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的内容是什么
① 什么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是与专制国家相对立的,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而形成的理想状态。法治国家的条件标准是通过法律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良法的治理;通过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利制漏源迹约的国家权力关系;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确立普遍的司法原则,司法独立等。法治国家的形式标志是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专门化的法律职业。
3、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是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② 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准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标准,共有六个层面、24个字,那就是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2.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
3.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4.服务型行政执法整体推进;
5.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标准,共有六个层面、24个字,那就是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治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治政府。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③ 法治政府的内涵
法治政府的内涵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维权。
1.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则
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公平、公开、公约、公共参与五个方面。
其中,公正是指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依法进行,不得违背法律的规定;公平是指政府要保障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偏袒任何一方;公开是指政府的决策和行政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公约是指政府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规定;公共参与是指政府在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5.法治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法治政府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是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政府要在依法行使职权的基础上,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并承担应尽的监管职责,确保社会秩序和法律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