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和院长的区别
必须是法官。
在人民法院担任行政职务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必须是审判员(法官),依照其职别授予法官衔。
⑵ 法院代院长和院长的区别 代院长怎么能转为院长
中华人民来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五条第二自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由此可见,法院院长是需要人民代表大会任命的。因此,当一任院长因故不能担当职务时,人民代表大会也不能及时召开,在下届人大召开前,院长是不能空缺的,因此任命一个代院长。只有等人大正式选举后,这个代字才能去掉。
⑶ 法院里是谁说了算,法官还是院长
依据法律,应该是主审法官说的算,“错案终身追究”和“法官自由心证”,是法律赋予主审法官的权力。但实际操作中,法官的裁判权受限,合议庭的裁判,庭长没有签字不能打出裁决文书。如果该院院长有不同意见,主审法官必须服从。
⑷ 院长,庭长和合议庭的审判长有什么区别吗
院长,主持法院全面工作;庭长,负责某审判庭的全面工作,并对院长负责;审判长,负责主持某一案件合议庭的审理。院长,庭长和合议庭的审判长都必须由审判员担任。
⑸ 审判长,审判员和法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审判长,审判员和法官,有什么区别:
1,审判长就有两种意思:
第一就是在审理具体案件的合议庭中担任主要审判职责,对该案审理负责的法官,就叫审判长,而其他合议庭成员就是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
第二,审判长是法院系统内部的一种职称,只有被任命为审判员两年以上才能竞争上岗审判长。
2,审判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人员的一种职称。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23岁且又没有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公民,经业务考核有能力担任审判工作的,可以被任命为审判员。
除在省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员由省和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外,其他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均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审判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类案件的审判工作。除简单案件依法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外,一般应由审判员或审判员和陪审员依法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
3,法官是对从事审判工作的人员的称呼,也就是一种职业名称,和检察官、警官等等是一样的。
审判长,审判员和法官,有什么联系:
审判员,审判长是就一个具体的个案审理过程中而言的,也就是组成合议庭或独任庭的.
法官是国家公务员系列,是分级别的.
在一个法院中,主体是法官.
在一个个案审理中,由法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由法官担任审判长进行审理.
一个法官在这个案子中可能是审判长,在另外一个案子中可能是审判员.
(5)法官和院长的区别扩展阅读:
审判员的设立
设立审判员的根本目的就是完成人民法院的工作职责,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高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二十三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法院院长,或者被任命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但是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审判员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第二种是由其所在法院院长任命的,又称助理审判员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审判员
⑹ 庭长和院长有区别吗
院长和庭长是职务名称,一个法院的领导就是院长。庭长是一庭之长,比如法院民一庭庭长、民二庭庭长、刑一庭庭长、立案庭庭长等等。
审判长和审判员是法官在审理纠纷、案件过程中的名称,例如一般20万元以下标的的纠纷由一个法官独立审理,自然就是审判员;20万以上由多个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多个法官一起审理负责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工作的就是审判长,其他就是审判员(还可能有代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法官是对法院专门从事审判工作的公务员的统称。有些法官还客串书记员。哈哈
⑺ 法院与法官的区别
1、区别主来要体现在“源法院”和“法官”上;
2、法院是一个机构、而法官是一个个人;
3、法院有可能独立,只是法院外的力量均不得干涉法院的审判,而法院内部,比如审委会、院长有可能进行干涉;
4、法官独立,法官以外的人均不得干涉,包括法院的领导和审委会。
⑻ 首席大法官和最高法院院长是一回事吗
最高法院院长的职务编制就是首席大法官,副院长是一级至二级大法官. 最高法院院长是行政职务的称谓, 首席大法官的职务很简单:法官!中国首席大法官的司法与行政职责,在司法职责方面,主要包括:一、司法审判职责,即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理决定全国性的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总结审判经验;二、司法解释职责,即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司法解释,以指导全国各级法院的审判工作,实现司法的统一;三、司法监督职责,即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各级法院的审判活动,发现裁判确有错误的,依照法定程序指令再审或提审,以保证各级法院司法活动的依法和公正。 大法官是指其审判权的定义.
⑼ 法院庭长,院长,审判长的区别
审判长是某一个案子中的职位吧,有点临时的感觉。
而庭长、院长是固定的专那种职务。
人民法院审判上属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⑽ 在法院中,院长,审判长,审判员及庭长有什么不同
法庭上有六拨人,法官组成的合议庭或独任庭,书记员,法警,公诉方或原告方,被告方,旁听人员,要是重犯,说不定也有武警押着.
关键是合议庭或独任庭了,在不同诉讼里,如何组成是不同的.
刑事诉讼中,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就是独任庭。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或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五,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案件,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而且,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审判长要指挥诉讼,但评议时与其他法官一样只有一票权.其他的审判人员,审判员就是法院里的专职法官,人民陪审员是法院吸收共同参与审判的非职业法官,可以来自社会个阶层,在审判中与法官同权,是为了使审判平民化,民主化
民事诉讼中规定的较粗,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只要是单数就行,但我也没看过有超过三个的.简易程序仍是用独任庭.
行政诉讼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没有独任庭.