的女子,她深受老国王路易十四的喜爱。并且这对年轻夫妇相互深爱(这在凡尔赛宫廷里是个相当异常的情况),这使老国王的宫廷恢复活力并成为了凡尔赛吸引力的中心。
路易十五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哥哥布列塔尼公爵路易。勃艮第公爵是路易十四唯一的儿子王太子路易的长子。勃艮地公爵有二个弟弟:Berry公爵查理和很快成为腓力五世(西班牙)的安茹公爵腓力。
因而,在1710年,路易十四有大量男性后裔:一个儿子, 三个孙子和二个长重孙。但是,戏剧化的事件改变了皇家的结构。
在1700年,安茹公爵继承祖母(路易十四的妻子,西班牙公主)的王冠,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在随后的西班牙连续战争中,腓力不得不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英国不愿意看到将来西班牙及其殖民地与法国被团结在一位唯一国王之下。
腓力权力的放弃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路易十四有许多其它男性后裔。但是,在1711年4月伟大的王太子突然死了,勃艮第公爵成为了王位继承人。
然而一年后,精力充沛的玛丽-阿德莱德患了天花(或麻疹) 并在1712年2月12日去世,这使老国王路易十四非常沮丧。勃艮第公爵极度悲痛于爱妻的死亡,一个星期之内死于同样的疾病。在勃艮第公爵死亡的一个星期之内,这对夫妇的二个孩子也被病毒感染。长子布列塔尼公爵,虽然医生一再的对其进行放血治疗,但他还是在1712年3月8日过世。他的弟弟路易十五被他的家庭女教师Madame de Ventadour保护,她坚决地禁止医生对这个年幼孩子的放血治疗并在他的病症期间亲自照看。最后1714年Berry公爵,王太子的第二个儿子也过世了。
因为在三年内路易十四失去了四个男性后裔,王朝的命运取决于一个四岁的男孩的生命。如果男孩死了,王位会传递到路易十四的侄子,王太子的首位表兄腓力二世。但是极有可能腓力五世会谴责条约凭什么逼迫他放弃了法国王位,并且将必然导致一场主要欧洲战争和法国内战。
年轻的四岁男孩肩上的重任非常明确,并且他的生命在每一分钟都仔细监护。而且,这个年轻男孩是一个孤儿,没有活着的兄弟姐妹,没有伯父或伯母(除了从未见面的在马德里的腓力五世),并且没有第一代表兄(除了那些在马德里的)。这个家族背景塑造了以后许多国王的性格。 1715年8月,路易十四死于坏疽。在8月26日他叫他的五岁的重孙子路易对他的床边对他说了以下著名的话:“我的孩子,你将成为是一位了不起的国王。不要像我一样喜欢建筑和战争。相反,设法与你的邻居和平相处。给上帝你所应该给的。总是遵循好的建议。设法免除人民的痛苦,而这正是我所没能做到的。”六天以后,统治了法国超过70年的人去世了,并且路易十五立刻成为了法国的新国王。
摄政者在巴黎的宫殿大皇宫(Palais Royal)里处理国事。年轻的路易十五被转移到位于巴黎东边7公里的万森讷森林里的中世纪万森讷城堡的寄居地,那里的空气被认为比在巴黎的卫生和健康。在以后摄政期间他被转移到巴黎中心靠近巴黎皇室的图勒利宫。
在1717年,七岁的国王与他的家庭女教师Madame de Ventadour分开,由负责他的教育的缅因公爵照看,在André-Hercule de Fleury (以后成为弗勒里红衣主教)的协助下,辅导年轻国王。Duke Villeroi 管理年轻的国王。Villeroi公爵是一个年老和自负的朝臣,他爱显示他的学生有礼和天分。年轻的国王在没有穷尽的公开仪式期间必须学会掩藏他的感觉和他的天生的胆怯。他在公众面前的一生显露了冷淡的态度和权威的气质,同时也喜欢为私有的空间和亲密的圈子——简而言之是一种接近私有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他的家庭教师弗勒里与有名的教授譬如地理学家Guillaume Delisle一起给了他优秀教育。路易十五有一种极端好奇和虚心的个性。他是一个有折衷口味的热心读者。人的启蒙时期,喜欢科学和新技术。他推动了在法国大学创建物理部门(1769年) 和机械部(1773年)。弗勒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并且象国王一样神秘而又和蔼可亲,路易深深地敬佩他,并且他对国王以后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腓力,向路易十四执政时期被剥夺了权利的第二阶层 (贵族) 寻求支持。他建立了所谓polysynody (1715年 9月15日),允许贵族参加政府。他在1717年结束了与大英帝国的三方联盟。该联盟阻止腓力五世在路易十五死后继承王位。面对在政府事务中贵族统治的经验的安全不足,摄政者恢复在路易十四统治下政府的国王统治,并且在1718年恢复了国家秘书。Cardinal Dubois得到摄政者的密切信任,1722年任命为首相。为重新补充法国国库,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原始的财政实验,约翰法律是其中著名财政系统。财政泡沫最终破产并导致了许多贵族的破产。
在1721年,路易十五和他的表妹,腓力五世的女儿Marie-Anne-Victoire订婚,十一岁的国王对于他的未婚妻来巴黎没有什么兴趣,只有三岁的西班牙郡主使他感到乏味,并在四年后推掉了婚约。
在1722年6月年轻国王和法院回到了凡尔赛,他们将在那里停留到王朝的终结。同年的10月,路易十五正式在兰斯大教堂加冕。
