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被采访
❶ 法院接受采访,可以透露受害人名字吗
为保护案件的相关隐私,已建议直接透漏受害者名字,一般以化名较好。
❷ 求采访提纲:采访对象是法院院长~~~~~~~~~~~
那得有就什么事儿,在什么场合、多长时间、你想要什么回答这些方面的东西呀,不然怎么写?
❸ 法院判决不公,怎么才能通过媒体采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回百九十九答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宣告第一审判决、裁定时,应当告知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判决、裁定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其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
媒体采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说明自己不服本判决。
❹ 法院违法怎么找媒体曝光
法院违法不用找媒体曝光,可以直接举报。
为更好地接受人民法院干警和社会各界对任命法官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的队伍建设,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严肃查处违法任命法官行为,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及各高级人民法院违法任命法官举报电话公布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010-6529912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010-65290465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022-27388104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0311-7937082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0351-6016701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0471-6986429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024-22696036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0431-8556406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0451-82392151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021-63211952
(4)法院被采访扩展阅读
法院工作人员必须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严肃执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法院工作人员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主观臆断;
(二)徇私枉法;
(三)贪污受贿;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
(九)无故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对告状求助群众采取冷漠、生硬、蛮横、推诿等态度。
❺ 不经过法院允许记者可以在开庭时旁听,录音录像吗
法院审理案件,分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形式。不公开审理版的案件,不容许旁听权,当然更不容许记者录像;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当然记者也可以旁听。但旁听人员未经容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记者也不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八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
(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
(三)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第九条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三)不得发言、提问;
(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第十条 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摄影。
❻ 法院接受媒体采访是否要经上级法院批准
上级法院新闻宣传部门组织、指导下级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宣传部门统一组织、指导全国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
没有正规文件规定,但在实践中,需要批准。
❼ 被采访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看造成的影响是否达到一定程度
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侵犯了被采访者的名誉权或隐私权
责令被告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❽ 法院判决不合理,什么记者能采访
如果是一审程序的话建议上诉,如果有违纪行为的话可以向法院纪检监察组织反映,如果是终审判决可以申诉,记者采访也得有个缘由,建议采用合理的救济途径
❾ 法院去审案能安排记者采访曝光吗
法院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安排记者
我这个自己都是私密之事
如果事情比较大
比较轰动当地
我认为新闻记者必须要介入
这情况下,有可能法院会统一信用记录的记录,否则不会让的
❿ 要采访一位在法院工作很多年的人,问题要突出进步改变,应该怎么设置问题
那你的问题问出来,就应该有一个导向性啊,引导被采访人往这方面联想。
比如:你觉得工作这么多年,哪一方面让你觉得比以前有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