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在法院多久开庭
A. 请问离婚诉讼第一次开庭一般会需要几个小时
案件情况难易程度不同,第一次开庭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会在一个小时至三个小时之间。
现在,我国有两种开庭方式,分别为网上开庭和现场开庭。而网上开庭的诉讼程序与现场是一样的,都需要遵守《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一、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的程序为:
1、书记员会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询间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法官开始法庭调查,顺序为: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未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4)宣读鉴定意见;
(5)宣读勘验笔录;
3、法庭辩论阶段,顺序为: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4)互相辩论。
4书记员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阅读笔录后签名或者盖章。
二、法院在网上审理案件可以视情决定采取下列方式简化庭审程序:
(1)开庭前已经在线完成当事人身份核实、权利义务告知、庭审纪律宣示的,开庭时可以不再重复进行;
(2)当事人已经在线完成证据交换的,对于无争议的证据,法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不再举证、质证;
(3)经征得当事人同意,可以将当事人陈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环节合并进行。对于简单民事案件,庭审可以直接围绕诉讼请求或者案件要素进行。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 互联网法院采取在线视频方式开庭。存在确需当庭查明身份、核对原件、查验实物等特殊情形的,互联网法院可以决定在线下开庭,但其他诉讼环节仍应当在线完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 互联网法院可以视情决定采取下列方式简化庭审程序:
(一)开庭前已经在线完成当事人身份核实、权利义务告知、庭审纪律宣示的,开庭时可以不再重复进行;
(二)当事人已经在线完成证据交换的,对于无争议的证据,法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不再举证、质证;
(三)经征得当事人同意,可以将当事人陈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环节合并进行。对于简单民事案件,庭审可以直接围绕诉讼请求或者案件要素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四条 互联网法院根据在线庭审特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有关规定。除经查明确属网络故障、设备损坏、电力中断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外,当事人不按时参加在线庭审的,视为“拒不到庭”,庭审中擅自退出的,视为“中途退庭”,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处理。
B. 法院离婚一般要开庭多久
诉讼离婚开庭后,如果人民法院是当庭宣判的,一般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判决的时间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C. 去法院起诉离婚多久能开庭
法律分析:这个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经验来说,一般是比较简单的民事案件的话,法院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1~3月以内安排开庭。刑事案件的开庭时间,取决于案件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滞留”的时间,以及到法院后,法院多久会通知开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D.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后多久开庭
法律分析:开庭时间在立案起6个月内,并无具体时间规定。法院会在收到诉状之后7日内下达受理通知书,然后会在5日内把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要求被告收到诉状副本之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最后在开庭前三天通知诉讼双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E. 离婚法院起诉一般多久开庭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受理诉讼之后,在什么时间开庭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一般会在受案后的2-3个月之内进行开庭,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F. 起诉离婚到开庭周期最快是多久
诉讼离婚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婚姻状况、不同地区的法院和不同的诉讼请求都会影响离婚诉讼的时间。建议结合您起诉的法院以及具体案件情况进行个案分析,所以无法给您提供一个准确的时间。通常来说,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三四个月甚至更久。
首先,因为是诉讼离婚程序,庭前调解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庭前调解一般指开庭前调解员会详细了解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不离婚调解,也可以进行离婚调解。如果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且子女抚养、抚养费、财产分割等差距不是太大,建议考虑走调解程序。其次,如果差距较大或不想走调解程序,可以联系调解员直接转入审判程序。进入审判程序后,如果想调节,法官也会对双方进行调解。如不向调解,就会进入正常的审判程序。审理程序中一般会有5个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及评议和审判。一般情况下,法庭调查需要结合一下顺序,第一是当事人陈述;第二是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出庭作证;第三是出示物证书证,如果需要调取证据的,调取期限是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的。离婚诉讼中较为常见的是调取对方房产信息、银行账户、股票基金、微信及支付宝等。
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温馨提示,第一次起诉离婚如果对方不同意,除非有证据能证明对方存在严重过错情况,否则一般第一次起诉法院不会判决离婚。而第二次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时间一般为判决生效后的6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