在1723年2月15日,他已经十三岁了,巴黎最高法院宣告国王成年,由此结束摄政。国王留下奥尔良公爵负责国事。奥尔良公爵在1723年8月红衣主教迪布瓦死后成为首相,在同年的12月他也离开人世。
在弗勒里的建议下,路易十五任命他的表兄弟波旁公爵,孔代王子,取代已故的奥尔良公爵。 在波旁公爵控制之下国王对政府的决定没有任何影响。政府暗地受到投机商和轮车经销商比如É. Berthelot de Pléneuf和银行家J. Pâris-Duverney一组人的影响。
波旁公爵为年轻国王的健康担心,不是出于关心国王或朝代的未来,实际上出于防止奥尔良家族(最近的摄政者) 在国王死后登上王位。波旁公爵把奥尔良家族作为他的敌人。
国王是相当虚弱的,而且多种警示告诫他要注意他的生活。西班牙郡主太年轻以至于不能生育出继承人。因而与西班牙敌对的波旁公爵把郡主送回西班牙并着手选择一位年龄足够产生继承人的欧洲公主。
最终,机会指向了21岁Marie Leszczyńska,她是斯坦尼斯洛斯一世(倒台的波兰国王)的女儿。这位带着她的父亲的不幸的可怜公主,仍然可以说是善良的,并且相当迷人。并且她的家族从未与法国皇家混血,她会带着新的血液进入法国皇家。她的父亲相对低的地位能确保这个婚姻不会使法国因必须选择另一个皇家法院而陷入外交窘态。1725年9月举行了婚礼。年轻国王立刻爱上了比他大七岁的新妻子。但是,最强有力的国王与这样低等级公主的结合被欧洲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适和不庄重的。
1726年国王已经十六岁了,所有人都注意到自从结婚后,国王得到了健康和权力。他罢免了极端不得人心和正在准备与西班牙和奥地利作战的波旁公爵。取而代之,他提拔以前的家庭教师红衣主教弗勒里担当首相。 红衣主教弗勒里从1726年直到他在1743年死亡,他在国王的授意下统治了法国。尽管有一些国会议员和詹森教派信徒不安分,这还是路易十五统治期间最和平和最兴旺的时期。路易十四统治的末期财政和人力遭受了损失,这使得弗勒里的统治趋向和平和秩序,这被史学家视为“恢复”时期。很难划分国王在弗勒里内阁中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国王持续地支持弗勒里反对法院和部长的阴谋。
在财务官员Michel Robert Le Peletier des Forts (1726年——1730年)和Philibert Orry (1730年——1745年)的帮助下,弗勒里稳定了法国货币(1726年) 和最终设法平衡了财政预算。经济发展是政府的一个主要目标:改进交通,完成圣昆廷运河(连接瓦兹河和索姆河) ,1738年以后又延伸到埃斯考河和荷兰,并且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国家公路网系统。国立桥梁和道路学校由国家设立,修造的现代的平直的高速公路开始由巴黎到达法国遥远疆界,典型的星型样式至今仍然是法国国道网络主要部分。到18 世纪的中期,法国有世界上最现代和最广泛的公路网存在,并且大部分高速公路至今仍然使用。商务委员会和商务局刺激了沿海贸易,在1716年到1748年年间,法国对外沿海贸易额从0.8亿增加到3.08亿“里弗”。但是,强硬的科尔贝法律(预示着“统制经济”) 妨害了工业发展。
专制君主制的力量体现在镇压詹森教派信徒和高卢主义的反对上。麻烦由巴黎圣梅达墓地开始(一组詹森教派信徒假装奇迹发生在这个坟园)到1732年结束。另一方面,在“流放”139 位各省的国会议员后,巴黎的“最高法院”必须记录教皇公牛“唯一圣子”并且被禁止在将来审理宗教案件。
海外,弗勒里以所有的代价寻求和平,反对战争。他的和平政策以与英国联盟和与西班牙和解为基础。在1729年9月,王后的第三次怀孕终于生产了一个男婴——路易,法国王太子,他立即成为王位的继承人。一位等候已久的继承人的诞生,填补了自1712年以来王朝继承人的空缺,带来了法国社会各个层面和欧洲王室的极大欢迎。这对王室夫妇当时非常团结和相爱, 并且年轻国王非常受欢迎。一位男性继承人的诞生同时缓解了和西班牙的持续危机和可能的战争风险。
在1733年,尽管弗勒里的政策以和平为主,但国王争取到法国外交部长Germain Louis Chauvelin (1727年——1737年)的支持,干预波兰的连续战争以恢复他的岳父斯坦尼斯洛斯一世在波兰人王位。法国也希望从洛林公爵[ (神圣罗马帝国)弗朗索瓦三世 ]手中得到一直垂涎的洛林公国,当时弗朗索瓦三世被认为将和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的女儿玛丽亚·特里萨结婚,这造成奥地利的势力紧挨法国边界的危机。半心半意的法国在东部的干预无法扭转战争的路线,并且斯坦尼斯洛斯一世也不能恢复他的王位。但是在西部法国军队迅速地侵占了洛林,并且在1735年初就控制了局面。在维也纳条约( 1738年11月)中,斯坦尼斯洛斯一世得到了洛林公国以补偿他波兰王位的损失,而这个利益在他死后通过她女儿的继承权转移到法国。而弗朗索瓦三世成为托斯卡纳大公国的继承人。与路易十四时期相比,这次战争花费很少,并且是法国外交方面的成功。洛林的土地(1766年斯坦尼斯洛斯一世死后) 将是法国法国大革命前大陆最后的领土扩展。
在这个有利结果之后不久,法国的斡旋开始在奥地利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之间,导致贝尔格莱德条约(1739年9月) ,战争以对土耳其帝国有利的情况下结束,从16世纪早期,土耳其帝国就是法国的一个反对哈普斯堡皇室的传统盟友。以此,在1740年土耳其帝国的更新标志了法国在中东的贸易霸权的投降条约。在所有这些成功以后,路易十五作为欧洲的裁决者的声望达到最高点。
在1740年,皇帝查理六世死亡和他的女儿玛丽亚・特里萨继位,开始了欧洲的奥地利连续战争。年老的弗勒里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对战争,并且国王在法院给了反奥地利派的强大的压力——他与普鲁士结盟,于1741年参与了战争。战争持续七年,法国转变成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战争状态。弗勒里没有看到战争结束,死于1743年1月。国王仿效前辈路易十四,决定从此没有首相的统治,由此开始他的个人王朝。 路易十四给法国遗留了财政的混乱和普遍的衰落。不幸地,路易十五没能克服这些财政问题,这主要由于他的优柔寡断和不守承诺。更糟糕的是,路易似乎意识到反君主政治力量在威胁他的家族的统治,但是仍然没有做什么来阻止它。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路易甚至预言道:“在我们之后,洪水将至(Après nous,le déluge)。” 一个严酷和准确的预言,是路易十五唯一的预警措施。
国王路易消费了很多精力在对妇女的追求中。他与玛丽的婚姻带来了许多孩子(参见下面),但国王持续地(和声名狼藉地) 不忠于她。他的许多情妇,像蓬帕杜尔夫人和前妓女巴莉夫人,象国王一样闻名于世,并且他和Mailly-Nesle五姐妹的风流韵事也被载入史册。在他的晚年,路易更偏好年轻女孩,在著名的鹿苑同时保留数个女孩。 起初他普遍地为人称作受人喜爱的路易十五(Le Bien-aimé),当1744年在梅斯他重病时,整个国家为他的康复祈祷。但是,他软弱和无效的统治导致了王朝的衰弱和法国大革命的趋向高潮。普遍认为君主制是被路易私人生活的丑闻动摇的,并且在他的生命的最后,他成为了最可恨的路易十五。在1757年1月5日,刺客 Robert Damiens 混入凡尔赛用小刀刺中他的一侧。
1743年,法国参加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路易的统治期间得到了科西嘉岛和洛林,但是在和英国的七年战争后失去了巨大的法国殖民地。巴黎条约(1763年) 结束了七年的战争,这个条约是法国君主制时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国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西岸。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法国的对外策略黯然失败,它的声望也显著下落了。 由于路易十五的儿子路易 (法国王太子)比他早死九年,路易的孙子登上王位,成为路易十六。
对财政的管理不善和他招人非议的私人生活的破坏了整个法国君主制,并且路易十五统治时期的问题会困扰和最终摧毁他的后继者生命——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
路易的另外两个孙子也成为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

⑥ 世界政治体系有哪些比如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大体系之相同点
①背景:均由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大规模战争而引起召开重大国际会议,并签订一系列条约文件为基础,导致各种基本力量的配置,布局暂时平衡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维也纳体系是在欧洲反法同盟国家战败了拿破仑军事帝国之后,战胜国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在维也纳会议上确立起来的,会议签订了《最后议定书》,根据英,俄,普,奥力量的对比,在恢复法国大革命前旧封建秩序的政治基础上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均势协调关系.凡—华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通过1919年的巴黎和会签订的《巴黎和约》(对德,奥,匈,保,土和约的总称)及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暂时缓和了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协调了它们在东西方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进行了三次重要会晤:1943年德黑兰会晤,就加速击溃德国及战后世界和平问题进行了磋商,签署了《德黑兰宣言》等文件;1945年初雅尔塔会晤的中心议题是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安排,会后发表了《克里米亚会议公报》,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一致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勾划了战后国际格局的主要轮廓;1945年7,8月间的波茨坦会晤主要讨论了战后对德处置及欧洲重建的问题,签订了《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这样,在三次三国首脑会晤和其他一系列会议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的世界新格局——雅尔塔体系.
②性质:均具有一定的反动性.
维也纳体系中,欧洲反动君主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凡—华体系中具有浓厚的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气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未能得到充分保护;雅尔塔体系中,美英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期的"冷战",遏制,打击社会主义力量,并采用"和平演变"战略进行颠覆.
③作用:均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局面.维也纳体系(1815—1848年),凡—华体系(1922—1936年)和雅尔塔体系(1945 1991年)三大体系存在之时,从世界范围来讲维持了几种力量的暂时平衡,均未发生大规模的正面的激烈冲突,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其间,各种力量暗自消长,甚至重新组合,最终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打破原有平衡,使体系瓦解,世界出现紧张动荡局面.
④依靠力量:均有一区域性或国际性的组织来维持这种体系所确定的秩序.
维也纳体系所依靠的是1815—1830年的"神圣同盟",先由俄,普,奥组成,后来,英,法等大多数欧洲国家相继加入,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军事补充;1920年在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下成立却被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确保了它们的既得利益,是维护凡—华体系的工具,到二战后的1946年解散;雅尔塔体系中的联合国是在打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后的1945年10月成立的,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至今仍对维护世界和平,平衡各种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⑤意志倾向:三大体系中均存在大国意志.
维也纳体系中,俄,英,普,奥起主要作用,俄国通过控制"神圣同盟"成了"欧洲宪兵",英国则利用俄国牵制法国,维持欧洲均势;凡—华体系中,美,英,法,意,日限制德国东山再起,反对苏俄,维持列强的殖民统治,对东西方政治经济有重大影响;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分别在资本主义阵营和人民民主阵营各执牛耳,施加影响,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和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便是例证.三大体系中,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都不同程度地遭到蹂躏与践踏,维也纳体系中的波兰,另两大体系中的中国均是受害者.
⑥内不稳定性:三大体系内部均存在复杂矛盾并最终导致其崩溃.
列强根据自己的意志构筑的维也纳秩序大厦中,由于既未考虑变更了的生产关系和20多年来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风暴,又未考虑各民族要求自由和独立的强烈愿望,这些都孕育了冲突的种子,终于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彻底瓦解.凡—华体系所确定的欧洲和亚太地区新秩序中,既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又有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既有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又有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首先打破了华盛顿会议所确定的亚太地区格局;1934年希特勒扩充陆军,次年进军莱茵不设防区,完全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凡—华体系崩溃.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大国与小国间的利益冲突,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严重对立导致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1989年东欧巨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华约"解散和前苏联解体,雅尔塔两极格局最后终结.
二,三大体系之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维也纳体系产生并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正在确立,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正在进行激烈斗争的19世纪上半期;凡—华体系产生并存在于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激烈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社会主义运动已在俄国取得胜利并有一定发展;雅尔塔体系产生并存在于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激烈较量,社会主义于资本主义严重对立的20世纪中后期.
②世界影响:维也纳体系维护的是封建统治秩序,反对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渡,阻碍社会进步;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中虽有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倾向,但它们在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及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维也纳体系可比的.
③利益中心:前两个体系均以欧洲为中心:维也纳体系基本上是以俄,英为首确立的欧洲区域性的格局,凡—华体系以美,英,法为首,它虽调整了列强在世界东西方的利益关系,但仍是以欧洲为其政治,经济活动的主要舞台.二战后,德国战败,英,法被战争搞的精疲力尽,中西欧实力雄厚,影响巨大的大国不复存在,旧的传统上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宣告终结,以美,苏两大国为首,以"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建立为标志的两极化格局形成,这就是雅尔塔格局.

⑦ 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是谁

倪征澳

⑧ 800字作文对公开审判的法院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法,你一如巍峨青山的庄严;你亦如古老长城的宏伟;你更如凡尔赛宫殿的辉煌与肃穆;你……
从青天衙门到人民法院,从古至今,不变的是法,不变的是刑。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人人都知道触犯法律是要接受惩罚的。虽然如此,但是还有许多人去触犯法律。
几年前,一个仅有七八岁的小男孩被他爸爸的两个好朋友骗到山坡上,原来那两个人早已染上了毒品,在无可救药的情况下,他们想利用这个小男孩得到一笔金钱来吸毒,于是他们就向小男孩的家里打电话,叫家里拿钱来赎回儿子,但是,小男孩的父母还没赶到,他们就用绳子活生生地勒死了一个无辜的生命。当小男孩的父母和警察赶到现场时,小孩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只见小男孩的两手深深地抓在泥土里,并且带有鲜血的指甲都向上翻了起来,绳子还紧紧地勒在他的脖子上,看到这种残忍的情景,他的母亲晕了过去。由此,许多家长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如此遭遇。虽然这两个人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但是他们这种恶劣的行为,却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他们犯下的错误,警示了我们这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年朋友,并且告诉了我们从小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做一位社会的好公民。

⑨ 请分析国际法经典案例“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案”。

本案审判主要涉及惩治战争罪行问题。国际上惩治战争罪行问题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同盟国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组织军事法庭追究战争的主要责任者的责任,试图要将德国元首和政府高级负责人交付国际审判。但由于种种缘故致使惩治战争罪行的设计终成泡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了惨不堪言的灾难。所以联合国家(向德、意、日作战的国家)通过它们达成的协定和声明表明了惩治战争罪行的决心,并以建立国际军事法庭实现了这一决心。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实践不仅开创了审判战争罪犯,惩治战争罪行的国际范例,而且发展了战争法。一是它确定了战争罪行的概念和性质。不仅把破坏和平行为、违反战争法规的行为和反人道主义行为定为犯罪行为,而且确定这些行为属国际犯罪行为。二是确立了追究战犯个人刑事责任的原则。本案所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被其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宪章及按该宪章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再次付诸实践,并获得1946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95(1)号决议的肯定,被概括为七项原则。联合国大会还在1968年的决议中进一步宣布战争罪犯无权要求庇护和不适用法庭时效原则。

热点内容
2019劳动法一周上六天班 发布:2025-05-23 07:32:30 浏览:212
药酒中非法添加药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3 07:24:38 浏览:843
道德文化内容 发布:2025-05-23 07:23:24 浏览:905
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文号 发布:2025-05-23 07:23:21 浏览:794
不道德行为有哪些 发布:2025-05-23 07:21:14 浏览:647
劳动法英文教材 发布:2025-05-23 07:13:09 浏览:84
凯瑞文法学校 发布:2025-05-23 07:11:33 浏览:731
法治政府的内容是什么 发布:2025-05-23 07:07:56 浏览:739
社会与法栏目组父与子第三季 发布:2025-05-23 07:07:00 浏览:591
新的移民法 发布:2025-05-23 07:01:08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